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876年3月2日,「京劇」之名在上海《申報》誕生

講故事的翁老頭 發佈 2020-03-02T08:39:13+00:00

京劇,被譽為中國的「國粹」。據有關資料記載,京劇前身是清初流行於江南地區,以唱吹腔、高撥子、二黃為主的徽班。徽班流動性強,與其他劇種接觸頻繁,在聲腔上互有交流滲透,因此在發展過程中也搬演了不少崑腔戲,還吸收了囉囉腔和其他一些雜曲。


京劇,被譽為中國的「國粹」。據有關資料記載,京劇前身是清初流行於江南地區,以唱吹腔、高撥子、二黃為主的徽班。徽班流動性強,與其他劇種接觸頻繁,在聲腔上互有交流滲透,因此在發展過程中也搬演了不少崑腔戲,還吸收了囉囉腔和其他一些雜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以高朗亭(名月官)為首的第一個徽班(三慶班)進入北京,參加乾隆帝八十壽辰慶祝演出。《揚州畫舫錄》載:「高朗亭入京師,以安慶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慶。」隨後還有不少徽班陸續進京。著名的為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班,後世並稱之為「四大徽班進京」。提起京劇,相信每個中國人都不會陌生,雖然可能有很多人聽不懂京劇,但相信大家都知道京劇是中國的國劇。可您知卻未必知道,「京劇」這個名稱,竟然是南方的上海人給起的。


1867年,京劇從北京傳入上海,在上海特殊文化環境中形成的海派京劇,以其獨有的風姿和魅力使整個京劇舞台更加多姿多彩,她也成了上海的一個重要的文化品牌。有一件很有趣的事,京劇雖然誕生在北京,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沒有一個固定的名稱,或稱二黃,或稱皮黃,或稱亂彈,它是在上海首次定名為京劇的。在京班傳入上海的九年之後,光緒二年二月初七日(1876年3月2日),當大江南北的人們還回味著在春節的喜慶氣氛之時,《申報》的第二版上刊出了一篇《圖繪伶倫》的文章。文章說:「京劇最重老生,各部必有能唱之老生一二人,始能成班,俗呼為台柱子。如上海金桂軒之春奎景四,丹桂茶園之孫春恆是也,余皆系陪襯。」這是我國最早使用「京劇」之名。《申報》是當時上海最有影響的報紙,從此,「京劇」之名稱,傳遍天下,一直至今。

「徽班」概念最早見於徽州潛口人汪必昌的《宜禁說》:「尤可惡者,昔年逐出徽境之班,到處不稱安慶、石牌,而曰徽班。」最早提出「四大徽班」概念的是張際亮。道光八年,其在《金台殘淚記》曰:「京師梨園樂伎蓋十數部矣,共推四喜、三慶、春台、和春所謂『四大徽班』者焉。」此後這個名詞逐漸使用開來。


「三慶班」進京之前的北京劇壇,已經有多種聲腔彼此爭勝,先是崑曲獨擅曲場,深受統治階層的歡迎。後來京腔(高腔)崛起,又出現過「六大名班,九門輪轉」的演出盛況。1790年起,三慶班等「四大徽班」進京,受到北京觀眾的熱捧,於是京劇開始了孕育期。「三慶班」是「四大徽班」中入京最早的,被尊為「徽班鼻祖」。「三慶班」進京嘗到甜頭後,其他徽班陸續進京獻藝,還有一些徽班則在京組建。據《夢華瑣簿》中記載:有「三慶」的軸子、「四喜」的曲子、「春台」的孩子、「和春」的把子」的說法,分別指「三慶班」的整本大戲、「四喜班」的雅調崑曲、「春台班」的少年演員和「和春班」的火爆武戲,可謂是琳琅滿目、各有千秋。「四大徽班」入駐京城的時間相隔很長,從最早的「三慶班」(乾隆五十五年)到最遲的「春台班」(嘉慶八年),前後相距有十三年之久,但人們還是習慣將它們並稱為「四大徽班」。

徽班進京後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於徽班自身的優長。徽班以唱二黃調為主,京城百姓罕聞,所以能新聲奪人,並且徽班諸腔並奏、吹腔兼長,包容性很強,能「聯絡五方之音,合為一致」,取長補短,為我所用,來得靈活,所以進京後徽班能很快適應北京觀眾的欣賞習慣,合秦、京二腔進行表演。

漢戲又名「楚調」、「漢調」, 主要聲腔為西皮和二簧是流行於湖北漢水一帶的地方戲曲劇種。漢戲在乾隆末年陸續近入北京。漢戲進京的時間一般劃在道光八年(1828)至十二年(1832年)。這時徽班聲勢浩大,漢戲單獨成班,難與抗衡。徽戲和漢戲在進入北京之前,相互之間已有多交流影響,且兩者之間也有血緣關係。所以漢戲演員進入北京後,大都搭入徽班合作演出。為京劇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徽戲雖有皮簧腔,但不很發達。漢戲進入徽班,對徽班的聲腔曲調起到了豐富和改造的作用,極大地提高了徽班的演唱水平。在漢戲的影響下,徽班的演出逐漸發生變化,由諸腔雜陳,變為以具有新特點的皮簧腔為主要音樂形式。在唱念上,《中原音韻》成為語言規範,並吸收一些北京字音,增進了與觀眾的交流,使徽班的演出具有了統一的語音標準。而在唱念的四聲調值上則沿用了部分湖北地方語言的聲調。徽漢逐漸合流,經過多年的交融,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左右一個新的劇種——京劇誕生了。

京劇形成於北京,但輻射全國,傳入上海時已是同治六年(1867),當時滬人初見,趨之若狂。同治六年(1867),英籍華人羅逸卿在上海石路(今廣東路福州路一帶)建造的仿京式戲園「滿庭芳」開張,派人約聘北京的京戲班來演唱。同年,巨商劉維忠又在寶善街兆貴里(今廣東路湖北路口)建造了丹桂茶園,邀請北京「三慶班」等戲班的名角組班南來。

京劇來到南方乃至上海之後,也受到南方文化、地域、觀眾的影響,入鄉隨俗,逐漸形成了與京朝派相異的南派京劇。南派京劇最早的代表作是光緒末期上演的《湘軍平逆傳》和《左公平西傳》,其表演以兇猛的真刀真槍著稱。一般認為,在1900年以前南派京劇已經形成。海派京劇大概形成於20世紀初,可以看作是從南派京劇發展而來的新潮。海派京劇除了地域特徵外,更重要的是有了文化性質方面新的飛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