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在中國與美國面前吃癟,歐洲戰略自主是笑話,但對歐綏靖可行

怪蜀黍老囧曾 發佈 2021-09-17T07:34:05+00:00

據《明鏡》報導,中國已拒絕德國軍艦停靠港口。很顯然,不論是默克爾還是德國外交部,對於美國的行動是為難的。

據《明鏡》報導,中國已拒絕德國軍艦停靠港口。德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中國決定不希望德國護衛艦『巴伐利亞』號訪問港口。"


從德國的角度上看,「巴伐利亞」號訪問上海其實是給中國緩和的信號。很顯然,不論是默克爾還是德國外交部,對於美國的行動是為難的。因此,默克爾既不想漠視美國,也不願意徹底得罪中國,最終選擇了一條看起來中庸的道路——派艦來西太平洋,同時訪問中國。


不過這條路事實上令中國比較為難。在中國看來,德國此時派遣軍艦來到西太平洋,本質上與之前英國的行為沒有任何不同。中國方面的理由是"關於這艘軍艦的行動,德方前後公布的信息過於混亂,中方將在德方充分澄清有關意圖後作出決定。"很顯然,並不完全是德國政客的多種言論的原因,而是在於如果成型德國方面也會擁有任意解釋權,這是否會鼓勵歐洲各國繼續派出「象徵意義」的軍艦前來亞太地區的正當性。因此很可能,如果此時同意了德國軍艦的訪問,以後其他歐洲國家只要順道訪問中國,就可以繼續在西太平洋隨意往來,這真的是合適的嗎?


因此,不是德國人前後不一的言論的問題,而是一個更深入的問題:我們是否應該允許西方拿這一問題持續挑釁。目前來看,很顯然我們不太願意歐洲人又當又立的做法。

不過整體上,中國對歐洲綏靖會更有利一些。

對歐洲來說,如果中國與美國二選一,毫無疑問他們會選擇美國,這是基於美國主導歐洲的安全這一戰後秩序的。同時,歐洲國家的議會民主制也很容易讓美國介入。美歐關係非常複雜,但在思想上他們不僅有大量共享的觀念,甚至可以說歐洲作為思想來源,美國則將歐洲的思想變為可操作化的「科學」。此外,歐美之間也有巨量的利益紐帶,這些都不是中國可以代替的。

也因此,歐洲的戰略獨立根本不可能。歐洲如果要戰略獨立,基礎需要是獨立的武裝力量,而歐洲國家儘管非常富裕,但防務開支占比非常低。很顯然,歐洲政客不敢隨意提高防務開支,除非再出現一個希特勒這樣的人物。在此之前,歐洲真正的獨立基本只是政客的話語。因此,就算法國人丟掉了600億的潛艇合同,法國人依然不會真的去尋求獨立。美歐關係已經被固化,沒有嚴重的、根本性的衝突發生的話,歐洲獨立基本是就想想。

在這樣的情況下,歐洲對中國的實際威脅較小為基本點,但中歐關係的真正健康發展需要的是歐洲真正的獨立。在這一條件無法滿足時,中國有兩個選擇:其一,繼續對歐綏靖,以求基本的中歐關係緩和以降低美國戰略壓力。其二,既然歐洲不會真正獨立,因此不必對歐洲緩和太多。這取決於中國的相對能力以及歐洲對中國利益損害程度的預期。

總體上,中國可能還是需要對歐洲在不那麼敏感的領域保持一定的綏靖,但是歐洲人的行為如果過當,我們將堅決反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