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王子宣布離開王室!梅根王妃有什麼魅力,能讓王子如此著迷?

留學大拿 發佈 2020-01-13T05:25:05+00:00

這個消息簡直震驚了英國上下,有人算了一筆帳,作為英國皇室成員,哈里王子一年可以無條件獲得的「收入」大約是千萬英鎊,退出英國皇室意味著放棄了每年千萬英鎊的收入——這簡直令人難以接受卻又太過突然,據說就連英國女王和其餘皇室成員都是看電視才知道的這個消息。

昨天,英國傳來重磅新聞:哈里梅根夫婦宣布退出英國皇室!聲明如下:

「經過幾個月的反思和內部討論,我們打算辭去王室高級成員的身份,努力實現財務獨立,同時全力支持女王陛下。」

這個消息簡直震驚了英國上下,有人算了一筆帳,作為英國皇室成員,哈里王子一年可以無條件獲得的「收入」大約是千萬(有人計算出992萬)英鎊,退出英國皇室意味著放棄了每年千萬英鎊的收入——這簡直令人難以接受卻又太過突然,據說就連英國女王和其餘皇室成員都是看電視才知道的這個消息。

但再令人難以置信也有其原因所在,在我看來,原因已然可見端倪:前些日子梅根就哭訴過,自己過得並不好,嫁入王室後被英國小報們無孔不入狙擊很難受。

可當時人們並不買帳,還批評梅根花著納稅人的錢周遊列國還敢抱怨生活不易。但現在看來,梅根所承受的痛苦一直被大眾忽略,而她對自己的王室身份也很掙扎。

那有一件事就顯得非常「有趣」:為什麼都是王妃,凱特王妃一直受到大家的喜愛,而梅根王妃卻一直被大家所厭惡呢?這就要說到一些故事了。

對梅根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梅根在37歲時才嫁給哈里王子,而在這之前梅根曾有過離婚的經歷,而她前36年的掙扎,都是在努力不失去自己。

從小就畢業於美國西北大學的她一直在堅定追逐著自己的夢想,雖然剛畢業就獲得了在美駐布宜諾斯艾利斯使館工作的機會,但她隨後還是決定放棄機會,追尋自己的演藝夢。

可母親為非裔美國人,因此身負1/4黑人血脈的她在演員的道路上四處碰壁:

「我不夠白到出演白人角色,又不夠黑到出演黑人角色,就像卡在中間的種族變色龍,很難爭取機會。」

於是梅根長期處在不入流演員的行列,連本地人都不知道她。直到《金裝律師》這部劇中,她才作為主角團之一收穫了小部分喜愛。

作為演員不順,作為模特也不受待見,於是她毅然創立自己的品牌 The Tig,決定成為自己的主人。之後還在她還參加女性平權活動,並在 ins 上分享自己的健身和小心情,著實收穫了不少粉絲。

與事業類似,梅根的情史同樣不順。梅根的前夫是好萊塢知名製片人Trevor Engelson,只可惜3年後因「性格不合」而離婚。

在她離婚後,先後與北愛爾蘭高爾夫球手 Rory McIlroy,加拿大名廚 Cory Vitiello 談戀愛。

後來她與男友 Cory 分手,認識了哈里王子(先後順序不確定),「瓜」也就來了。

先是英國網友不樂意,開始深挖梅根的黑料,認為梅根這樣血脈、離婚的人不應當成為王室的一員,誰知卻被哈里王子大方反駁:「請給我女友一點私人空間。」

梅根的哥哥又跳出來說自己的妹妹的事業曾受到了父親的支持,但在父親負債纍纍需要她時她卻選擇了視而不見,父子兩人只是她的「遠房親戚」。可之後又被發現這兄妹二人根本不熟,梅根父母很小就離婚,梅根一直跟著母親生活——好嘛,這下還不如遠房親戚呢~

最終二人頂著輿論卻修成正果,著實令人大跌眼鏡,可事情並沒有因此解決。梅根在「實習期」做得並不好,一言一行與同樣嫁給威廉王子的凱特王妃形成鮮明對比,更是讓大家過足了口癮:「看吧,我就說梅根根本不配做王妃!」

之後梅根總算懷孕了,梅根的行事方式又讓大家不快了——她希望給自己和家庭一些隱私,於是將大家關注的受洗儀式「私人化」,而這引來了不少負面輿論。有媒體抨擊他們「在刻意破壞傳統來出風頭」,甚至有評論說「哈里夫婦忽略了大眾的好意,剝奪了大家想給孩子祝福的機會。」

可梅根王妃依然我行我素,給自己的孩子起與長輩祖先的名字毫無關聯的「Archie」(意味「勇敢」),暫時不讓自己的孩子過早繼承「敦巴頓伯爵」的頭銜,僅名為「阿爾奇·哈里森·蒙巴頓·溫莎少爺」。

即使哈里夫婦做這些是為了孩子的隱私,可公眾依然認為他們在擾亂王室的秩序,憤怒下連梅根的穿衣都攻擊——「你每年的服裝開支多了近146萬英鎊!」可英國王室發布的財務報告卻表明這些錢全都是梅根和查爾斯王子自掏腰包,打了公眾的臉。

公眾捂著臉與梅根憤怒決裂,開始從住宿(批評梅根花300萬英鎊搬出王宮,事實卻只花了1200萬英鎊的6%)、首飾、服裝等等方面批評梅根王妃的鋪張浪費,甚至她來自於美國都成了大家攻擊的對象。

「打臉」總是來得很快:數據揭示,梅根嫁給哈里王子後的18個月在首飾方面只花了皇室6萬英鎊,其餘的錢全都是自掏腰包;梅根嫁進王室後,查爾斯王子只多花了8.9萬英鎊,而2018年卻給威廉凱特夫婦花了496.2萬英鎊;而梅根嫁給哈里王子後,反倒從鮮花、服裝、旅遊等各個行業英國帶來了10億英鎊的收入。

梅根一次次為了孩子的隱私想要打破傳統,為了自己不被社會改變而「叛逆」,但大家早已被偏執沖昏了頭腦,從不肯給這位女士一點點的善意。

最終梅根與大眾決裂,也為了自己和孩子的隱私與王室決裂,她的勇敢和果決讓所有人瞠目結舌,她終於擁有了自己的隱私權,可以不被大眾批評和左右。

爭論終於結束,大眾」勝利「了:他們終於使得梅根」失去「了王妃的身份;梅根也」勝利「了,她終於能夠保全自己的隱私,得以正常生活。可這場爭論,真的有勝利者嗎?

哈里王子退出王室,反而像是在告訴世人:」世界已經改變,所謂高貴的王室身份,我根本不在意!你們認為的繁文縟節,我也絲毫不同意。這場鬧劇根本就是個笑話,該從我這裡落下帷幕了!「

END

只是我一直不明白,沒有比梅根出色更多的凱特可以被喜愛,而獨立自主,滿是個人魅力的梅根反而一直被打擊厭惡?就因為血統不夠純粹?就因為長相不夠完美?就因為凱特王妃的行為看起來更高貴?就因為梅根想要保護孩子的隱私,讓大家難以滿足窺探欲?就因為梅根花自己的錢買衣服?還是在追求解放的21世紀梅根的情史仍舊被大家所詬病?

在我看來,貴族精神不應當流於表面,就如同愛因斯坦先生生活中五穀不分但仍被大家稱為偉人一樣,梅根王妃獨立自由又充滿智慧,即使她想要保護自己和孩子的隱私,即使她喜歡花錢,她有各種各樣被大家討厭的點,可那又怎樣?保護隱私是她個人的權利,喜歡花錢可她花的是自己的錢,不因循守舊更是她充滿創新精神的體現,這些優點沒有一條放在一個普通人身上是錯的,憑什麼作為王妃就不可以?

21世紀了,英國民眾還在固執的以過去看待貴族的眼光固執地要求著英國的貴族,認為貴族就應該儀表堂堂,知書達理,行為舉止優雅隨和,一朝一夕都要接受大家的監督,至於貴族有沒有這個時代需要的創新精神,有沒有能力在這個社會中存活,那不是貴族該考慮的事情,因循守舊,不喜變化——可時代變了啊!我的天,難道我還活在上個世紀?

不論他人如何說,反正相比於英國對於貴族的偏執觀念來說,我更加喜歡這個真實的,也更有人情味的梅根。

「所有的不墨守陳規,就是因為你本身與眾不同」。梅根的確成為了王妃,但在這之前她其實早已活成了自己的王妃。保持思考,不屈從他人,堅持自己的追求,我想這就是中國學生出國想要學到的東西吧?

希望為了哈里和梅根實現自己對未來的渴望,哈里真的達到了自己所追求的財務自由境界,梅根也不再是因為「哈里王子夫人」而知名,而是因自己才被認可。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公眾微信號:中廣國際教育

原創聲明:轉載需取得原創同意,違反必究

圖片來源:大作、攝圖、微博、官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