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乾隆皇帝多做習題少寫詩,歷史的走向或許會不同

正眼視界88 發佈 2020-03-31T01:17:25+00:00

我國歷史上有一位非常與眾不同的皇帝,他是有史以來統治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這兩個是可量化的硬指標,不用加之一的。更關鍵的是,他統治的時期,正處在時代重大轉折點上。他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乾隆皇帝生於1711年,死於1799年,差不多占了18世紀的全部。

我國歷史上有一位非常與眾不同的皇帝,他是有史以來統治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這兩個是可量化的硬指標,不用加之一的。更關鍵的是,他統治的時期,正處在時代重大轉折點上。他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生於1711年,死於1799年,差不多占了18世紀的全部。乾隆最大的功績應該是把今天的新疆重新納入祖國的版圖,西域那塊地方現在叫新疆,就是他給起名的。在他統治的年代,清朝到達全盛,版圖也是最大的,像一片海棠葉,東北到外興安嶺、庫頁島、鄂霍次克海,西北到巴爾喀什湖、蔥嶺,北到恰克圖,直抵貝爾加湖南部,南到南沙群島。在亞洲,基本和俄羅斯平分天下,在當時的世界,也是處在第一流強國。可惜的是,在他去世之後,就進入了我們熟悉的清朝,各種不平等條約,各種割地賠款,各種敗仗屈辱。他把帝國最後的運勢都帶走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眼光要放在世界來看,18世紀是世界重大轉折點的世紀,是人類第一次從幾千年來的農業文明邁向工業文明的時代。1785年英國人瓦特將改良後的蒸汽機開始批量投入使用,英國率先進入工業時代,效率高成本低的工業產品開始湧入世界,堅船利炮也逐漸打開了世界各國的大門。隨後,周邊的歐洲各國也紛紛跟進,進入工業國家。因此,可以說,是在19世紀開始,也就是乾隆去世後,西方人才開始碾壓東方,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清朝才開始走下坡路,從此走向衰敗。


乾隆在擁有那麼好的資源基礎上,後半生卻貪圖享樂,六下江南,浪費巨大,錯失了領先世界的先機,確實讓後人扼腕嘆息。他還到處寫詩,據統計也有一萬多首,可能也是寫詩最多的皇帝,當然,詩的質量都比較低,沒有什麼上乘之作。


如果他能學學他的爺爺康熙皇帝那麼善於吸收新鮮知識,那清朝的國運可能就會有很大的不同。康熙直到晚年還孜孜不倦地跟洋教士請教歐幾里得幾何題,現在保留下來的圖書館裡康熙學習幾何的筆記都能看出他證明題做得不錯,如果是康熙處在乾隆那個時代,按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在了解了西方的工業革命後,應該會迎頭趕上,按那時中國的儲備基礎,也有可能在清朝時就發展成為工業強國,那就沒有後來那些重大的損失和災難的歷程。


多做習題還是多寫詩,對普通人就是個人興趣而已,但對皇帝那是會影響歷史走向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