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揭示的這個人生真相,一定要逼自己讀懂

沭陽城裡事 發佈 2020-05-11T15:32:19+00:00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從《三國志》到《三國演義》,從古詩詞到影視劇、流行歌曲,每個中國人的血液里,似乎都有三國的情結。


這才是真實的《三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三國周郎赤壁。」

從《三國志》到《三國演義》,從古詩詞到影視劇、流行歌曲,每個中國人的血液里,似乎都有三國的情結。

但三國究竟有什麼魅力?很多人並不知曉,甚至簡單地以為三國,無非就是幾個男人在一起打打殺殺罷了,離現實生活很遙遠。

完全不是的。

真正的三國,其實藏著每一個中國人必須要懂的生存格局。

三國風流,就是人情百態。那些風雲人物,在千百年前所經歷的,就是我們現代人的職場、社交和婚姻境況。

看懂了他們的處世之道、人情世故、計策謀略,以及在人生關鍵時刻的取捨,不僅能讓你少走很多彎路、還能提高破局能力,看到解決問題的更多可能性。

讀懂了三國,才算真正讀懂了人生。

只可惜,現在市面上關於三國的書籍、影片太多且雜,一些老學究講三國,也大都嚴肅枯燥。

而下面這位武裝到牙齒的文藝「老靈魂」,他口中的三國,就很不一樣了......


他是華語文壇全才

是高曉松、莫言、梁文道超欽佩的文學奇才

每天早晨五點半,他習慣看30份報紙,然後將有趣的內容摘錄下來,再結合自己的經歷寫成小說,當天下午各大報刊就爭相連載。


他的寫作本領眾所皆知,而大家不知道的是,他的人生遠比年輕人都熱鬧,眾多文學大咖都把他奉為自己的男神

一貫恃才放曠的高曉松把他稱為「自己敬仰的人中,為數不多還活著的一個」。

同為著名作家的梁文道不止一次盛讚他為「作家中武器最齊備的俠客」,比自己厲害100倍

連中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都忍不住感嘆:「他像孫悟空,是台灣最有天分、最桀驁不遜、最好玩到不得了的一位作家。」

他就是張大春,華語文壇的全才;也是高曉松、莫言、梁文道超欽佩的「文學奇才」。



華語文壇的全才到底有多全?

道光年間,張大春的家族「懋德堂」是當地的顯赫貴族。

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的他,從小就被家族的文學素養薰陶著。在張大春四歲時,父親就時常把他放在膝蓋上講文學名著。從《紅樓夢》到《三國演義》,從《尚書》到《文史通義》...一本接著一本。

別人的童年喜歡玩具和遊樂場,而張大春自小就熱愛看史學書籍。只要一有時間,他就窩在家裡讀書寫字。

上中學時,他便已經熟知眾多經典名著。無論是中國古代的各類文史,還是西方經典小說,他都收入囊中,如數家珍。


▲初中時期的張大春

本著對文學的熱愛,他喜歡嘗試一切與其有關的事情,無論是編、寫、還是講,他都樂此不疲。

他是當代華語小說家,著作等身,包攬各種文學大獎。其所著的《聆聽父親》和《認得幾個字》陸續入選「中國年度十大好書」,成為中國唯一一位連續兩年獲此殊榮的作家

風靡一時的代表作《城邦暴力團》為現代武俠小說開創了新局面,《大唐李白》更是對中國文壇起著現今仍難以估量的影響力。



他是導演們爭相邀請的「實力派」編劇大神。曾被王家衛邀請做《一代宗師》的御用編劇顧問,幫助電影收穫了2.9億的高票房。



他是「會講故事的說書人」,把台灣的電台說書節目做成了家喻戶曉的電台節目,飽受追捧,一說就是九年。


他是著名書法家,筆鋒剛健,力透紙背。連簡傲絕俗的高曉松,都謙遜地邀請他來為自己的【雜書館】提名。



把傳統文化「玩」出新花樣

他是王家衛、高曉松等人眼裡最好玩的老靈魂


「老頑童」張大春最害怕「無趣」,即便年過60,仍然在嘗試各種好玩的活法。


他做編詞,幫周華健做出顛覆華語樂壇的專輯《江湖》。


▲周華健與張大春


周華健負責編曲,張大春負責編詞:他把中國名著《水滸傳》的典故、古典的詩詞歌賦跟各種音樂元素巧妙融合,讓樂壇驚呼「原來音樂還可以這樣『玩』」。


大家感受一下主打歌《潑墨》的歌詞:

葡萄美酒 夜光杯

李白月 張良椎

司馬相如 上林雁

霍去病 血染回

......

東坡笑 陳摶睡

昆明池底照劫灰

其中「葡萄美酒月光杯」出自王翰的「涼州詞」,而「上林雁」一詞是從孟浩然的《自潯陽泛舟經明海》而來......

連周華健都忍不住感慨:「怎麼可以有人像張大春這麼學富五車?無論什麼朝代什麼典故,他都像一個活字典,信手拈來。」


後來,《江湖》成功入圍第25屆金曲獎的最佳國語專輯獎,震撼整個音樂界,令無數聽眾刷新了對傳統文學的看法。


▲張大春與周華健


他做編劇,把帶有中國傳統文化的電影推向了世界。


王家衛在準備《一代宗師》的劇本時,三顧茅廬邀請業內公認的「文學百科」張大春,擔綱電影的編劇顧問和劇本策劃


經過張大春的修飾,一代武學宗師葉問的形象被塑造得非常完美。


該片最終先後獲得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影片、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影片等眾多大獎。


▲張大春與王家衛


不止如此,他還能把傳統文學「玩」到京劇、舞劇和音樂劇中去。


光看《當岳母刺字時,媳婦是不贊成的》、《水瓶座安祿山》、《康熙大帝與太陽王》這些劇名,就能知道他把中國傳統文化「玩」得多有趣。



所以,不論是學術界人士,還是路上的司機師傅;也不論是年輕人,或是老人家,都愛聽他的趣味解讀。


作為公認的最會「講故事」的人

高曉松、莫言、阿城都是他的忠實聽眾


張大春不但會寫書,更被公認最會「說」書。


他開創了台灣最熱電台「說」書節目。醒木一拍,就聽「說書人張大春,今天伺候您一段...」。


節目一經推出就被聽眾追捧,說書時長也從一小時延長到兩小時。一做就是9年,成為台灣家喻戶曉的電台節目。



高曉松說他最愛聽張大春講故事,二人經常一聊就是一宿。


有一回他倆在台北相約,結果時間太晚,飯店已停止營業。於是兩人乾脆坐在了台北的街頭,一人一瓶酒,就著閃爍的霓虹,暢聊人生。



兩個學識淵博的才子,伴著清風、明月和杯中酒,縱談古今。不僅聊文學、歷史,更聊武俠。從金庸到古龍,從俠之大者到大隱於市...


高曉松說他太喜歡聽大春兄講故事了,因為他總能被張大春的前衛文學思想所震撼


連中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也曾忍不住感嘆:「聽張大春這樣才華橫溢的台灣作家講文學,是一種動力,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不足。」


▲張大春和莫言


「不是我講得有趣,而是歷史本身就很迷人」


當被問及為何大家都喜歡聽他講故事時,他笑道「不是我講得有趣,而是歷史本身就很迷人。」


很多人覺得歷史離我們太過遙遠,對當今的生活並無多大用處。


其實不是的。


張大春坦言:讀史可以明智,這話千真萬確。歷史中不僅有熱鬧的故事,更有那個時代折射出來的現實意義。只有了解過去,才能過好今天。


而談起最讓人受益的歷史,他首推「三國」。



如果你以為三國,無非就是幾個男人在一起打打殺殺,爾虞我詐的故事,那就錯了。


真正的三國,其實跟我們的生活很相似:


職場成長曆程:曹操如何從保安隊長成長為「公司CEO」的?呂布的個人能力極強,為何最終卻不被領導接納?


社交關係:龐統的才幹不弱於諸葛亮,老闆劉備卻為何更重用諸葛亮?張飛在用生命證明:不搞好人際關係,會死的很慘。


對待婚戀的態度:老夫少妻的劉備與孫尚香,為何婚後兩年,就不歡而散?最「虐」愛戀呂布與貂蟬,為何最終沒有在一起?

……


三國風流,就是人情百態。

這些風雲人物,在千百年前所經歷的種種,就是我們現代人的職場、社交和婚姻境況。吸收他們的處世之道、以及在人生關鍵時刻做出的選擇與取捨,就能少走許多彎路。

而讀懂了三國中的謀略與計策,也能讓你在遇到難題或困境時,換一種角度思考、擁有更多遠見,看到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讀懂了三國,也就讀懂了人生。

只是,現在市面上關於三國的書籍、影片太多且雜,學校里老師給你講三國,也大都嚴肅枯燥,停留於史實的論證。

看到大多數人在三國里抓到的只是皮毛,卻沒有領悟到真諦,張大春覺得很遺憾。這個「老頑童」不滿於自己一人獨享三國的真味

他想用最接地氣的表達方式,將「三國」掰開了揉碎了,講給你聽。

幫你吸收前人的經驗,打開人生的格局,走好未來的每一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