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紅蟲是搖蚊幼蟲,可搖蚊是蚊子的一種嗎?觀賞魚玩家必修課

嘩仔說魚 發佈 2020-03-01T01:21:46+00:00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嘩仔一直以為絕大多數朋友是知道正確答案的,但今天在和一位魚友聊天的時候才發現我錯了,原來有不少朋友誤以為搖蚊是一種蚊子。


對不起,我是嘩仔!

關注嘩仔說魚,明明白白養魚。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嘩仔。

你用過紅蟲嗎?

相信有很多朋友用紅蟲餵過觀賞魚,那自然也有很多朋友知道紅蟲的本質就是搖蚊的幼蟲。

可是,今天嘩仔考考大家:搖蚊是蚊子的一種嗎?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嘩仔一直以為絕大多數朋友是知道正確答案的,但今天在和一位魚友聊天的時候才發現我錯了,原來有不少朋友誤以為搖蚊是一種蚊子。

正因如此,我的這位朋友向我提出一個很搞笑的問題:如果長時間在家裡留養活體紅蟲,它們會變成蚊子叮咬家人嗎?

今天嘩仔就和大家好好聊聊紅蟲和搖蚊的知識,順便和大家介紹一下大家很熟悉的孑孓。

同學們請坐好,且聽嘩仔娓娓道來。

友情提示:本文適合家裡有紅蟲的觀賞魚玩家,更適合那些痛恨蚊子的觀賞魚玩家。預計閱讀218秒。

非友情提示:嘩仔的文章拒絕任何個人、任何公司和任何媒體的善意轉載,更加拒絕那一小撮疑似不孕不育的偽原創作者的惡意洗稿。請你們自重!

搖蚊不是蚊子

搖蚊真的不屬於蚊子,雖然它真的長得很像蚊子。

你聽說過「雙翅目」嗎?

按照生物學的分類,動物界下面有個節肢動物門,節肢動物門下面有個有顎亞門,有顎亞門下面又有個六足總綱,六足總綱下面有個大名鼎鼎的昆蟲綱,相信大多數讀者朋友聽說過這個名詞,昆蟲綱下面有個有翅亞綱,而雙翅目就屬於有翅亞綱。

雙翅目是由八個「科」組成的,它們分別是:大蚊科、蚊科、癭蚊科、毛蠓科、搖蚊科、毛蚊科、網蚊科和極蚊科。

其中,我們常見的那些令人生厭的會咬人的蚊子都屬於蚊科,會滋生紅蟲的搖蚊是屬於搖蚊科的。順便多提一句,觀賞魚玩家們痛恨的蛋白蟲的其中一種其實就是蛾蠓的幼蟲,蛾蠓屬於毛蠓科,它的習性和蚊子近似,現在你應該可以秒懂你家魚缸里為什麼會有蛋白蟲了吧?

言歸正傳!搖蚊和蚊子的名字中都有一個「蚊」字,但它們是毫無所屬關係的生物種類,就好像土豆和紅豆一樣,沒有一毛錢關係。

紅蟲和孑孓的謎之關係

搖蚊的幼蟲叫紅蟲,普通蚊子的幼蟲叫做孑孓。「孑孓」這倆字,你會讀嗎?

普通蚊子要想從卵變成蚊子,需要經過四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

大家熟知的孑孓其實是蚊子的第二個階段,也就是幼蟲階段。

孑孓會倒懸於水面,一邊呼吸水面外的空氣,一邊攝食水裡的營養物質,經過四次蛻皮就會變成蛹,蛹很快就會羽化成蚊子。這就是蚊子的生活史。

搖蚊的生活史和蚊子很近似,也有四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紅蟲是搖蚊的第二個階段,但搖蚊的幼蟲期很長很長,有4~5個月那麼久,而它的蛹期很短很短,很多時候只有幾個小時。

所以,紅蟲是搖蚊的第二個生長階段,孑孓也是蚊子的第二個生長階段,它們最大的不同是孑孓倒懸於水面下,紅蟲匿藏於池底的淤泥里。雖然紅蟲和孑孓都可以拿來餵魚,但是它們真的不是一碼事。

另外,所有母蚊子都是會咬人的害蟲,而絕大多數搖蚊都是不咬人的益蟲,是自然水體環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所以請放心,即使你家裡用於餵魚的活體紅蟲都羽化了,它們也是不會叮咬你的家人的,更何況,從大機率上來說,你家根本就不具備搖蚊羽化的條件。


在魚缸里使用紅蟲的禁忌

幾乎每個觀賞魚玩家都會在魚缸里投餵紅蟲,這不用教,但是有些小細節還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一下的。

首先,嘩仔不推薦大家直接去野外捕撈紅蟲。

一來是勞動量太大,撈紅蟲的過程就是一個洗塘泥的過程,大部分魚友幹不了這種體力活;二來這種野生的紅蟲用起來不靠譜,有防疫方面的考量,除非你膽量過人。

其次,最好不用活蟲餵魚。

即使是紅蟲養殖場裡的紅蟲,也不敢保證萬無一失,最好使用經過冰凍的紅蟲,可有效減少致病菌和寄生蟲的麻煩。

最後,隔夜的死紅蟲不要用。

如果你的冰凍紅蟲已經溶解,但是當天沒有用完,那麼請把剩餘的紅蟲置於冰箱裡冷藏,否則到了第二天就該丟棄了,畢竟紅蟲的變質速度超出你的想像。


知識彩蛋

如何給活體紅蟲消毒,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紅蟲帶入魚缸致病菌的風險?點擊下方藍色小魚圖標,加入嘩仔的觀賞魚圈子,答案即將在那裡公布。在嘩仔的頭條圈子裡,你不僅可以學習到傳說中的《嘩仔養魚筆記》,還可以學習到我的那些不可告人的養魚小秘訣。

敬請關注今日頭條嘩仔說魚,帶你明明白白玩轉觀賞魚。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希望每一個國人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