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推遲兩周,周六補課!假期中孩子們耽擱的學習時間如何補齊

高中生學習 發佈 2020-03-31T02:18:10+00:00

對於家長們極為關心的「假期中孩子們耽擱的學習時間如何補齊」等問題,也做出了相應的安排與建議。按照四川省教育廳分區分類、分級分段、錯時錯峰、陸續有序組織開學和市委市政府批覆精神,自貢市高三年級開學行課時間為4月1日,高中一至二年級、初三年級開學行課時間為4月7日,初中一至二年級、小

3月28日晚,四川省教育廳公眾號轉載了自貢市教育和體育局發布的一條關於自貢市學校開學行課時間的重要資訊,對自貢市各年級分批開學的時間、開學工作要求等做了詳細的安排。對於家長們極為關心的「假期中孩子們耽擱的學習時間如何補齊」等問題,也做出了相應的安排與建議。



按照四川省教育廳分區分類、分級分段、錯時錯峰、陸續有序組織開學和市委市政府批覆精神,自貢市高三年級(含已報名參加高考的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年級學生)開學行課時間為4月1日,高中一至二年級、初三年級開學行課時間為4月7日,初中一至二年級、小學四至六年級、中等職業學校一至二年級開學行課時間為4月13日,小學一至三年級、幼兒園開學行課時間為4月16日,特殊教育學校、自貢第三十六中學校開學行課時間為4月20日。校外培訓機構在4月20日前不得開展線下培訓活動。


各普通中小學校今年暑假放假時間原則上推遲兩周,即小學7月18日正式放假,中學7月25日正式放假。返校複課後,除法定節假日調休以及中考高考等占用外,周六原則上正常上班上課。正式行課期間,每天下午可增加一課時,用於彌補推遲開學延誤的教學時間。


此前,我們曾發文介紹過,3月24日,湖北荊門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姜彬在線接受當地媒體《黨風政風熱線》電話採訪,針對開學後學生因為疫情耽誤的學習時間怎麼彌補?姜科長回答,小學、初中可以利用星期六(或周日)安排1天時間,統一組織學生上課,合理趕超課程;高中實行月假制,周六、周日正常上課。同時,小學、初中、高中壓縮暑假假期(根據情況採取7月份正常上課的辦法)

網課已進行了兩個多月,效果差異較大,基本呈兩級分化的趨勢。


如果你是高中生,請藉助這篇文章好好反思一下前一階段的網課學習,新學期爭取有個好的開始!如果你是家長,請先幫孩子反思之前的學習情況,找到學習上的不足,為整個接下來的學習做好戰略指導。


1. 自學預習的習慣


自學是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就學習過程而言,老師只是引路人,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體,學習中的大量問題,主要靠自己去解決。


閱讀是自學的一種主要形式,通過閱讀教科書,可以獨立領會知識,把握概念本質內涵,分析知識前後聯繫,反覆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識,形成能力。


提前預習教材,自主查找資料,研究新知識的要點重點,發現疑難,從而可以在課堂內重點解決,掌握聽課的主動權,使聽課具有針對性


2. 專心上課的習慣


在課堂上要集中精神,專心聽老師講課,認真聽同學發言,抓住重點、難點、疑點聽,邊認真聽邊積極思考。


哪怕是你已經超前學過了,也還是要認真聽,要把教師的思路、其他同學的思路與自己的思路進行對比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並在這過程中,儘量多理解記憶一些東西。


3. 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


每一位同學都應當學會觀察,逐步養成觀察意識,學會恰當的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觀察」這兩個字有兩層意思,「觀」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觀察。


要善於提出問題,要積極思考在學習過程中碰到的問題,積極思考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即迷惘,殆即疑惑。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所言之書,是專指《尚書》,今天可以理解為:對書本知識不可以全信,而應該批判地吸收。


4. 善於提問的習慣


積極提出問題,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


學問、學問,學習就要開口問,不懂裝懂最終害自己,提問是主動學習的表現,能提出問題的學生是學習能力最強的學生,是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


5. 切磋琢磨的習慣


《學記》上講「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問題要互幫互學,展開討論。


每一個人都必須努力吸取別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一樣,不斷吸取群芳精華,經過反覆加工,釀造知識精華。


6. 獨立作業的習慣


做作業的同時也是一種學習和積累的過程。中學的作業一般包括兩大部分,一是書面的,二是看書思考或實踐操作的。


做作業的目的是鞏固所學的知識,是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不是為了交教師的差,或是應付家長。


有的同學做作業的目的不明確,態度不端正,採取「拖、抄、代.……等等」,會做的馬馬虎虎,不會做的就不動筆;


有的學生好高騖遠,簡單的會而不對,複雜的對而不全。


要重視做作業,在做習題時要認真思考,總結概念、原理的運用方法、解題的思路。


7. 仔細審題的習慣


審題能力是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要學會抓字眼,抓關鍵詞,正確理解內容,對提示語、公式、法則、定律、圖示等關鍵內容。


更要認真推敲,反覆琢磨,準確把握每個知識點上的內涵與外延。


8. 練後反思的習慣


一般說來,習題做完之後,要從五個層次反思:


第一,怎樣做出來的?想解題採用的方法;

第二,為什麼這樣做?想解題依據的原理;

第三,為什麼想到這種方法?想解題的思路;

第四,有無其它方法?哪種方法更好?想多種途徑,培養求異思維;

第五,能否變通一下而變成另一習題?想一題多變,促使思維發散。


當然,如果發生錯解,更應進行反思:


錯解根源是什麼?

解答同類試題應注意哪些事項?

如何克服常犯錯誤?


9. 複習歸納的習慣


複習是有規律的,複習必須及時,否則超過了人的記憶極限點再去複習,將要多花幾倍的時間,效果也不好。


每天儘量把當天的東西都複習一遍,每周再做總結,一章學完後再總的複習一下。


每章每節的知識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識體系,課後必須有小結歸納。


10. 整理錯題集的習慣


平時要把有什麼疑問或是弄錯的地方隨手拿張紙記下,經常看看,看會了、記住了才扔掉。


有價值的就用專門的本子記下,並找些可以接受的類型題、同等程度的相關知識點研究一下它們的異同,解題的技巧和辦法。

您是否過分干預孩子的一切生活和學習?


每天對著孩子嘮叨,孩子做什麼在你眼裡都是不順眼的,這個不讓孩子做,那個不讓孩子吃的,久而久之,孩子會對你產生一種厭煩的心理。


其實這種嘮叨式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很多家長都還沒有明白這種嘮叨式的家庭教育是非常愚蠢的。


您是否是個陪讀家長呢?


很多的家長,對於孩子的學習,採取包辦陪讀形式,問長問短,沒完沒了地輔導,一天到晚陪著孩子學習,這樣孩子的學習自主能力沒有了,而且容易讓孩子做什麼都要依賴父母。


您是否是個攀比面子型的家長呢?


當孩子拿著成績單向你匯報的時候,你更加關注的不是孩子考多少分,你一開口就問隔壁誰誰誰考幾分啊,當孩子說他考的比我高的時候,你立馬變臉沖孩子說考這麼低,我怎麼見人啊。


孩子原本是想從你這裡得到鼓勵並且再接再厲的,可你的一句話完全把孩子的興致澆滅了。


您是否對孩子要求過高了呢?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家長的心愿,但每個人身上都存在著不完善之處。


很多父母過度關注孩子,對孩子期望和要求過高,都是對孩子非理性的愛。


這種失去理智的愛會與孩子內心最強大的力量——成長的力量為敵,絆住孩子的腳步,束縛孩子的心靈。


不要只看到分數,更重要的是孩子的進步空間


當孩子考了98分的時候,不要去苛刻孩子為什麼沒有考100分。


孩子明明從78分,努力考到了98分,這其中的進步空間,不值得被鼓勵一下嗎?


我們不能只看分數的多少,還要看孩子每次與自己相比,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如果退步了,就幫孩子分析原因,制定一個更好的學習計劃,爭取每一次都有一個對得起自己的成績。


指導孩子學習方法


在輔導孩子時,不要代替孩子學習,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和遇事退縮的習慣。


要教給孩子獲得知識的方法,如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書,如何獲得自己想要的資料等。


用賞識促進孩子主動學習


孩子學會自主學習,既能使孩子走上成才的道路,又能減輕父母的負擔,這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可以在孩子自主學習之後及時給予誇獎和鼓勵,賞識孩子的每一點進步。


孩子自己完成了家庭作業,自己完成了預習、複習後,都可以給予積極肯定,孩子會在家長的讚賞中更加主動地學習。


孩子的學習心態和習慣比成績重要百倍


家長對孩子成績的反應,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態度,很多家長很容易糾結在孩子丟失的那「幾分」上,拷問孩子為什麼沒有拿滿分。


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分數只是能力的一個側面反映。


相比於孩子沒有拿滿分,家長更應該關心孩子在學習上是否養成了上面提到的好習慣,孩子現在的學習是否輕鬆快樂等。


98分和100分並沒有什麼差別,重要的是我們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好的學習習慣。


所以當孩子成績下滑的時候,家長要記住一條「潛規則」,那就是「永遠不埋怨孩子」。


這樣做是因為我們認為,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是我們家長沒有做好,孩子有問題而解決不了,是我們家長該反思自己教育方法的時候了。


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只有把教育的責任歸咎於自己而不推脫給孩子的時候,才能真正解決孩子的問題。


同意的家長,點個「在看」或者給孩子和周圍的人看看哦。

聲明 本文由高中學習平台綜合整理自四川教育發布,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