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後疫情時代,高爾夫破圈的重大歷史機遇

女子中巡clpgatour 發佈 2020-05-15T05:19:52+00:00

2020年上半年,中國高爾夫,乃至世界高爾夫都遭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打擊,經歷了賽事停擺、球場歇業等重重危機。

2020年上半年,中國高爾夫,乃至世界高爾夫都遭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打擊,經歷了賽事停擺、球場歇業等重重危機。可是隨著中國引領的全球抗疫即將取得成功,高爾夫正在走向全面復工復產之際,我們高爾夫人又該做些什麼呢?怎樣才能轉危為機,迎來高爾夫的又一個春天呢?


5月6日,中國女子職業高爾夫球巡迴賽董事總經理李紅女士應邀參加了由斯邁夫體育展覽會組織的2020高爾夫產業結構變革線上研討會,和華彬集團副總裁、華彬航空董事長鄭剛;深圳國際高爾夫運動博覽會總經理陳明良;大連高爾夫球協會常務副主席、長興島高爾夫度假村總經理張興多;圈內圈外執行長、STA世界體育科技大獎亞太區運營方馮一博;沃爾沃中國公開賽主持人、歐巡賽電視解說員李子超等專家共同探討了《疫情後中國高爾夫產業重壓下的危與機》的話題。


以下是中國女子職業高爾夫球巡迴賽董事總經理李紅女士所表達的觀點:



疫情當前,危機處理重在溝通與鼓舞士氣

始於春季期間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於女子中巡而言衝擊尤其巨大,這是巡迴賽資深規律決定的。巡迴賽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流動,是賽事的流動,也是人員與物資的流動,可是流動將增加病毒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所以巡迴賽在疫情之下必須停擺。中國是第一個這麼做的,隨後全球的巡迴賽為了斬斷病毒的魔爪也跟著停了下來。

可是由於一個巡迴賽涉及各個方面,包括高協、球場、贊助商、供應商、球員……我們在巡迴賽停擺的時候工作卻不能停,特別是對於球員,她們懷揣著夢想,期待通過我們的平台實現人生價值,甚至爭取打入東京奧運會,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困難而迷失自己的方向,因此積極組織線上活動,讓她們分享居家隔離時的訓練、健身心得與竅門,而這些本身對於正在抗疫中的人們也具有啟示作用。事實證明,這些做法既解開了球員的心結,也讓大眾通過新華社等平台看到了高爾夫球手積極陽光的一面,取得了積極的社會效益。


可是我們的挑戰不止於此。從巡迴賽停擺的第一天開始,我們就必須準備它重啟的一天。然而重新制訂賽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僅不能與其它賽事衝突,還需要考慮國際球員的行程。然後還要積極協調高協、贊助商、球場……在這個方面,馮力源帶領的團隊在幕後做了大量溝通的工作,不比巡迴賽正常運轉時少。我們非常欣慰,球員給予了我們積極的支持,不僅國內的選手,甚至來自日本的球員也製作視頻表達了對我們的支持。


以岡村優為首的日本球員給中國武漢送祝福


高爾夫的自身特點決定它能打響復工復產的頭炮

與許多體育項目相比,高爾夫的自身特點以及天然優勢決定了它可以在復工復產上走在最前列。全球許多球場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也開業,允許球友在保持社交距離的情況下打球,增強體質,提升免疫力。

作為最先遭受新冠疫情打擊的國家,我們幸運的一點由於季節的關係,北方大部分球場剛好處於封場,而春節期間,全國的球場本身也會歇業。不幸的一點在於我們沒有任何先例可以借鑑,這一條遍布荊棘的道路只有我們自己去闖,自己去走。

應該說國內的球場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像東方集團旗下的東方(廈門)高爾夫鄉村俱樂部在2月18日順利開業、北京東方天星鄉村俱樂部在只有30個員工的情況下順利開業。他們都利用高科技手段推出了一套全新的無接觸打球流程,做到了「讓政府放心,讓客人安心」。而這些南方球場積累的先進經驗,最後也成為北方球場開業的指南,可以說是這一次疫情留下的寶貴財富。


東方(廈門)高爾夫鄉村俱樂部


當然高爾夫行業不止是球場,還有巡迴賽、電視轉播……這也是我們下一步面對的挑戰。目前,韓國、美國都在這方面做著積極的努力,有望成為第一批重啟的聯賽。我們也在積極關注他們的舉措,希望能夠借鑑一些寶貴的經驗,如何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


疫情之後,高爾夫破圈的重大歷史機遇

2020年的新冠疫情讓我們不由得聯想起2003年的非典疫情。那次疫情讓人們重視身體健康,崇尚戶外運動,國內從而出現了高爾夫發展的井噴。我相信這次新冠疫情會起到同樣的推動作用,而這也為高爾夫大眾化帶來了一個新的契機。


No.1

高爾夫球場不再只有高爾夫


疫情之後高爾夫吸引的人群發生了變化。過去,走進球場的更多是企業家和社會名流,高爾夫被視為一種商務休閒活動;現在走進球場的更多是大眾、是家庭,它是家庭的聚會、親子交流的平台。可以說高爾夫正在破圈發展。而這種需求要求球場做到更多,不是只單一的做高爾夫一項。


最近,東方廈門球場就做了一個有趣的嘗試,組織「周末集市」。在母親節,孩子們把家裡不需要的東西拿到球場「擺攤」,形成一個小集市,與其他小孩進行銷售與交換。



高爾夫球場的功能發生了變化,成為一個更多家庭溝通交流的平台。而這反過來也促進了高爾夫的傳播,讓更多人可以走進曾經對他們而言高不可攀的球場。比如,北京華彬高爾夫俱樂部今年就迎來了非常多的青少年打球人口,青少年的自助拉包球場天天爆滿;東方(廈門)高爾夫俱樂部專供公眾打球的9洞球場每天都會迎來絡繹不絕的客人......



現在回想起來,這段疫情防護的過程其實是我們人生中非常難得的經歷,球員們可能從來沒想過可以在絲毫沒有比賽壓力的情況下,在家裡陪伴家人這麼久。除了球員,對於我們會很多人來說都是難得有假期可以靜下心來,整理自己的過去,規劃自己的未來。最終,我們也順利的度過了疫情最嚴重的時期。


No.2

不是只有在高爾夫球場才是高爾夫


疫情下,我們已經探索出另一種高爾夫賽事呈現方式,讓賽事不再局限於球場,而是通過高爾夫模擬器展開,通過社交媒體傳播。這一點,中高協、男子中巡和衡泰信為國內高爾夫行業起了表率作用。


女子中巡曾聯手衡泰信舉辦過的線上挑戰賽


四月份疫情期間,中高協組織了4場以國家奧運球員為代表的線上模擬器挑戰賽,這極大改變了人們對高爾夫的認知。高爾夫不僅是一項可以在室外、在陽光下進行的運動,同樣也可以在室內、在墊子上、在「雲端」進行。



這些做法對女子中巡而言是很大的啟發。其實國內我們是第一個與衡泰信攜手舉辦線上挑戰賽的組織,在疫情之前已經舉辦了兩場。


令球員和球迷驚喜的是:2020衡泰信女子中巡線上挑戰賽即將隆重開啟!首戰將於5月31日在深圳舉辦!具體賽事信息請等待女子中巡的進一步通知。


No.3

刻板印象正在中國發生著悄然的改變


過去20年,中國高爾夫始終定位在高大上,沒有像歐美日韓那樣接地氣,成為一項平民化運動,這使得高爾夫在大眾心中留下了偏見。然而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隨著高爾夫逐漸回歸運動本身,隨著中國出色的高爾夫運動員在奧運賽場不斷取得好成績,比如曾經達到世界第一位的馮珊珊在奧運賽場上奪牌,我相信高爾夫將恢復它的運動本質,經過時間的洗禮,也終將為大家接受與認可。


很顯然,打破高爾夫在大眾心目中的刻板印象,是我們這些從業人員肩負的責任與使命,比如我們應該怎樣講好中國高爾夫的故事。北京的華彬高爾夫俱樂部當時是在風沙口建造的,不僅沒有浪費土地資源,還改善了自然環境;北京的東方天星高爾夫俱樂部是在改造當時廢棄的垃圾場建造起來的,同樣是環保的排頭兵……只有大眾了解了這些正能量的故事,他們也才能逐漸改變固有的認識。


北京東方天星鄉村俱樂部


應該說這次疫情,挑戰與機遇並存。雖然疫情對高爾夫行業製造了巨大的挑戰,但是也給予我們極大的鍛鍊。經過疫情的洗禮,高爾夫行業在重新認識自己的情況下,抓住這歷史性的機遇,擁抱這個巨變的時代,走進大眾,相信發展的勢頭無法阻擋!


圖片來源:女子中巡、中高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