鄭成功謀略高明收台灣

古今人文擷英拾萃 發佈 2020-05-02T19:13:35+00:00

公元1661年正月,民族英雄鄭成功決心從荷蘭侵略者手中收復台灣。4月下旬,他親率將領百餘名,水陸戰士二萬餘人,大小戰船百餘艘,從料羅灣出發,經過一天一夜的航行,渡過了台灣海蛺,到達澎湖群島住了三天。

公元1661年正月,民族英雄鄭成功決心從荷蘭侵略者手中收復台灣。2月,鄭成功在廈門島到金門島的料羅灣集結兵力,修整戰船,做遠征的準備工作。4月下旬,他親率將領百餘名,水陸戰士二萬餘人,大小戰船百餘艘,從料羅灣出發,經過一天一夜的航行,渡過了台灣海蛺,到達澎湖群島住了三天。突然風雨驟至,波濤洶湧,直到4月30日尚未停止,鄭成功冒著風雨,橫渡澎湖水道,航行終夜,於次日拂曉到達台灣島南端的外沙線及鹿耳門附近。鹿耳門水面,有南北兩條航道,南航道水深,船隻進出容易,登陸方便,但敵人築有炮台固守,進攻困難;北航道水淺,船隻靠岸困難,且有海底暗礁,船隻碰上即被撞毀,但敵人防備鬆懈,有機可乘。鄭成功決定出敵不意,從北海道登陸。他換乘小船,身先士卒,第一個踏上祖國的領土台灣。將士們看見主帥登陸,無不勇猛向前。經過幾個月的奮戰,終於在公元1662年2月1日,迫使荷蘭侵略者投降,使台灣回到祖國的懷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