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聚英才」建築設計大師何鏡堂院士牽手白雲區,那些不得不說的事……

白雲時事 發佈 2019-12-29T12:40:06+00:00

一座科學館開啟他的事業新征程,世博會上彪炳史冊的建築將其推向事業高峰,提起中國工程院院士、設計大師何鏡堂,在建築界無人不曉,由其設計的建築設計作品遍布大江南北。▲2019廣州設計之都國際招商會上,何鏡堂發言。

一座科學館開啟他的事業新征程,世博會上彪炳史冊的建築將其推向事業高峰,提起中國工程院院士、設計大師何鏡堂,在建築界無人不曉,由其設計的建築設計作品遍布大江南北。


這一站,何鏡堂率領設計團隊落腳白雲,將入駐廣州設計之都大師工作室,更重要的是,何鏡堂設計團隊將從「兩觀三性」理論體系出發,主筆繪就廣州設計之都最核心公共建築——設計殿堂新藍圖。目前,設計方案已提交,預計2021年,創意、方案、圖紙、模型將走進現實,白雲版圖上,一座藝術標杆將應聲亮相。


一份邀約

設計大師落筆設計之都

與何鏡堂設計團隊的初次會晤,是在華南理工大學舊宅區一個小院落。這裡是何鏡堂院士工作室,環境清幽雅致,長久以來,創意、方案、圖紙、模型在這裡進行了思維的碰撞,經歷了修改推敲,一個個設計誕生、成形,廣州設計之都最核心建築——設計殿堂郝然在列。


時間回溯到今年2月,廣州市建委與白雲區政府登門拜訪何鏡堂,誠摯表示,何鏡堂是廣州最有代表和影響力的建築師,邀請其及其團隊主持廣州設計之都最核心公共建築——設計殿堂的設計工作。「這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在何鏡堂看來,這是一個打造代表嶺南、代表具有設計高品質作品的機遇,為此他欣然接受了這份邀約。

縱橫當有「凌雲筆」。既然應允落筆廣州設計之都,那麼大方向如何定論?何鏡堂表示,「我對任何一個設計,都是有依據去搞,必須做到整體的、可持續發展的,必須體現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三者融合。」

這就是何鏡堂創造性提出的「兩觀三性」理論體系,這一理論也貫穿在設計殿堂的設計方向中。何鏡堂認為,首先設計殿堂本身就是一個具有標杆設計意義的設計作品,必須體現廣州設計之都高水準的設計品質;其次,設計殿堂地處廣州這個極具地域特點的城市,通過設計要把對嶺南建築的理解表達出來;再者,希望設計殿堂是一座能夠吸引市民參觀和駐足、具有影響力的公共文化建築。


開弓沒有回頭箭。核心創意定下來後,何鏡堂馬上組建了強大的設計團隊,包括曾參與何鏡堂首個落戶白雲的設計作品——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的骨幹設計成員,及其他建築專業設計團隊,並在方案推動的過程中,注入結構、機電專業團隊力量,與室內、景觀等設計團隊一同,鑄就了一支龐大的設計隊伍來推進設計的延伸。

兩個設計

將概念逐一推敲成現實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這支龐大的設計隊伍中,建築設計專業是龍頭專業,核心團隊自然是何鏡堂率領的建築設計團隊。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何鏡堂建築創作設計院常務副院長吳中平作為項目負責人之一,負責配合何鏡堂開展統籌及具體設計工作,尤其是對建築外觀、平面和空間等整體建築效果進行把控。同時,他還需要對眾多的方案進行初步把關,從而推進方案推敲更高效進行。

團隊設計思想的碰撞下,今年7月,備受矚目的設計殿堂設計方案首次揭開神秘面紗。吳中平稱,這是設計殿堂的概念方案,主要詮釋其特點和功能,最關鍵在於深化設計的推進,通俗來說,概念方案確定的是大方向和整體效果,方案中存在弱勢和難點,如果要將方案落實到實際中則需要技術支撐,設計師需要通過譬如細部構造深入推敲、對建築材料的樣品比選等深入設計,以保證概念方案能更深入的推進,建成效果跟設想效果更為一致。


其中,設計殿堂最濃墨的一筆——不鏽鋼立柱外立面,設計成了深化設計中的大難點。負責攻破這一塊難題的建築設計師蔡長澤告訴筆者,為了適應嶺南氣候和符合主題,初步方案提出,使用單根長條形不鏽鋼立柱創造出朦朧透明感。不過,單杆長且細,受力上不穩定,難以抵禦颱風等特殊天氣。經過長達一個月的多輪推敲,最終在6個方案中比選,敲定使用的方案,即以錯落的橫線細杆串聯起三根杆,形成一個組合整體立柱。

為了釀造夢幻感,外立面不鏽鋼立柱將充當「薄紗」,透過薄紗,可以看到立面大小不一、凹凸變化的方盒子。吳中平說,目前仍在與室內設計、燈光團隊在磋商,希望通過技術突破,展現盒子立面肌理色彩和圖片的變化,尤其是在夜晚的時候,盒子的光亮通過薄紗散發出來,將極具趣味和吸引力。

多重構想

擘畫藝術標杆嶄新藍圖

以創意為紙,以方案為筆,設計殿堂呼之欲出。從建築設計來說,外立面設計是設計殿堂最為濃墨的一筆;從服務功能設計來說,設計殿堂將作為廣州設計之都的展示中心,表現「展示」這一核心功能。

吳中平介紹說,設計殿堂設計有建設展廳,以展覽廣州設計之都建設、規劃成果。同時,設計有藝術展廳,這將為設計企業及大型設計交流活動提供一個展覽空間。此外還設置有多功能演藝廳、新聞發布大廳、會議中心等,其定位在於為廣州設計之都提供一個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筆墨當隨時代。以何鏡堂所要體現的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來講,設計殿堂還在打破設計「高高在上」方面進行突破,將「高大上」的設計領域通過設計拉近到公眾身邊,這也是何鏡堂所倡導的關鍵創意內容之一。

如何實現這一創意?方案明確,整個建築與嶺南氣候特色結合起來,設計有底層架空、頂層平台等半室外活動空間,這些空間通透明亮,均可對公眾開放,首層還布置了咖啡廳、休閒書吧等空間,也就是說,公眾到設計殿堂,不僅可以參觀展覽,還可以納涼、觀景、休息。同時,不同標高的平台設計有立體綠化花園,為公眾提供一處幽美、寧靜的綠色地帶。在設計殿堂入口處,何鏡堂還強調鏡面水池的設計運用,公眾通過橋廊抵達殿堂時,可以觀看到整個建築的倒影,體會詩意的意境。

隨著設計方案已提交,預計2021年,創意、方案、圖紙、模型將走進現實,白雲版圖上一座藝術標杆建築將應聲亮相。吳中平說,參與設計殿堂設計的過程中,他感受到了白云為廣州設計之都傾注的心血和力量,也看到了白雲發展的決心和氣魄,看到設計被作為產業來推進、設計受到了尊重及價值的挖掘,深感震撼和感動。他相信在這樣的環境中,更加有利於設計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也將吸引更多國內外有影響力的設計大師、設計企業進駐。

文 | 陳淑嫻

圖 | 石建華

編輯 | 小蘭

白雲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