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一生善於用人,卻在關鍵時刻任人唯親,讓蜀漢前途盡毀

千古名將英雄夢 發佈 2020-03-13T14:21:55+00:00

這才是真正的諸葛亮主筆:閒樂生在三國的歷史上,劉備善於用人是出了名的,所以一出道就能帶著兩位當世神將萬人敵,閒樂生少時看《三國演義》寫到一馬弓手竟能溫酒斬華容的時候,簡直爽呆了。

這才是真正的諸葛亮(32)

主筆:閒樂生

在三國的歷史上,劉備善於用人是出了名的,所以一出道就能帶著兩位當世神將萬人敵,閒樂生少時看《三國演義》寫到一馬弓手竟能溫酒斬華容的時候,簡直爽呆了。後來諸葛亮龐統這些被周瑜曹操孫權追捧的牛人也都由於劉備而人盡其才,更盡顯其用人魅力。而那些因種種原因未能追隨劉備的人才,都在其他陣營大放光芒的同時,也苦嘆有緣無分,心中仍給劉備留了一個位置(如潘叡、袁渙、黃權、徐庶、郝普)。陳壽在《三國志》中對劉備各種評價之中也最佩服的就是他的用人(注1)。

注1:見《三國志 先主傳》:「先主復領益州牧,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麋竺、簡雍為賓友。及董和、黃權、李嚴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吳壹、費觀等又璋之婚親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有志之士,無不競勸。」以及最後贊言:「先主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但是劉備在漢中之戰勝利後的關鍵時刻,卻用錯了兩個人,讓大好局勢一時盡毀,蜀漢政權從此掉入迷濛深淵,這兩個人,就是孟達和劉封。

孟達,字子度,與法正同為劉璋舊部,且是同鄉扶風人。當初劉璋為了請劉備入蜀,特意讓法正和孟達各帶兩千人來到荊州,幫助劉備守荊州,好讓劉備放心入蜀。結果劉備在二人之中更喜歡法正,於是決定以法正、龐統為謀主,揮軍入蜀。而孟達則並領這四千蜀兵留守江陵,蜀平後又向西移屯秭歸,接替原張飛防務,成為宜都太守。

史書中沒有記載孟達此時的心情。但我想他對此應是相當不滿的。孟達這個人,跟法正有點像,並不是一個甘於寂寞的人,並且也相當自負相當有才華,時人對他的評價是「有將帥之才,有卿相之器,有容止才觀,有樂毅之量,姿度純茂,器量優絕,進見閒雅,才辯過人。」(注2)這說明什麼?說明孟達名聲在外,而且在容貌氣質口才方面都很有吸引力,使大家對他的第一印象都很好,這樣的人對自己,應該是有很高期許的。

可是呢?孟達與法正起點差不多,法正卻成了劉備謀主,官拜揚武將軍領蜀郡太守,並在劉備稱王后被提拔做了尚書令兼護軍將軍。尚書令執掌樞要,在未設丞相之時,乃權力最重之職(注3),而護軍將軍也是「總統諸將,主武官選」的軍隊要職(注4)。總之,憑藉漢中之戰的功勞,法正已躍至蜀漢第一重臣的位置,是軍權政權一把抓;而諸葛亮在這次封賞中不見其名,仍為軍師將軍,並署大司馬府事,實際已居於法正之下。而孟達呢,混了這麼多年卻還是個宜都太守,手底下還是只有四千人,你叫他心中作何感想?

注2:見《三國志明帝紀》、《三國志 劉曄傳》及《傅子》等

注3:據《後漢書 仲長統傳》:「雖置三公,事歸台閣。」尚書令雖只是皇宮內秘書機構的長官,但隨著漢光武帝將丞相之職一分為三並削奪其權,尚書令便侵吞了宰相的一大塊權力,地位大增。

注4:據《胡三省注資治通鑑》:「秦置護軍都尉,漢因之。高祖以陳平為護軍中尉。武帝復以為護軍都尉,屬大司馬。三國虎爭,始有中護軍之官。《東觀記》曰:漢大將軍出征,置中護軍一人。魏晉以後,資輕者為中護軍,資重者為護軍將軍。」可見這個職務主要負責武官的選拔和軍隊的監督,另外還可能執掌著禁軍大權。後來司馬懿能夠發動高平陵政變成功,很大原因就靠他兒子司馬師「中護軍」的職位。

劉備入蜀後第八年,建安二十四年六月,孟達的機會終於來了。當時,劉備剛拿下漢中,準備回成都享受幾年,那麼接下來的戰事就準備由關羽接手,於是劉備讓費詩赴荊州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代劉備「恭行天罰」,全面打響襄樊之戰,同時命孟達從秭歸北上,翻越神農架三四百里林區,一舉攻克荊州土豪蒯祺所鎮守的房陵郡(注5),然後又繼續北上攻打上庸郡(即古庸國,位於今湖北竹山)與西城郡(今陝西省安康市),這些郡名為郡,其實只是地方大,人口原只有一兩個縣的規模(注6),但這些縣都處於溝通長江與漢江的交通線上,與荊州的地緣關係更緊密,所以當年曹操打敗張魯占據漢中後,便把這些縣從漢中劃出來單獨為郡,並納入荊州版圖,由此亦可推知,曹操對丟失漢中盆地是早有心理準備的,而他這一創新行政規劃,正是這一未來局勢的應對措施。曹操想要讓這漢水上游的東三郡自成一國,成為荊北的戰略屏障,並以策宛洛之戰略安全。

注5:房陵郡,今湖北房縣,據《秦紀》:「始皇使王翦滅趙,徙趙王遷於房陵,後呂不韋之家亦徙焉。」是一個常年流放政治犯的山區偏遠之地。另據《讀史方輿紀要》:「建安二十四年,先主遣宜都太守孟達從秭歸北攻房陵,殺房陵太守蒯祺。郡蓋劉表所置也。」荊北大多是平原,只有多山的房陵像一個箭頭般由東楔入,劉表大概因此安排了蒯祺去做房陵太守,此人正是諸葛亮的姐夫,同時也是荊州豪族蒯氏集團的成員,劉表敗亡後,蒯祺可能便倚仗山險,做了一個在諸侯縫隙間求存的土霸王。


注6:見《三國志 武帝紀》:「(曹操)分漢中之安陽、西城(縣)為西城郡,置太守;分錫、上庸(縣)為上庸郡,置都尉。」

曹操這一舉動,當然逃不過劉備的眼睛。他讓孟達北東三郡,就是要在這裡開闢襄樊之戰的第二戰場,給曹操來個遍地開花樣樣紅。既然如此,孟達的四千兵力似有不夠,劉備便決定再派一人協同作戰,把事情搞大。

而就在這個時候,劉備犯了一個巨大的人事錯誤,因為他派去協同作戰的這位人選,不是說不好,但根本不適合這次任務。

劉備選的這個人,就是蜀漢最大的悲劇人物之一,劉封。

劉封悲劇就悲劇在,他是劉備在荊州時收的養子,並且由於劉備年老無子,他一直是作為劉備的繼承人來培養的,然而到了公元207年,劉封悲催了,因為劉備在這年以47歲高齡突然生了一個兒子劉禪,這樣劉封的地位就相當尷尬了,他必須要學會擺正自己的位置,好好做人,不要留人話柄,不要給人可趁之機。陳壽在《三國志》中給這種狀況取了一個很傳神的名字,叫「嫌疑之地」,蜀漢之中處於相似位置的人還有一個人,那就是馬超。

但是劉備似乎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在他看來,劉封「有武藝,氣力過人」,就是個單純的年輕武將,派他去打仗就好了,有啥好多慮的。於是就在這一年,劉備一稱王便立刻將劉禪立為王太子,並打發劉封率軍從漢中順漢水東下,與孟達在上庸會師,並統率孟達軍隊攻打上庸。上庸太守申耽一看堅持無益,便爽快的投降了劉封,並大方的讓妻子宗族全去成都為質,以示忠誠。劉備很高興,不知怎地就昏了頭,立刻公布了一系列錯誤的人事安排。

首先,上庸土豪申耽仍然保留他的官爵(上庸太守和員鄉侯),並加拜征北將軍(這可是個重號將軍,僅比前後左右將軍低半級,相當於一方諸侯,可以說是東三郡戰區最高軍銜)

其次,任命申耽的弟弟申儀為建信將軍領西城太守。

第三,提拔副軍中郎將劉封為副軍將軍,主管整個東三郡戰區。這個安排就太無腦了,劉封只是一個「廢太子」,而且年紀輕輕不到三十,戰功與名望也沒有很突出,卻要管理軍銜與五虎將齊平的申耽(征北將軍)和自視甚高的孟達,劉封太難了。

第四,以房陵土豪鄧輔為房陵太守。

完了,這就是所有的人事任命,孟達發現居然沒有自己啥事兒。更糟糕的是,他率軍北上後,原先宜都太守的位置也沒了,給了一個不知名的叫樊友的人。

這下孟達就很尷尬了,總以為自己是個王者,沒想到現在竟成了個青銅。頂頭上司也從原先的華夏神將關羽,變成了個二十多歲的毛頭小伙「廢太子」劉封,名義上是合作,分明就是監視,看來劉備還是信不過自己啊,再對比一下自己的老搭檔法正,孟達感覺自己太慘太委屈了。自己怎麼也是密謀迎請劉備進入益州的核心成員之一,多少算個開國功臣,沒想到竟受到如此冷遇!劉備對法正視為心腹,是言聽計從,信賴有加,就連對劉巴、李邈、王連、張裔這樣的昔日仇敵都能予以信用,為啥偏偏單單對我如此殘酷如此無情如此無理取鬧,我不服啊我不服!

於是,「姿度純茂,器量優絕「的孟達,也變成了一個殘酷無情無理取鬧之人。關羽水淹七軍以後,雖然再加把勁就能拿下樊城,但由於要安排兵力在江陵防範東吳,前方兵力不足,於是呼叫孟達劉封前來助戰(注7)。當時,樊城城牆被大水浸泡,多有崩壞,城中也只有數千人,而且人心惶惶,多有兵將出城投降者(注8),就連統帥曹仁都想棄城而走了,好在滿寵極力勸說曹仁再堅持一下,曹仁才殺白馬與將士立盟同心固守。

曹操此時正在從長安返回洛陽的路上,他聽說于禁全軍覆沒的消息後趕緊派徐晃前去支援,但大雨過後道路泥濘,徐晃援兵多是新兵,且陸續抵達速度很慢(注9),而樊城「外內斷絕,糧食慾盡」,已在崩潰邊緣。如果這個時候孟達與劉封能夠率兵從上庸沿漢水而下,只需十幾天就可以趕到樊城之下,到時兩面夾擊,就算曹仁滿寵的心理素質再好,也架不住手下們崩潰了。如此關羽便可在曹魏援軍大部隊到來之前拿下荊北,自然也就不必從江陵抽調守軍前去圍攻樊城,而孫權看到無機可趁也就不會偷襲江陵,甚至可能會出兵淮南也趁亂占點便宜,那麼整個戰場就活了,到時候中原震動,人心倒向,也許消滅曹操的時機也將成熟。

注7:見《三國志 劉封傳》:「自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封、達,令發兵自助。」

注8:見《晉書·宣帝紀》:「帝又言荊州刺史胡修粗暴,南鄉太守傅方驕奢,並不可居邊。魏武不之察。及蜀將羽圍曹仁於樊,于禁等七軍皆沒,修、方果降羽,而仁圍甚急焉。」

注9:見《三國志 徐晃傳》:「晃所將多新卒,以羽難與爭鋒,遂前至陽陵陂屯。太祖復還,遣將軍徐商、呂建等詣晃,令曰:『須兵馬集至,乃俱前。』」

但是很可惜,由於孟達的心態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他不可能願意再出兵為別人做嫁衣了。就算贏了,功勞也都是關羽劉封這些「皇親國戚」的,沒他孟達啥事兒!於是,孟達便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之由,拒絕出兵。其實這個理由相當牽強,劉封孟達占據東三郡的目的,就是為了策應關羽拿下荊北,如果沒有荊北,占著這貧瘠的東三郡山區一點兒意義都沒有。

事實上,東三郡就是諸葛亮所說「跨有荊益」的狹長走廊,周圍遍布群山,險塞四固,只有兩個管口通往外界,一個管口通往漢中,一個管口通往荊北,只要占住漢中和荊北兩個管口,東三郡如在囊中,根本不用死死捂著。有些書上說劉封孟達所在東三郡歸益州管,不受關羽調遣,但依照我前面分析,東三郡的行政歸屬早已劃到了荊州,而且劉封孟達與關羽幾乎同時在東三郡與荊北發動攻勢,這顯然絕非偶然的巧合,而是劉備實行跨有荊益整體戰略的統一安排,他應該在事前就已部署了二人必須配合關羽(劉封被任命為副軍將軍,這副軍二字,就是預備隊的意思),只是由於劉備錯誤的人事安排,讓孟達心理失衡,破罐子破摔,這才導致了後來的荊州危機。

劉備最大的錯誤在於:孟達聽安排,自然不需要派劉封去,孟達不聽安排,劉封也沒辦法讓他聽安排(用人不專,這是用人的大忌)。事實上,劉封不僅指揮不動孟達,而且把事情鬧得更僵了,鬧到最厲害的時候,劉封甚至搶了孟達的軍樂儀仗隊(鼓吹,古代將軍身份的象徵),把孟達現在唯一能顯擺的東西也給奪走了,這簡直就是將孟達按在地上摩擦(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孟達怒極生恨,心中便已埋下了降魏的種子。

更糟糕的是,劉封孟達二位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曾經風光過,而現在都有點被排擠的感覺。他們甚至覺得,如果不是命運,劉禪和法正的位置應該是他們的,而現在呢,他們被排擠到這窮山惡水之中(注10),還被要求以偏師的身份去給主力打配合,這讓他們心裡無法平衡,無法發泄,甚至內訌,所以哪裡有心思去管荊北的戰事。而關羽見劉封孟達遲遲未至,著急上火,便乾脆把江陵後方的軍隊大部抽調到荊北前線,想趕在曹魏援軍大部隊到達之前拿下樊城,而這,終於給了呂蒙機會。

注10:據《輿地紀勝》宋時此地猶落後偏僻「男子燒畲田,女人績麻為布,以給衣食」。比之南鄭與蜀中的富饒不可道里計。

結果,讓所有人震驚的事情發生了,仿佛在一夜之間,戰事急轉直下。八月份,關羽還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嘚瑟的不行,十月份,江陵就被呂蒙偷襲得手了,接著曹操各路援軍也陸續抵達,關羽稍一猶豫,北上東三郡的路線已被堵死,關羽只得南下,敗走麥城,最後只剩十餘騎,欲翻山越嶺逃回蜀漢,卻遭到東吳軍隊圍追堵截,十二月,關羽遭擒,誓死不降,終被孫權斬殺。蜀漢就此失去了唯一的一位水軍名將,為日後的夷陵陸戰慘敗埋下伏筆。

消息傳到上庸,劉封孟達這才知道自己闖了大禍,沒想到關羽竟然這麼快就完蛋了,現在該怎麼辦?孟達沒啥好想的,蜀漢這裡肯定是待不住了,之前劉備派劉封過來管東三郡,明顯就是信不過自己,如今又出了關羽的事情,況且他和劉封也根本合不來,如今之計,只能反出去投降曹魏了。

但孟達知道,自己先從劉璋投降劉備,現在又從劉備投降曹魏,名聲傳出去不大好聽,所以臨走之前給劉備上了一表,這表寫的文采飛揚,盡顯孟達的浮艷本色,在表中,他大誇劉備「將建伊、呂之業,追桓、文之功」(言下之意劉備終究只是霸主之姿,做不了帝王),又將自己比擬成古代名臣范蠡、伍子胥、蒙恬、樂毅(言下之意劉備是勾踐、楚平王、秦二世、燕惠王),因為小人所害(臨走還坑了劉封一把),不得已下,只得投了魏。總之,像自己這樣的國家棟樑之才竟不被重用,劉備真是有眼無珠。表中最後還引用了樂毅的名言「交絕無惡聲,去臣無怨辭」,言下之意咱買賣不成仁義在,何況孟達的妻子還留在成都,他也希望劉備看在往日的面子上不要為難(注11)。

劉備看了信後果然沒有誅殺孟達妻子(見《三國志 費詩傳》),而把氣全撒在了劉封身上。因為孟達叛變後,被曹魏任命為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並聯合徐晃與夏侯尚的魏軍共同殺入了東三郡,劉封抵擋不過,狼狽逃回成都,劉備這下氣壞了,你這臭小子把事情搞成這樣,還有臉回來見我!

注11:據《水經注 沔水注》記載,孟達打敗劉封后曾登上庸白馬塞,「為《上堵吟》,音韻哀切,有惻人心,今水尚歌之」。可見孟達對蜀漢仍有情義,只是迫於無奈,故心中哀切。


其實孟達在攻打劉封時,曾寫過一封勸降信,要拉劉封一起下水,這封信也寫的極有文采,信中說我是忠臣你是孝子,但忠臣孝子碰到小人讒言都沒啥好下場,一旦「勢利所加」,分分鐘「改親為讎」,「況非親親乎」!比如申生、衛伋、禦寇、楚建這樣親生嫡子都會被讒害,何況你跟劉備根本沒有血緣關係,終究只是「道路之人耳」!而且劉備這個人表面寬厚,其實多疑,你要是戰敗回去,必然沒有好下場,不如跟著我一起投效曹魏,曹魏會讓你回來繼承你親生父親羅侯的爵位,並且會給你更大的封地,總共三百戶,如何?

面對孟達的花言巧語,劉封終究沒有答應,因為他跟孟達早已勢成水火,投降曹魏也是被欺負的命,不如回去向劉備負荊請罪,乾爹也是爹,劉備這人心軟,一般不殺人,只要保住性命,日後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果然,劉備雖然對劉封痛恨之極,卻沒有殺劉封的想法,大概劉備自己也意識到他這次人事安排是有問題的,劉封之罪,情有可原,罪不至死。

然而,劉封千算萬算,他算漏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諸葛亮。諸葛亮這個人,平常看似溫厚醇良,但每到關鍵時刻,他就會展現出他的殺伐決斷。如今劉備竟因護前,準備放過劉封,諸葛亮覺得自己應該站出來做這個大壞人了。

諸葛亮對劉備說:「劉封之罪且不提,然此人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不如除之。」諸葛亮的意思說你劉備要饒過乾兒子當然沒問題,但日後劉禪即位,該如何處置劉封這瘋子呢?誰知道到時劉封這乾哥會鬧出啥事兒來?

劉備一聽,頓時明白了。益州這個地方比較特殊,由於劉焉劉璋統治時期的歷史遺留問題,導致益州官場擁有很不好的派系鬥爭政治傳統,劉備的荊州集權進入後,使得這片水更加渾濁。諸葛亮留守成都期間,雖然花了很多精力改善這種情況,但成效緩慢。劉封作為曾經擁有過繼承權的政治鬥爭失敗者,很容易被別有居心的益州豪強們勾搭上,對蜀漢政權造成無法挽回的政治裂痕。當年劉焉死後,本來該二子劉瑁即位,但益州豪強們卻突然擁立幼子劉璋上位,導致東州派與益州派連年爭戰,劉瑁也莫名其妙發狂疾而死,這都是前車之鑑啊!

更重要的是,劉封侵凌大臣,喪軍辱國,若不處死,何以正國法,何以明軍紀,何以立軍威!這叫做大義滅親,這叫殺猴給雞看!

於是劉備終於下了決定。襄樊慘敗也就罷了,東三郡的丟失才是最無法容忍的。劉備遲早要取回荊州,而取荊州最好的路線不是從江州沿長江而下,而是從上庸沿漢水而下,這是五百年前就已經被秦國名將白起證明了的戰略理論(即公元前279年的鄢郢之戰),而如今東三郡就這麼丟了,日後蜀漢要取荊州是難上加難。總之,這一連串的失敗,必須有人站出來負責,關羽負責嗎?關羽已經死了;糜芳孟達負責嗎?這兩位已經叛逃了。劉備負責嗎?劉備不能表示負責,否則他統治的權威將受到損傷。所以沒辦法,劉封必須以死謝罪,你可以委屈,也可以不服,但是對不起,你被淘汰了!

就這樣,劉備給劉封下達了賜死通知書,劉封一聲長嘆「恨不用孟子度之言!」早知如此,還不如跟著孟達投降曹魏呢,也不用死的如此窩囊。

劉封死後,劉備哭了,劉備很少哭的,但這次哭的很傷心。乾兒子也是兒子啊,虎毒不食子,這一次,劉備終於體會到了一個王者的無奈。但這又怪誰呢?怪只怪他任人唯親,將劉封、糜芳這樣有性格缺陷的的皇親國戚放在他們無法勝任的崗位上,這不僅會對蜀漢事業造成災難性的後果,也會讓擁有真才實學卻苦無門路的真正人才心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