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抗戰中第一位犧牲的川軍上將,因手下團長臨陣脫逃而被圍

歷史大爆炸 發佈 2020-02-27T03:11:37+00:00

在抗戰時期,川軍雖然武器裝備差,但是打的非常有血性,三百萬將士最後只剩下了不到五分之一,更有三位上將壯烈殉國,其中第一位犧牲的上將名叫饒國華。

在抗戰時期,川軍雖然武器裝備差,但是打的非常有血性,三百萬將士最後只剩下了不到五分之一,更有三位上將壯烈殉國,其中第一位犧牲的上將名叫饒國華。



饒國華祖上世代都是農民,在他16歲的時候,四川爆發了「保路風潮」,正值青年的饒國華深受感染,於是就毅然決然地參加了辛亥革命,成了新軍的一份子。最開始的時候饒國華只是一個伙夫,但他憑藉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站到了中將師長的位置上,而且深得劉湘的賞識。


當時外界對川軍的評價很差,因為很多川軍將領都有吸毒納妾的壞習慣,但是饒國華卻是其中的一股清流,不僅這些壞習慣一個都沒有,而且還經常把自己的薪餉捐給慈善機構。


饒國華經歷過四川軍閥混戰的年代,當時他就對這種兄弟鬩牆的行為深惡痛絕。而在1933年,他又被派去和紅軍作戰,同年日軍相繼占領熱河、山海關,氣的饒國華咬牙切齒,只能將一腔報國熱血憋在自己的胸膛里,當時饒國華就發誓,等到抗戰開始後,一定要站在戰爭的最前線。


七七事變爆發後,饒國華作為第一批出川的部隊開赴前線。臨走之前,他就已經抱定了必死成仁的決心。


在饒國華抵達淞滬前線時,上海、蘇州、常州已經淪陷,日本人目標直指南京,四處都是潰散而逃的散軍,但饒國華的部隊軍心不散,逆流而行,一定要和日本人決一死戰。


川軍的條件很差,饒國華的部隊都是穿著單衣和草鞋,但他還是如約來到安徽廣德構築陣地。當時村裡的百姓早就為了躲避戰亂而逃離,饒國華根本就籌不到糧食,他就親自帶頭,每天只吃一頓飯。


在和日軍激戰數日之後,饒國華的部隊已經傷亡慘重,但是一直都沒有看到援兵到來,饒國華深知支援已成奢望,於是就對全體官兵說,要和陣地共存亡,將士們無不呼應,場面感天動地。


只可惜名將手下也有孬種,饒國華手下有一個叫劉汝齋的團長,在關鍵時刻臨陣脫逃,他的陣地一丟,直接導致了全軍潰敗。饒國華雖盡力挽救危局,對敵人造成了大量殺傷,但終究還是遭到了日軍的包圍。



在彈盡糧絕之際,饒國華不願成為日本人的俘虜,於是舉起手槍,殺身成仁。這一年饒國華43歲,此時距離他來到前線剛剛過去了六天。饒國華也成為了第一位殉國的川軍名將,他殉國後被追贈為陸軍二級上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