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常用農藥介紹:殺蟲劑--噻嗪酮Buprofezin

颱風天搞農業 發佈 2020-03-02T11:36:43+00:00

其他名稱:飛虱寧、撲虱靈、破虱、蚧逝、鴻發、稻碩、滅幼酮、亞樂得、優樂得、布芬凈、稍風靈蟲蛻皮畸形而緩慢死亡,或致畸形不能正常生長發育而死亡。

其他名稱:飛虱寧、撲虱靈、破虱、蚧逝、鴻發、稻碩、滅幼酮、亞樂得、優樂得、布芬凈、稍風靈(凈)。

主要劑型:5%、20%、25%、50%、65%、80%可濕性粉劑,5%、10%、20%、25%乳油,20%、40%、50%膠懸劑,20%、40%、70%水分散粒劑,8%展膜油劑。

毒性:低毒。


作用機理:抑制昆蟲幾丁質合成和干擾新陳代謝,致使幼(若)蟲蛻皮畸形而緩慢死亡,或致畸形不能正常生長發育而死亡。一般在3~7天才能見到效果。

產品特點

  • (1) 噻嗪酮是抑制昆蟲生長發育的選擇性殺蟲劑,對害蟲有很強的觸殺作用,也具胃毒作用。對作物有一定的滲透能力,能被作物葉片或葉鞘吸收,但不能被根系吸收傳導。對低齡若蟲毒殺能力強,對3齡以上若蟲毒殺能力顯著下降,對成蟲沒有直接殺傷力,但可縮短其壽命,減少產卵量,且所產的卵多為不育卵,即使孵化的幼蟲也很快死亡,從而可減少下一代的發生數量。
  • (2) 對害蟲具有很強的選擇性,只對半翅目的粉虱、飛虱、葉蟬及介殼蟲有高效,對小菜蛾、菜青蟲等鱗翅目害蟲無效。
  • (3) 藥效發揮慢,一般要在施藥後3~5天。若蟲蛻皮時才開始死亡,施藥後7~10天死亡數達到最高峰,因而藥效期長,一般直接控制蟲期為15天左右,加上保護了天敵又發揮了天敵控制害蟲的效果,所以總有效期可達1個月左右。
  • (4) 在常用濃度下對作物、天敵安全,是害蟲綜合防治中一種比較理想的農藥品種。
  • (5) 噻嗪酮常與殺蟲單、吡蟲啉、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噠蟎靈等殺蟲劑成分混配,生產復配殺蟲劑。

應用:主要用於防治白粉虱、小綠葉蟬、棉葉蟬、煙粉虱、長綠飛虱、白背飛虱、灰飛虱、側多食跗線蟎(茶黃蟎)、B型煙粉虱、溫室白粉虱等。

  • (1) 用10%噻嗪酮乳油防治白粉虱,用1000倍液噴霧。
  • (2) 用20%噻嗪酮可濕性粉劑(乳油)噴霧防治小綠葉蟬、棉葉蟬,用1000倍液噴霧。防治煙粉虱,用1500倍液噴霧。防治長綠飛虱、白背飛虱、灰飛虱等,用2000倍液噴霧。
  • (3) 用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乳油)噴霧防治側多食跗線蟎(茶黃蟎),用2000倍液噴霧。防治B型煙粉虱和溫室白粉虱,用1000~1500倍液噴霧。
  • (4) 混配噴霧防治白粉虱,用25%噻嗦酮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與2.5%聯苯菊酯乳油5000倍液混配噴施。


由於受到環境條件及作物品種間差異及敏感性的影響,各地具體使用時,還要在當地農技人員指導下進行,或先進行試驗確認後再大面積推廣應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為害及損失。

  • (1)噻嗦酮無內吸傳導作用,要求噴藥均勻周到。
  • (2)不可在白菜、蘿蔔上使用,否則將會出現褐色或白化等藥害。
  • (3) 不宜多次、連續、高劑量使用,一般1年用1~2次。
  • (4) 藥劑應保存在陰涼、乾燥和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
  • (5) 此藥只宜噴霧使用,不可用作毒土法。
  • (6)若使用中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作業,離開施藥現場,脫去工作服,用清水沖洗污染的皮膚和眼睛。如誤服,應立即催吐,並送醫院對症治療,沒有特殊解毒藥劑。
  • (7) 對家蠶和部分魚類有毒,桑園、蠶室及周圍禁用,避免藥液污染水源、河塘。施藥田水及清洗施藥器具廢液禁止排人河塘等水域。
  • (8) —般作物安全間隔期為7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2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