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最高分電影,告訴你為爭取正義,前人曾付出過哪些努力?

影視劇材優選 發佈 2020-03-01T17:04:39+00:00

在這些大叔中,主演過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的宋康昊絕對是韓國國寶級演員。2003年他就憑藉《殺人回憶》這部在好評不斷的影片斬獲韓國大鐘獎最佳男主角獎,之後更是大獎拿到手軟,而他主演的豆瓣9.1分的《辯護人》更讓他影史留名。

韓國的頂級演員往往不是高顏值身材好的小鮮肉,給大眾留下深刻印象的反而是那些相貌平平但卻靠著演技登上大熒幕的中年大叔。在這些大叔中,主演過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的宋康昊絕對是韓國國寶級演員。2003年他就憑藉《殺人回憶》這部在好評不斷的影片斬獲韓國大鐘獎最佳男主角獎,之後更是大獎拿到手軟,而他主演的豆瓣9.1分的《辯護人》更讓他影史留名。

《辯護人》觀影人次超過1136萬,是韓國史上第9部觀影人次破千萬的本土電影。和大熱韓影《熔爐》催生出韓國未成年人性暴力相關保護法案一樣,《辯護人》也改變了韓國"釜林事件"的判決結果,成為了"影響國家的電影"。

前總統真實經歷改編,講述為爭取正義付出了哪些努力

電影中宋康昊主演的"宋佑碩"律師,原型是韓國第16任總統、後來跳崖自殺身亡的盧武鉉。因此《辯護人》中的每一幕,都濃縮了韓國民主轉型的血淚史。《辯護人》的主題,即以"宋佑碩"的轉型呈現韓國的轉型,以宋佑碩的精神歷程呈現韓國民主化的崎嶇血路。

《辯護人》中有諸多歷史素材和依據,頗具深度和厚重感,電影有閃回,也有往後的交代,時間跨度不小,但主題還是在為學生辯護的"宋佑碩"上。"宋佑碩"從逃避政治,兩耳不聞民主的吶喊,到縱身跳入政治之河的歷史背景是1981年的"釜林事件"。民主鬥爭、社會巨變的時勢,讓原本只想置身事外、關起門來賺錢的"宋佑碩"鬼使神差地當上了被控訴為"赤色分子"的學生朴鎮宇的辯護人。

電影異常工整,剛好登上法庭的時間基本相同,"宋佑碩"如何一步一步從"只圖錢的稅務律師"成為辯護人也鋪陳展開。朴鎮宇被打到近乎精神恍惚,不得不說韓國電影赤裸裸的畫面鏡頭有著無比強大的震撼力。

以卵擊石看似可笑,但"石頭再堅硬也是死的,雞蛋再脆弱也是活的"。敢於揭露專制社會弊病的《辯護人》,它不是要講"正義"最後如何打敗"惡勢力",而是講在正義對抗惡勢力的過程中,有人為之付出怎樣的努力。可能"正義"打敗惡勢力的那一天是無窮遠,但在戰鬥的過程中,有越來越多的人被喚醒,這就讓人驕傲,讓人有希望,讓人覺得這樣的奮鬥是值得的。

一個"宋佑碩",只能是孤膽英雄,無法改寫法治的悲劇;一萬個"宋佑碩",同心協力,才能成就法治的偉業。《辯護人》終結於"宋佑碩"含淚的微笑。一身白衣勝雪的他,孤膽怒斥專政走狗,為法治與民權大聲疾呼,已經覺醒的99位人權律師義無反顧地站在他身後,民主的大潮翻滾而來、逆之者亡。電影沒有一個有著中國意義上的大團圓結局,但卻在冷酷殘忍的現實社會裡,給我們看到了真實的希望。這正是這部影片的高明之處,它沒有拘泥於英雄獲得了額手稱慶的勝利,而是即使我今天被打倒,我也能看到千萬個我站在一起,挺直了脊樑。

環環相扣的劇情,戳中人心的表演

"宋佑碩"原先是個只顧埋頭掙錢的商業律師,他帶著同事天天去欠過債的小餐館吃飯,想著怎麼把事務所做大賺更多的錢,和昔日的同學聚聚會吹吹牛皮,就像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一樣。他以幫客戶代理不動產業務大發其財,對現實生活發生的一切漠不關心,覺得搞反對運動的學生們都是吃飽了撐的,對於被接受的真相毫不懷疑。你不能因此說他不是一個好人,只是當一件事沒落到自己頭上就會覺得事不關己,像極了我們自己。但隨著劇情展開,影片用一個個戳中人心的劇情讓人深刻感受到"宋佑碩"的意願變化和良知正義被呼喚的過程。也正是這一變化過程讓人覺得,"宋佑碩"這一人物情感形象飽滿,甚至打動人心。

千金難結一時之歡,一飯竟致終身之感。影片的第一個觸動,是"宋佑碩"還是一個準備司考的落魄青年時吃了一頓霸王餐,七年後他攜妻帶子來到店裡,向湯飯店老闆娘朴母表達歉意和感謝,歸還當年的那碗飯錢。

影片最好的人物設計,就是設計了小酒館母子這兩個形象。我們無法知道當年盧武鉉內心轉變的動機。但是電影里給了"宋佑碩"一個動機:一對可以說於他有恩、堪比親人的母子。朴母曾用自己的善原諒了"宋佑碩","宋佑碩"又用自己的感恩在朴母的苦苦哀求下一腳踢開了自己的安穩人生。這是一段"善有善報"的愛心接力,"宋佑碩"奮戰到底的"定心丸"當然有多種原料,但絕對少不了那一碗"豬肉湯飯"的味道,法治英雄的成長,離不開往昔道德的滋養。

"宋佑碩"從"只圖錢"的稅務律師到為正義怒吼到聲音嘶啞的人權律師。每一步的轉換和改變都非常自然。一個人的價值觀發生重大改變的背後,無論是變好還是變壞,都是因為他本來就是這樣的人,只不過之前限於環境、知識等等外在因素,他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一個遊戲人生的拜金主義者,不是在某一天經歷某一件事突然變得高尚起來的。早在"宋佑碩"富裕後像爆發戶般購買遊艇的他心裡想的,也不只是揮霍金錢,而是參加奧運會為國爭光。電影主人公不是瞬間的頓悟,這些細節的鋪墊都讓故事豐滿詳實。

而在追求正義中"宋佑碩"付出了什麼呢?正如常務長對他所說的那句,"今天起,是你把自己安穩的人生一腳踹了。"但這是他的選擇,如果說一開始是為了老闆娘的重情,那相信他逐漸在這個案件中領悟了憲法存在的真諦,他找到了值得自己為之堅持奮鬥的正義。"想讓我的孩子們不要生活在因這種荒唐的事踩剎車的時代"、"因為國民不富裕就不能受法律保護,不能享受民主主義,這種說法我是無法接受的"。

韓國"國民影帝"宋康昊在這部電影里的演技可以說是教科書級別的,奔走取證是演技,慷慨陳詞是演技,咆哮公堂是演技,眼含淚光是演技。所有的演技加在一起,就是現實的模樣。相信看過電影的人都不會忘記他在法庭上關於"什麼是國家"的那一番激辯。"國家即國民",每一個字、每一個詞仿佛都是從心底里怒吼出來的,沁著憤怒,沁著鮮血。

先後主演了《殺人回憶》和《辯護人》的宋康昊,在兩部電影的末尾都有一個正視攝像機的鏡頭,在《殺人回憶》里,是痛苦的沉思,而《辯護人》中,則是欣慰的微笑。

韓國電影因何成功?堅持反思社會現實

近年,韓國有不少佳作,如《殺人回憶》、《7號房間的禮物》、《素媛》、《實尾島》、《局內人》。這裡有講述未偵破,或已偵破著名案件的,有講述青少年犯罪的,有積極向上教育題材的,也有抨擊專制的。這些電影收穫了票房和口碑的雙重好評,也成了韓國電影走向世界的砝碼。

這個時代有些糟糕,但韓國電影人很樂觀。韓國的不公和往昔動盪的政局都是最好的電影素材。正如韓國首位奧斯卡最佳導演奉俊昊所說:"沒有獨裁,沒有審查,我們這一代電影人是幸運的。"

隨著《寄生蟲》"橫掃"奧斯卡,關於韓國電影的討論又變得熱鬧起來。毋庸置疑,韓國電影是當今世界除好萊塢以外,最具活力、最不設限、最銳利、最成熟、最具地區影響力的電影力量。在政府和民眾的支持下,韓國電影人承前啟後,在學習借鑑好萊塢的基礎上,始終堅持對娛樂大眾和反思社會現實共存之道不懈追求的結果。

比起由夢幻狗血轉向底色溫暖的韓劇,韓國電影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殘酷而真實因為足夠真實,所以觸目驚心。因為觸目驚心,所以反哺現實。以至於一提起韓影,很多人會想到這個標籤:"改變國家"。像是反映兒童性侵案的《熔爐》,這部取材真實事件的電影,上映後引發了巨大討論,上萬人要求重新調查原案。同樣反映幼女性侵案件的電影《素媛》,也激發了數十萬觀眾請願,要求嫌犯被判處無期徒刑。而《辯護人》更推動了33年前的一場冤案得以翻案。

演員柳俊烈在2019年的百想藝術大獎上曾這樣講述對韓國電影的見解,"在百年時間裡,即使在國家整體陷入低迷的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即使是在試圖實現文化、文藝復興的當下,韓國電影都擔當著慰藉緩和國民情緒的角色。作品中的台詞撫慰著國民的心,那些被冰封的心融化,落下淚水。從大的方面說,電影包紮了時代的傷口;往小了說,電影輕拍著沒能登上山峰、疲憊倒下的我們的肩膀。"

電影是否該承擔教化的作用,還是只要滿足觀眾兩個小時的娛樂目的即可?這並沒有標準答案,但韓影卻試圖做到經世致用。它們越來越會在其中尋求微妙的平衡,即便選擇沉重黑暗的題材,也不以直晃晃的方式呈現,反而儘可能在現實的底色下,以文藝的內核,披上商業的外殼,把故事講得俗氣但精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