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700億!上海310.5億新地王將變身香港中環

房天下上海站 發佈 2020-03-02T17:43:39+00:00

2020年2月20日,香港置地以310.5億元總價拿下徐匯濱江28個地塊,成為上海新總價地王,這一總價同時也是僅次於新鴻基香港西九龍高鐵上蓋地王的全國地王總價第二高。

2020年2月20日,香港置地(怡和洋行)以310.5億元總價拿下徐匯濱江28個地塊,成為上海新總價地王,這一總價同時也是僅次於新鴻基香港西九龍高鐵上蓋地王(422.32億港幣)的全國地王總價第二高。


地塊總範圍:西至東安路,北至龍華中路,東至瑞寧路,南至瑞寧路、龍騰大道

  • 特點:徐匯濱江最好位置,最後大規模整體開發地塊,坐北朝南一字排開背靠內環線面向黃浦江



香港置地(怡和洋行)是誰?


1843年,上海開埠,英資洋行——怡和洋行(Jardine)在今北京路外灘(中山東一路27號)租地蓋樓,拿到英租界1號土地證


1861年,上海灘最大的洋行——怡和洋行將舊樓拆除,翻建新樓,目前的外灘27號怡和洋行舊址——羅斯福為落成於1922年的第5次重建產物。



怡和洋行目前仍然是香港中環最大的地主,70年代東南亞第一高樓——康樂大廈(Jardine House)、太子大廈(Prince's Building)、置地廣場(Landmark)、交易廣場(Exchange Square)等中環核心物業都屬於怡和。



此外,香港7-Eleven、香港必勝客、萬寧、美心、文華東方、惠康超級市場、香港貨櫃碼頭、香港空運貨站、怡中機場服務等均為怡和系產業。



然而,昔日的上海灘第一大洋行、今天仍然是香港中環第一大地主的怡和,目前在上海卻只有位於浦東洋涇的旭輝置地廣場一個合作項目,南京路步行街上的上海置地廣場則是一個山寨貨。


所以這一次,在退出前灘21號地塊、與儀電萬科合作開發漕河涇地塊之後,香港置地(怡和洋行)終於在上海拿到了一塊能夠使得上勁兒的地塊。



徐匯濱江變身香港中環



香港置地(怡和洋行)徐匯濱江地王總占地面積超過32萬㎡,經營性建築面積近115萬㎡、廣場近2萬㎡、綠地超過9萬㎡、地下車庫65萬㎡、黃浦江開面800米,是上海前所未有的最大單一開發項目。



根據流出的開發方案,香港置地(怡和洋行)將把怡和大廈(Jardin House)、置地廣場(Landmark)、文華東方酒店(Mandarin Oriental)、金融中心(Exchange Square)全部帶到徐匯濱江。



66萬㎡寫字樓相當於3個國金中心(辦公部分)或4個太古匯(辦公部分),21萬㎡商場-置地廣場當於2個國金中心商場或太古匯商場,5.5萬㎡文華東方酒店、4萬㎡會展中心,以及大量廣場、綠地、露台,未來香港置地(怡和洋行)在徐匯濱江自持的商辦物業將超過70萬㎡,超過香港中環大本營(45萬㎡)!



280米高的怡和大廈(Jardin House)則將成為香港置地(怡和洋行)持有的最高建築物,與上海恒隆廣場(288米高)、K11(278米高)相當。



此外,香港置地(怡和洋行)還將自持15.6萬㎡租賃住宅,預計將打造近1200套文華東方江景服務公寓。2.8萬㎡可售商品住宅則聊勝於無。



事實上,本次出讓地塊即始建於1907年的日暉港貨棧,後更名為上海南火車站、日暉港站、上海南站、上海鐵路南浦站。



徐匯濱江從上海縣龍華鄉黃浦江邊的鐵路貨站、黃沙石子碼頭、煤炭碼頭、機場、油罐、水泥廠,到上海炙手可熱的黃金地段、城市新中心,天翻地覆,只用了短短十年時間,令人感慨萬千。



總體而言,徐匯濱江(龍華機場)與香港啟德機場的地理位置較為相似,而香港啟德地鐵上蓋50年商辦用地的樓板價2017年便已高達13.85萬港幣/㎡(南豐246億港幣地王),是香港置地(怡和洋行)徐匯濱江地王樓板價的4倍。



而如果與香港中環比較,2017年恒基中環美利道50年辦公地塊的樓板價高達約54萬港幣/㎡是香港置地(怡和洋行)徐匯濱江地王樓板價的16倍。



對港資而言,上海的地價真的可以說簡直便宜得像不要錢一樣。



港資還將進一步加碼投資上海


目前新鴻基、李兆基正在開發徐家匯中心和徐匯濱江280米地標大樓,合計總投資約500億,計入本次香港置地(怡和洋行)徐匯濱江地王港資目前在徐匯進行中的投資已高達1200億,計入已經完成的投資如港匯廣場、環貿廣場、世紀商貿廣場、鴻藝豪苑、衡山路41號、嘉華中心、東方曼哈頓、永新城、匯賢居、名仕苑、匯寧花園等等等等則更加不計其數。



據悉,九龍倉今年將很有可能拿下金陵東路整體開發,總地價將有可能再次超過300億。同時豫園、露香園一帶河南路兩側的地塊也在積極引入香港開發商,以免重蹈董家渡的覆轍。



太古則將繼續與華潤爭奪張園的開發權,這片紅頂老建築的地價將有可能超過200億



上海重新超過香港,就是未來十年的事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