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到了,親子旅行要注意這些原則!別讓親子游變成痛苦回憶

自駕趣旅行 發佈 2019-12-31T09:36:52+00:00

親子旅行≠ 帶著孩子去旅行有相當部分帶孩子旅行的朋友其實是這樣一種情況,自己想旅遊,因為沒有人幫忙照顧孩子,所以不得不帶上孩子,所以在設計旅行計劃的時候,是以自我為中心來規劃的,無論是行程安排還是旅遊的主題,都沒有過多的考慮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每到臨近寒暑假的時候,很多家長就會面臨一個非常殘酷的問題,到底該帶孩子去哪裡旅遊?什麼樣的旅遊主題才是值得孩子去的?

作為一個帶孩子開展親子旅行有將近10年經驗的老父親,我對這樣的問題深有體會,也基於我的經驗,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和建議。

親子旅行 ≠ 帶著孩子去旅行

有相當部分帶孩子旅行的朋友其實是這樣一種情況,自己想旅遊,因為沒有人幫忙照顧孩子,所以不得不帶上孩子,所以在設計旅行計劃的時候,是以自我為中心來規劃的,無論是行程安排還是旅遊的主題,都沒有過多的考慮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我就有一些朋友是這樣的情況,兩口子習慣了自己去旅遊,但是有了孩子之後,老人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幫忙照顧孩子,就只好帶著孩子去旅行,每次旅行回來,總是抱怨不斷,覺得孩子帶來各種麻煩,這樣的心態,是無法體會到親子旅行的樂趣的。

親子旅行,一定是要以孩子為中心來考慮的,要讓孩子體驗到旅行的樂趣,感受到跟父母之前的親情,這樣才能帶來更好的收穫。



初心很重要,旅行不是走馬觀花

很多人旅行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希望在有限的時間裡面遊覽儘量多的地方,很多景區景點都是走馬觀花的方式快速的略過,這樣的做法無益於旅行的體驗和收穫。

在我看來,旅行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你得讓自己喜歡旅途中的感覺,喜歡去探尋陌生地方的人和事物,喜歡去聽別人的歷史和故事,讓自己融入旅行目的地的社會和生活中,感受那種不同的生活節奏和人文的氣息,感受美好的瞬間,停下腳步,感受當下,發現美好,是旅行的意義。

選擇孩子喜歡的旅遊活動,不是你喜歡的

很多帶孩子旅行的朋友總是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在旅遊參觀的過程中表現的無精打采、毫無興致,時不時的喊累走不動,各種哼哼唧唧讓你怒火中燒,其實,根本原因是你所選擇的旅遊方案並不是孩子喜歡和感興趣的,你興致盎然做的事情,孩子卻覺得索然無味,這才是最糟心的。

既然是利用孩子的寒暑假期去開展親子旅行活動,那就必須選擇孩子喜歡的旅行主題,而不是你喜歡的,你需要了解孩子的興趣和喜好,給出多種方案跟孩子進行討論,徵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充分的參與到旅行方案的設計當中來,最大程度的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找到孩子喜歡的旅行方案,這樣才能確保在旅行過程中,孩子能夠保持很高的熱情和活力。


孩子總是喜歡有趣、輕鬆的活動

對於所有的孩子而言,不管是平時的玩耍、遊戲,還是旅行或團隊活動,孩子們總是喜歡那些有趣味性的、輕鬆的、互動性強的活動。

比如說,各種主題樂園有很多主題機動遊戲,有足夠的挑戰性和趣味性,這樣的樂園,孩子們總是會玩的不亦樂乎。再比如說去海邊的度假區,很多孩子在海邊浴場和沙灘上能夠不知疲倦的玩上一個下午的時間,我女兒每次去海邊,都喜歡在沙灘上堆城堡,一玩就是3、4個小時,根本就不會喊累喊餓喊瞌睡,最後只能我們好說歹說的給弄回去吃飯睡覺。

如果是冬季旅遊,南方的孩子可以考慮去東北或者新疆玩雪,南方的孩子很少見過雪,尤其是大雪,打雪仗、堆雪人、滑冰滑雪這些活動,足夠吸引孩子全部的興致了。



跟孩子學過的知識結合的旅遊主題更受歡迎

孩子天性是有很強的求知慾的,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閱讀興趣越來越廣泛,涉獵的知識面增多以後,孩子會自然而然的產生對所學過的知識進行求證的需求。這種情況下,家長完全可以根據孩子的知識結構和興趣領域來規劃旅遊主題。

以我們家最近幾次親子旅行為例。一次是17年暑假的北京游,女兒在課本、課外書等很多方面學習過長城、故宮和北京的很多知識故事,卻一直沒有機會去實地了解一下,當時在徵求了孩子的意願之後,果斷的制定了北京自由行的計劃,孩子在遊覽長城、故宮、北海公園、頤和園、圓明園等歷史景點的時候,對各種文字的介紹看的特別仔細,時不時會興致盎然的跟我們說看到的和書本上的有哪些一樣或者是有差異的地方。在去國家博物館、北京天文館和軍事博物館等場館參觀的時候,同樣給孩子很強烈的吸引力。

再一次則是18年暑假的上海、南京親子游,因為我比較注重對孩子的歷史教育,尤其是中國近代史方面的教育,所以孩子對於抗日戰爭、民族解放戰爭方面是比較感興趣的。同樣,這次旅行也是在孩子主動提出要求之後來規劃成行的。孩子在上海四行倉庫紀念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看的特別仔細,其他很多假期親子旅行的孩子都是走馬觀花的看過去,我女兒則會一個展台一個展台的詳細瀏覽各種圖片、展品和文字介紹,心無旁騖的研究和思考,這樣的旅行體驗,我相信是去很多風景名勝區所難以達到的。


根據孩子的年齡、體能、興趣特點進行選擇

親子旅行,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體能耐力的情況來選擇旅行的方案。

1歲以內的孩子,基本上不會走路,全程都會需要抱著或者背著,所以在選擇親子旅行方案的時候,一定要避免選擇令大人過於疲勞的旅程,因為孩子沒感受,反而是大人容易累到。再一個是要選擇合適的帶孩子的方案,手推車、背架都是不錯的選擇。我在元寶7個月大的時候帶他去雲南過年,在騰程抱著他爬大空山,抬著他的手推車爬熱海大滾鍋,還是挺累的。後來我買了一個小鷹的旅行兒童背架,在孩子1歲1個月的時候,帶著他去北京旅行,一路上背著他逛頤和園、圓明園,沒有坐纜車爬上了長城,比起手推車來說確實輕鬆了很多,每天都會走2萬步左右,也沒有覺得很疲憊。

2-5歲的孩子,總的來時還是以玩為主,對於自然景觀、科技類的博物館沒有特別明顯的興趣,這種階段,建議主要選擇以海邊度假區、海島游、主題樂園、滑雪度假區等為主的休閒旅遊方案,孩子們會覺得很好玩,也不會太黏著家長,自己就能玩的很好。

5-8歲的孩子,可以在前面說的度假區、主題樂園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帶有體能挑戰性的活動,比如去一些以名山為主的旅遊區,讓孩子在感受祖國山河壯美的同時,鍛鍊孩子的耐力。

再大一些的孩子,就應該徵求孩子的意見了,結合孩子的興趣特點、知識結構等方面的因素,來選擇合適的方案,具體可以參考上述我的一些做法。


我是元寶爸爸,親子旅行家,多平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旅行、自駕旅行、親子旅行經驗和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未經本人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