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的四個賺錢思維,用心領悟下

擁王者 發佈 2020-03-01T16:58:49+00:00

除了富甲天下之外,猶太人也被稱為世界上最聰明最有智慧的民族,猶太人獲諾貝爾獎的人數超過240人,是世界各族平均數的28倍以上。

猶太人具有「世界第一商人」之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全世界最有錢的企業家中,猶太人占到一半。美國眾多富豪家族中,猶太裔占了40%。除了富甲天下之外,猶太人也被稱為世界上最聰明最有智慧的民族,猶太人獲諾貝爾獎的人數超過240人,是世界各族平均數的28倍以上。世界十大哲學家中,有8人是猶太人……


猶太人取得如此不朽的成就,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崇尚知識和智慧,還有他們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


1、

轉換一個思路思考問題


一個猶太人走進紐約的一家銀行,來到貸款部,大模大樣地坐下來。


「請問先生有什麼事情嗎?」貸款部經理一邊問,一邊打量著來人的穿著:豪華的西服、高級皮鞋、昂貴的手錶,還有鑲寶石的領帶夾子。
「我想借些錢。」
「好啊,你要借多少?」
「1美元。」
「只需要1美元?」
「不錯,只借1美元。可以嗎?」
「當然可以,只要有擔保,再多點也無妨。」
「好吧,這些擔保可以嗎?」
猶太人說著,從豪華的皮包里取出一堆股票、國債等等,放在經理的寫字檯上。
「總共50萬美元,夠了吧?」
「當然,當然!不過,你真的只要借1美元嗎?」
「是的。」說著,猶太人接過了1美元。
「年息為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後歸還,我們可以把這些股票還給你。」
「謝謝。」


猶太人說完,就準備離開銀行。


一直在旁邊冷眼觀看的分行長,怎麼也弄不明白,擁有50萬美元的人,怎麼會來銀行借1美元?他慌慌慌張張地追上前去,對猶太人說:「啊,這位先生……」


「有什麼事情嗎?」「我實在弄不清楚,你擁有50萬美元,為什麼只借1美元?要是你想借30、40萬美元的話,我們也會很樂意的……」


「請不必為我操心。只是我來貴行之前,問過了幾家銀行,他們保險箱的租金都很昂貴。所以嘛,我就準備在貴行寄存這些股票。租金實在太便宜了,一年只須要花6美分。」


貴重物品的寄存按常理應放在金庫的保險箱裡,對許多人來說,這是惟一的選擇。但猶太商人沒有困於常理,而是另闢蹊徑,找到讓證券等鎖進銀行保險箱的辦法,從可靠、保險的角度來看,兩者確實是沒有多大區別的,除了收費不同。


通常情況下,人們是為了借款而抵押,總是希望以儘可能少的抵押爭取儘可能多的借款。而銀行為了保證貸款的安全或有利,從不肯讓借款額接近抵押物的實際價值,所以,一般只有關於借款額上限的規定,其下限根本不用規定,因為這是借款者自己就會管好的問題。能夠鑽這個「空子」,轉換思路思考問題,這就是猶太人在思維方式上的「精明」。


善於轉換思路思考問題,常能獲得更多的成功的機會。


2、

把握堅持與變通的尺度


從前有兩個年輕人,一個叫小山,一個叫小水,他們住在同一村莊,成為最要好的朋友。由於居住在偏遠的鄉村謀生不易,他們就相約到遠地去做生意,於是同時把田地變賣,帶著所有的財產和驢子遠行了。


他們首先抵達一個生產麻布的地方,小水對小山說:「在我們的故鄉,麻布是很值錢的東西,我們把所有的錢換取麻布,帶回故鄉,一定會有利潤的。」小山同意了,兩人買了麻布細心地捆綁在驢子背上。


接著,他們到達了一個盛產毛坯的地方,那裡也正好缺少麻布,小水就對小山說:「毛皮在我們故鄉是更值錢的東西,我們把麻布賣了,換成毛皮,這樣不但我們的本錢回收了,返鄉後還有很高的利潤!」


小山說:「不了,我的麻布已經很安穩地捆在驢背上,要搬上搬下多麼麻煩呀!」


小水把麻布全換成毛皮,還多了一筆錢。小山依然有一驢背的麻布。


他們繼續前進到一個生產藥材的地方,那裡天氣苦寒,正缺少毛皮和麻布,小水就對小山說:「藥材在我們故鄉是更值錢的東西,你把麻布賣了,我把毛皮賣了,換成藥材帶回故鄉一定能賺大錢的。」


小山拍拍驢背上的麻布說:「不了,我的麻布已經很安穩的在驢背上,何況已經走了那麼長的路,卸上卸下太麻煩了!」小水把毛皮都換成了藥材,還賺了一筆錢。小山依然有一驢背的麻布。


後來,他們來到一個盛產黃金的城市,那充滿金礦的城市是個不毛之地,非常欠缺藥材,當然也缺少麻布。小水對小山說:「在這裡藥材和麻布的價錢很高,黃金很便宜,我們故鄉的黃金卻十分昂貴,我們把藥材和麻布換成黃金,這一輩子就不愁吃穿了。」


小山再次拒絕了:「不!不!我的麻布在驢背上很穩妥,我不想變來變去呀。」小水賣了藥材,換成黃金,又賺了一筆錢,小山依然守著一驢背的麻布。


最後,他們回到了故鄉,小山賣了麻布,只得到蠅頭小利,和他辛苦的遠行不成比例。而小水不但帶回一大筆財富,還把黃金賣了,便成為當地最大的富豪。


猶太人傑出代表


3、

量力而行,適可而止


有個地主去拜訪一位部落首領。首領說,你從這兒向西走,做一個標記,只要你能在太陽落山之前回來,從這兒到那個標記之間的地都是你的了。


太陽落山了,地主沒有走回來,因為走得太遠,他累死在路上。


貪心人走不回來,是因為貪。然而現實生活中還有一些人,他們不貪,可是也走不回來。


有一次,我要在客廳里釘一幅畫,請鄰居來幫忙。畫已經在牆上扶好,正準備釘釘子,他說:「這樣不好,最好釘兩個木塊,把畫掛上面。」我遵循他的意見,讓他幫著去找木塊。


木塊很快找來了,正要釘,他說:「等一等,木塊有點大,最好能鋸掉點。」於是便四處去找鋸子。找來鋸子,還沒有鋸兩下,「不行,這鋸子太鈍了,」他說,「得磨一磨。」


他家有一把銼刀,銼刀拿來了,他又發現銼刀沒有把柄。為了給銼刀安把柄,他又去學校園邊的一個灌木叢里尋找小樹。要砍下小樹,他又發現我那把生滿老銹的斧頭實在是不能用。他又找來磨刀石,可為了固定住磨刀石,必須得製作幾根固定磨刀石的木條。為此他又到校外去找一位木匠,說木匠家有一現成的。然而,這一走,就再也沒見他回來。當然了,那幅畫,我還是一邊一個釘子把它釘在了牆上。下午再見到他的時候,是在街上,他正在幫木匠從五交化商店裡往外抬一台笨重的電鋸。


工作和生活中有好多種不走回來的人。他們認為要做好這一件事,必須得去做前一件事,要做好前一件事,必須得去做更前面的事。他們逆流而上,尋根探底,直至把原始的目的淡忘得一乾二淨。這種人看似忙忙碌碌,一副辛苦的樣子,其實,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起初,個別人也許知道,然而一旦忙開了,還真的不知道忙什麼了。


4、

用智慧創造財富


很多年以前,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里,一個猶太人對他的兒子說,現在我們惟一的財富就是智慧,當別人說一加一等於二的時候,你應該想到大於三。」納粹在奧斯維辛毒死了幾十萬人,父子倆卻活了下來。


1946年,他們來到美國,在休斯敦做銅器生意。一天,父親問兒子一磅銅的價格是多少?兒子答35美分。父親說:「對,整個德克薩斯州都知道每磅銅的價格是35美分,但作為猶太人的兒子,應該說成是3.5美元,你試著把一磅銅做成門把看看。」


20年後,父親死了,兒子獨自經營銅器店。他做過銅鼓,做過瑞士鐘錶哂上的簧片,做過奧運會的獎牌,他曾把一磅銅賣到3500美元,這時他已是麥考爾公司的董事長。然而,真正使他揚名的,是紐約州的一堆垃圾。


1974年,美國政府為清理給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廢料,向社會廣泛招標。但好幾個月過去了,沒人應標。正在法國旅行的他聽說後,立即飛往紐約,看過自由女神下堆積如山的銅塊、螺絲和木料後,未提任何條件,當即就簽了字。


紐約許多運輸公司對他的這一愚蠢舉動暗自發笑,因為在紐約州,垃圾處理有嚴格規定,弄不好會受到環保組織的起訴。就在一些人要看這個猶太人的笑話時,他開始組織工人對廢料進行分類。他讓人把廢銅熔化,鑄成小自由女神像;把水泥塊和木頭加工底座;把廢鉛、廢鋁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最後,他甚至把從自由女神身上掃下來的灰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不到3個月的時間,他讓這堆廢料變成了350萬美元現金,每磅銅的價格整整翻了1萬倍。


生在猶太家庭里的孩子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負責啟蒙教育的母親們幾乎都要求他們回答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燒了,你的財富就要被人搶光,那麼你將帶著什麼東西逃命?」孩子們少不更事,天真無知,自然會想到錢這個好東西,因為沒有錢哪能有吃的穿的玩的?也有孩子說要帶著鑽石或者其他珍寶出逃,有了它,還愁缺啥?可這些顯然不是母親們所要的答案。她們會進一步問:「有一種沒有形狀、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寶貝,你知道是什麼嗎?」要是孩子們回答不出來,母親就會說:「孩子,你要帶走的不是錢,也不是鑽石,而是智慧。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你只要活著,智慧就永遠跟著你。「在聰穎、精明的猶太人眼裡,任何東西都有價的,都能失而復得,只有智慧才是人生無價的財富。


猶太人並不是天生比任何種族的人聰明,但他們更懂得怎樣去鑄造這枚無價的金幣。當他們的孩子剛懂事時,母親就會將蜂蜜滴在書本上,讓孩子去舐書上的蜂蜜,其用意是想告訴孩子:書本是甜的。


智慧是永恆的財富,它引導人通向成功,而且永不會貧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