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之死真相揭秘,文武雙全,只因年齡太小被劉邦忌憚

縱橫史論 發佈 2020-03-01T04:54:52+00:00

殘殺功臣這種行為或許和他們早年的生活環境有關,只能與別人共患難,而無法與他人共富貴,總想把所有的權力牢牢的抓在自己手裡,生怕被人奪權,因為從一介平民走到九五至尊實在是太不容易了,從貧寒環境中走出來的成功人士大多非常能忍耐,然而這種忍耐並不是逆來順受,而是將所有的委屈怨氣全部埋在自

歷史上兩位草根出身的皇帝劉邦和朱元璋在奪取政權後,晚年無一例外都做了一件比較狠的事情,大殺功臣,劉邦登基稱帝後,大肆剪除異姓王的勢力,朱元璋晚年為給兒孫鋪路,擔心手下大將造反,將最有能力的將領全部殺掉。那些曾經為帝王打天下的布衣兄弟,到死也沒有想到大哥的刀最終會架到自己脖子上,這對於帝王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天下太平,所謂的驕兵悍將變成了盛世之下的一大禍害,北宋趙匡胤為防止武將作亂,來了一招杯酒釋兵權,手段溫和,效果還相當不錯,出手闊氣,國家出錢養著曾經為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們,而劉邦和朱元璋卻恰恰相反,殺了也就一了百了了,還給國家省了很多錢,一刀就可以解決的事情,為啥非得出血呢?

殘殺功臣這種行為或許和他們早年的生活環境有關,只能與別人共患難,而無法與他人共富貴,總想把所有的權力牢牢的抓在自己手裡,生怕被人奪權,因為從一介平民走到九五至尊實在是太不容易了,從貧寒環境中走出來的成功人士大多非常能忍耐,然而這種忍耐並不是逆來順受,而是將所有的委屈怨氣全部埋在自己的肚子裡,因為他們知道自己不低頭就永無出頭之日,所以等到出頭那一天就會變本加厲瘋狂使用權力,肆意發泄自己的情緒,這本來就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

其實歷史上開國皇帝中最狠的兩位皇帝也是出身最低微的兩位皇帝,仔細比較一下我們發現劉邦和朱元璋在執政手段上還有很多不同,劉邦對待功臣的態度並非斬盡殺絕,比如張良、蕭何等一批開國元老就沒有被殺,殺掉的僅僅是勢力比較大的異姓王,比如韓信等人,自此劉邦也意識到了這些異姓王對王朝統治的威脅,所以劉邦從此確立了異姓不得為王的祖訓,而朱元璋則對功臣們痛下殺手,利用胡惟庸案、藍玉案等大肆殺戮,牽扯幾萬人,導致到了建文帝時期,燕王朱棣造反,朝中竟然無大將可用,最終釀成了靖難之變的慘劇。

相比於朱元璋,劉邦算是心慈手軟的了,對於自己很多老部下,劉邦並沒有趕盡殺絕,然而對韓信卻是一個例外,韓信在楚漢戰爭中功勳卓著,從一個馬前卒被劉邦重用成為統帥百萬大軍的軍界傳奇,韓信的成長和功成名就離不開劉邦所給的平台,韓信投靠劉邦後,發揮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平定了魏國,又背水一戰擊敗代、趙之後,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國。

漢四年,韓信被拜為相國,率兵擊齊,攻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於是,劉邦遣張良立韓信為齊王,次年十月,又命韓信會師垓下,圍殲楚軍,迫使項羽自刎。韓信的成功是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這讓劉邦帳下曾經很多瞧不起韓信的驕兵悍將口服心服,連劉邦都曾經承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而韓信死後的威名更是遠播千年,甚至被後人尊為「兵仙」、「戰神」。


韓信被殺的原因有很多,韓信此人居功自傲,當年有一件事情讓劉邦始終耿耿於懷,漢高祖二年三月,劉邦進至洛陽(今河南洛陽東),聲討項羽殺害楚懷王之罪,發動楚漢戰爭。四月,大敗於彭城(今江蘇徐州)。五月,親率主力扼守戰略要地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成皋(今滎陽西北),後來劉邦跟項羽對掐被圍在滎陽,此時的劉邦都已經快急瘋了,急調韓信前來救駕,然而此時的韓信剛剛打下齊國,洋洋得意,對於劉邦被圍困的消息不以為然,竟然還趁此機會派使者前去要挾劉邦要求劉邦封自己為齊王,劉邦無奈只好答應,韓信這才發兵將劉邦救了出來。

事後劉邦雖然沒有過多的追究,但是對韓信已經心存不滿,後來劉邦問了韓信一個問題:大將軍看我能帶多少兵啊?劉邦本來想韓信好好誇誇自己,沒想到韓信卻非常實誠說您帶兵不過十萬,超過十萬您就帶不了了,劉邦很不服氣問韓信:那麼你又能帶多少兵呢?韓信得意的說:自己帶兵,多多益善!劉邦看著韓信得意洋洋的樣子,氣的差點就要掀桌子了,當然韓信也看出了劉邦的不滿,馬上急中生智說陛下不善於統領士卒而善於領導將領,這就是我被陛下轄制的原因。況且陛下是上天賜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劉邦這才消了氣,但是心中聯想起之前自己被圍韓信不救的往事,還是相當憤怒,種種跡象表明韓信被殺是因為自己太過居功自傲,然而其實真實的原因並非如此!


劉邦為什麼要殺韓信?有的人講劉邦殺韓信就是為了殺忠臣,那麼劉邦手下大將、謀士眾多,蕭何為什麼不殺?張良為什麼不殺?單獨殺韓信,為什麼呢?其實是因為韓信的年齡出了問題,他的年齡出了什麼問題呢?韓信比劉邦少了整整36歲,大家去查史料,查他的出生日期發現與劉邦相差36歲,這就是為什麼蕭何多次向劉邦舉薦韓信的時候,劉邦卻對韓信不感冒,因為當時劉邦已經50多歲,韓信才20多歲的小伙子,一個小娃娃,怎麼能夠放心的把軍政大權交給一個娃娃來帶兵打仗?

為什麼劉邦一定要把韓信給殺了?因為劉邦知道,當我垂垂老矣的時候,韓信還年富力強,他手握重兵又有文韜武略,這樣的人,我的兒子怎麼能搞定他呢?所以,要給自己的兒子鋪平道路,劉邦就把韓信帶走了,為什麼不帶走蕭何為什麼不帶走張良?因為這些都是他的老弟兄,都是同齡人,和他年齡差不多,劉邦走他們也走,所以韓信之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韓信太年輕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