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劑、興奮劑、古柯鹼,「癮君子」希特勒藥物濫用史

咸陽禁毒先鋒 發佈 2020-01-21T10:28:18+00:00

據歷史資料顯示,希特勒非常重視每次的公開演講,在前三天就會做準備,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屋子裡,然後對著鏡子反覆了練習。

歡迎關注咸陽禁毒先鋒


凡是看過希特勒在二戰時期演講視頻的人,應該對他的印象非常深刻,精神極度亢奮,語言裡有一種天然的感染力(當然也可以理解為洗腦能力)。每當他演講完後,台下的德國民眾個個熱血沸騰。

據歷史資料顯示,希特勒非常重視每次的公開演講,在前三天就會做準備,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屋子裡,然後對著鏡子反覆了練習。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他的演講語氣和行為舉止,其實很有規律性。

剛開始的時候,語氣很和平,娓娓道來,然而慢慢進入高潮的時候,希特勒的情緒就慢慢亢奮、激昂起來,向著台下的人群手舞足蹈,最後整個人歇斯底里的吶喊起來。

希特勒的這些表現,不僅僅在演講上,有時候在一些高層會議也同樣如此,容易亢奮,激昂。他的這些表現,直到其私人醫生莫勒爾落網,才真相大白。

原來,我們熟知的這位法西斯元首是一名藥物「癮君子」,很早就愛上麻醉劑。希特勒愛發表演講,但每次結束後,人就會累得大汗淋漓、嗓子沙啞,所以在洗完澡後,他就讓私人醫生來一針嗎啡麻醉劑,才能入睡。

眾所周知,麻醉劑其實與毒品的區別,就在於醫用和濫用,希特勒這般用法,上癮是必然的事。實事求是,在當時的社會並沒有毒品一說,所以像希特勒這樣,對麻醉劑成癮的人還有很多。

除了麻醉劑,希特勒後期又迷上興奮劑,也就是現代冰毒(甲基苯丙胺)的前身,苯丙胺類興奮劑。這源於他的私人醫生莫勒爾推薦,一個半桶水的專家。

莫勒爾原本是皮膚醫生,1937年與希特勒結識,當時其身體還算健康,但也患有大腸炎、輕度腎病和一戰期間落下的腿部疾病。但莫勒爾光是通過交談,就博得了希特勒的「信賴和寵愛」。

但在給希特勒治療疾病時,卻沒有什麼作用,病情反而有些惡化,然而莫勒爾並不害怕,因為他幾乎每天都給希特勒注射興奮劑。在興奮劑的作用下,希特勒並不覺得身體不適,反而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根據希特勒的說法,莫勒爾是自己的救星,一天都不能少了他,不然就會沒會無精打采(正確的廢話)。為此,他送給莫勒爾一個教授頭銜,並以「在研究性荷爾蒙方面的特殊貢獻」為由,頒給莫勒爾一枚金色黨章。

此後,希特勒的演講變得越來越有「感染力」,這都得益於莫勒爾,每次在其準備上台前,先注射一針興奮劑。因此,不管之前有多累,多沒精神,只要一針下去,希特勒在台上永遠那麼亢奮十足。

1943年,德國處境開始惡化,入侵蘇聯受阻,希特勒越來越焦躁,總是拖著腿走路,要不就是疲倦地坐在沙發椅里,為了保證其有精神主持每天兩次的軍事會議,莫勒爾只得不停加大興奮劑量。

但局勢對於希特勒越來越不利,這種焦躁症也越來越重,光靠興奮劑也很難讓其熬過每一天,於是莫勒爾又開始給希特勒服用一種有鎮靜作用的鴉片藥物,讓其能放鬆一下。

我們現在知道,興奮劑使用多了(參考冰毒),對大腦傷害很大,希特勒也不例外,由於注射興奮劑太多,變得越來越神經兮兮,經常為了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把身邊人罵個狗血淋頭。

1944年,蘇聯開始反擊侵略者,德軍被逼得全線後退,希特勒越來越不安,每次軍事會議都會讓他火冒三丈,大聲吼叫。發過脾氣,就完全虛脫了,然後馬上叫莫勒爾來一針。

1945,蘇軍包圍了柏林,此時的希特勒,看上去又老又弱,他的頭髮花白了,腰弓得厲害,還跛著腿。他跟莫勒爾說眼睛痛,於是這位半桶水醫生診斷是結膜炎,治療方式就是往眼睛裡滴古柯鹼眼藥水止痛。

局勢一天天惡劣下去,希特勒越來越依賴成癮藥物,而他身邊的人都在設法離開柏林,莫勒爾也不例外。在某天夜晚,他留下了一大堆注射用的興奮劑,然後化裝逃離了柏林。

但沒過多久,莫勒爾就被盟軍逮捕,審訊中,他交代了希特勒藥物濫用的事實。由於沒有多大罪行,莫勒爾於1947年獲釋,但此時的他已經百病纏身,最終,於1948年死於心臟病。

2015年英國「第四頻道」電視台播放了一部關於希特勒的紀錄片,內容就是以美國軍方在二戰期間搜集編制的一份47頁檔案為依據,詳細敘述了希特勒對麻醉劑、興奮劑、巴比妥類藥物、古柯鹼等藥物的濫用。

紀錄片里講述希特勒吸食的"毒品"多達74種,這其實有點誇張,畢竟有些藥物是用來治病,且成癮性低,但不能否認,希特勒確實是一名多藥濫用的「癮君子」。


------本文轉自毒言毒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