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戰時,日本一開始就大力發展航母,能不能打敗美國?

袁載譽 發佈 2020-02-13T23:24:07+00:00

全球化的今天,評價一個國家軍力是否厲害,航空母艦是一個占有重要地位的因素,有航母的國家,可以依靠航母的運力,遠離自己的國土,且不依賴強占當地機場的情況下,瞬間爭奪一個地區的制空權,進而形成全球作戰的能力。

全球化的今天,評價一個國家軍力是否厲害,航空母艦是一個占有重要地位的因素,有航母的國家,可以依靠航母的運力,遠離自己的國土,且不依賴強占當地機場的情況下,瞬間爭奪一個地區的制空權,進而形成全球作戰的能力。

當年美國打伊拉克,之所以能打贏,它數量龐大的航母戰鬥群衝進波斯灣作戰,是最為關鍵的一步。這一步成功後,靠著航母上的戰鬥機群支援,在中東諸多盟國駐紮的美國戰鬥機群,瞬間掌握了對伊拉克的絕對制空權。

沒有制空權後的伊拉克,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國都被輕而易舉得攻破,國家領導人被處死,至今都還沒有走出「軍閥混戰」的局面。

由此可見航母是個好東西,是一個可以左右戰局的武器。而從歷史角度出發,航母卻不是新鮮物品,早在二戰時期,太平洋上美日就曾用航母一較高下。美國如今保持龐大航母戰鬥群規模的歷史習慣,就是從那時養起。

通過跟日本殺得昏天黑地的太平洋戰爭,美國用鮮血、殺戮、一次又一次的勝利證明了,航母將取代戰列艦或者驅逐艦,成為「海上霸主」。

至於說如果二戰時,日本一開始就大力發展航母,能不能打敗美國?小袁想說,美國愛上航空母艦,極有可能就是從日本人身上找到了靈感,日本在戰爭早期,相對其他國家已經全力造航母了。

日本作為島國,世界海戰武器的發展趨勢,一直是它關乎國運的密切關注點。而日本的密切關注,也換來了應該有的回報,當全世界還在造大口徑火炮、厚重裝甲的戰艦之時。

日本就已經開始武裝起了自己的航母群,在決定跟美國爭奪太平洋之時,日本引以為傲的聯合艦隊,當時足足坐擁有11艘航母,總噸位約20萬噸,其中大中型艦隊航母6艘,輕型艦隊航母3艘。

而相對的美國這邊,就要寒酸不少了,全部航空母艦加起來,僅為9艘,總噸位約18萬噸,差了日本一大截。且更要命的是,日本是太平洋國家,它的軍力可以全部投向一個方向。即太平洋作戰。

美國這邊則要尷尬很多,它的版圖橫跨了整個美洲,造成它的艦隊,必須要被一分為二,一邊在太平洋作戰,一邊在大西洋作戰。

由於美國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將重心放在歐洲,美國太平洋艦隊相對大西洋又要差一點,在航母這項上,美國在太平洋只有3艘可戰。

可以說日本在航母這一項上,是死死地壓著美國打,而這也是日本敢打美國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開戰早期,日本是真的比美國強,打贏美國不是難事。

以戰逼迫美國談判,讓其退出亞洲也不是天方夜譚。但是日本低估了美國人打下去的決心,它認為美國人,只要被打痛就會妥協。

結果作為當時全球最大工業產出國的美國,火力全開造武器死戰日本。

當日本這邊毀一艘,心痛半天時,美國那邊每毀一艘,可能又造好了2艘。從德國閃擊波蘭,到日本投降間,不完全統計,美國造出了151艘航母應戰。

簡而言之,日本輸掉戰爭,壓根就不是武器的問題,而是國力的問題。就算日本靠著全力造航母,在前期取得了勝利,時間一長,美國學會了戰術,用個「無限複製」,日本就完蛋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