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孩子成才嗎?父母和孩子一定要找到出國留學的正確初衷

妮可媽咪 發佈 2020-03-31T00:16:26+00:00

疫情之前,中國父母陷入了一個怪圈,那就是有錢沒錢把孩子送出國留學,好像國外的月亮真的特別得圓、特別得亮。

疫情之前,中國父母陷入了一個怪圈,那就是有錢沒錢把孩子送出國留學,好像國外的月亮真的特別得圓、特別得亮。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出國留學人數占全球總數14% 。據統計,從1978年以來年,中國總共有超過500萬人曾在海外留學或正在海外留學。

在全球疫情爆發,海外確診人數已經遠遠超過國內的確診總人數時,中國又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留學生拚命回來的劇情。

這兩個現象,都是中國父母的焦慮導致的!

一、拚命把孩子送出國留學,孩子也不一定成才

中國有句古話,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所有的家長都一樣,內心深處藏著一個願望,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出人頭地,自己的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所以就有越來越多的家長,特別是有錢的家庭會把孩子送出國留學。最早的時候送出國都是工作之後,後來就變成了國外讀研究生,再後來就變成了國外讀大學,現在呢,無論小學、初中高中,都是成群結隊地往國外送,每個父母都生怕自己的孩子送晚了。

可是,把孩子早早送到國外留學,孩子就一定能成才嗎?

其實把孩子送出國留學卻並不≠成才,他們其實沒有必然的關係。

1、留學的孩子,在國外未必能有好的出路

有個從英國留學回來的朋友說,除非家裡很有錢,足夠你在國外過上好的生活,要不靠你自己在國外奮鬥,你很難擠到中上層的生活。因為國外中層以上的工作,都不會考慮外國人,都是留給本國人民的。我大學一個同學,讀大三的時候,她全家移民到美國去了。後來同學聚會時說起她,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嘆了嘆氣,因為她去了美國後,靠著在餐館邊洗盤子邊讀書,硬生生比我們晚畢業了兩年,畢業後也沒能找到合適的工作,還是在餐館打工。就如我那個朋友說的一樣,出國要有錢才行,真的不是可以靠自己的。

我這個朋友回來也是這個原因才回來的,他本人挺優秀的,進了摩根史坦利的投行部,但是再怎麼努力,他都很難晉升到主管這個級別。所以他就選擇回來國內,到了一個大的投行公司做了中高層。

我們再來看一個最留學生回國的數據。根據教育部統計,1978年—2018年,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累計達到585.71萬人,其中完成學業的432.32萬人,學成歸國的365.14萬人,學成歸國率接近85%。

從這個數據,是不是可以側面驗證了我留學回來那個朋友說的話?

2、留學回來的孩子,也未必可以發展得更好

還有的留學生回到國內,也會因為眼高手低,沒能找到很好的發展平台。有新聞報導過的一個家庭,坐標北京,把北京的房子賣掉讓孩子出國留學,誰知道孩子回來也是個普通打工族,賺的錢很難買回原來賣掉的房子,最後老公指責老婆當初做的賣房子讓孩子留學的決定,堅決離婚了。你們想想這個孩子,壓力得有多大!

2019年我同事一個表妹,美國留學回來,回到中國大半年沒有找到工作,全家到處托關係在給她找工作,都直接說了不求薪水多少,只要是個大公司就行。

根據《2017年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的數據顯示,留學回國後的孩子,在就業上存在著相對的劣勢,由於長期身在國外,重新回來適應國內生活需要一定的過渡期,同時由於國內企業的發展迅速,留學的兩三年時間可能會造成海歸對國內就業形勢和企業需要的了解的空白,這在就業競爭力上就不如已有一定職場經驗的沒有選擇出國深造的寶寶。

此外,他們工作後,近七成海歸認為遠低於期望工資。大家也都知道,當你抱怨工資低的時候,你也未必能好好工作。還有一個數據也值得深思的,那就是根據調查顯示,52.9%的海歸創業者有創業失敗的經歷。分別有40.4%和29.4%海歸表示經驗匱乏和資金不足是主要原因,27.2%的海歸認為市場定位偏差,分別有16.2%、8.8%海歸認為是合伙人之間出現矛盾、技術不夠先進。

所以,留學 好的未來!留學回來的孩子,也會經歷找不到工作,也會經歷工資低,也會經歷創業失敗等。

二、父母和孩子都需要擺正心態,確定好留學的初衷

經過了解,發現父母讓孩子留學主要基於以下三種初衷:

1、繼承家業

這些孩子基本源自有家族企業的家庭,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已經習得父母的真傳,而且自身條件也優秀,出國是為了在全球知名大學進修學業,充實自己,開拓視野。他們學成後很少留在國外,基本回國鍛鍊幾年就繼承家業。

2、留學移民

父母早早把孩子送出國留學,主要是為了讓孩子拿到當地國籍,然後幫助全家人跟著移民過去。留學移民的費用是要看孩子讀書的學校而定的,一般會要求學生留學後工作一段時間後才能再辦理移民的。這種移民的費用是性價比最高的了。

有一位熱心網友也曬出了為何中國家長紛紛讓孩子留學英國的原因:英國的十年永居計劃。申請人只要在英國連續合法居住10年,並符合相關的條件,就能順利獲得綠卡。

3、出國鍍金

他們自身學業一般,在國內能考上的大學也好不到那裡,於是父母就花點錢讓他們出國鍍金,以為拿到一個國外的文憑,可以更順利找到一份好工作。其實,只要認真去研究下他們在國外就讀的學校,就知道那些學校都是排名在一百名後的。

如果你想回國之後,憑著一紙留學文憑就有用人單位搶著要你、輕輕鬆鬆年薪百萬、走上人生巔峰,這肯定是不現實的。

可能也還有別的家庭不缺錢,就是讓孩子出國見見世面,充實自我的;還有些家庭可能就是跟風,看著別的孩子去留學,自己不跟著去,好像就落後了似的。

無論讓孩子出國的初衷是什麼,只想說一句,任何財富和名利都不是一夜之間來的。如果父母不擺正自己的心態,出國留學的孩子態度也不端正,估計未來的路坎坷多了去呢。

出國留學,既然是「學」,那就一定不能背離「學」這個初衷!學就是要讓孩子學會成長,學會對自己負責,最後收穫一個全新的自己。而不是鍍金、移民等目的。

三、結語

所謂「Genius Means Struggle 」(天才在於勤奮)!

這就是中國教育的「勤奮、吃苦」的精神,這是非常值得國外教育學習的。有個美國人曾說過,這尤其值得崇尚「快樂學習」的美國人學習。

有研究表明,中國教育告訴孩子學習本來就是一件艱難的事情,這反而讓中國孩子學得更好,因為在經過努力後孩子們會記得更深刻。

而在美國,他們強調孩子的智商,而中國人往往更願意嘉獎那些努力學習後取得進步的孩子。但實際上「快樂學習」是偽命題,真正的學習是非常困難的,想要提高成績,必須大量記憶和反覆練習,這期間必然會伴隨痛苦和焦慮。

中國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蘊,還有很多值得全球其他國家學習的教育理念,譬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感恩精神,譬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樂於助人精神等。像這次疫情,中國就毫不猶豫,支援了幾十個國家,幫助他們的過敏。

現在,中國越來越強大,國際地位也越來越高,也有不少國外的人把孩子送回中國讀書,你們還有必要把孩子送出國留學嗎?

我是妮可媽咪,有一個2歲的兒子,多平台原創作者。成為媽媽後,堅持學習育兒知識,堅持分享0-3歲寶寶的護理技巧及教育知識,與您共同成長,一起成為更好的父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