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具觀賞價值的粉頭鴨,在野外多年難覓蹤跡,或許已成傳說物種

六維自然 發佈 2020-04-13T21:26:39+00:00

在鴨類,有是家禽中的鴨子,這一種鴨類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但實際上具存在著多種多樣的鴨類,在這些鴨科的成員中,它們種類有些作為食用,有些卻極具觀賞價值,例如這種鴨類的頭部是呈現粉紅色——粉頭鴨。

  在鴨類,有是家禽中的鴨子,這一種鴨類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但實際上具存在著多種多樣的鴨類,在這些鴨科的成員中,它們種類有些作為食用,有些卻極具觀賞價值,例如這種鴨類的頭部是呈現粉紅色——粉頭鴨

  粉頭鴨種群已列入極度瀕危物種,由於在野外多年難覓它們的蹤跡,或許已滅絕。最後一次在野外的確切觀察到它們種群記錄是在1949年,在近幾十年偶有消息說有人見過,但不是確切的記錄,或許已成傳說物種。

  粉頭鴨和其它鴨類具有明顯區別:這種鴨子頭部是粉紅色的,特別是雄鴨呈朱古力色,頸及頭部呈深粉紅色;雌鴨和幼鴨色更深一些,粉頭鴨體長一般為60厘米左右,分布在印度、緬甸和孟加拉等沼澤和濕地中,加上沒有它們遷徙記錄,推測它們很有可能是一種留鳥。

  粉頭鴨體長一般為60厘米左右,是屬於大型潛水鴨,潛水鴨是善於潛入深水水底取食的鴨類,所以它們潛水本領非常強,主要以水中動植物為食!同時它們也是群體生活的,一般每個群體有10隻左右,最多可以達到40隻。

  粉頭鴨的蹤跡難覓,在2004年在緬甸克欽邦,2006年在印多吉河等,都有漁民目擊到粉頭鴨記錄,但這些都是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為了發現粉頭鴨,幫助它們從滅絕名單中除名,科學探險小組成立多支小組多次深入粉頭鴨的棲息地尋找其蹤跡,包括孟加拉、印度、緬甸等,但多次尋找未果,都沒有發現粉頭鴨種群的蹤跡。

  粉頭鴨僅存種群可能性已極其微小,面對著森林砍伐,棲息地的減少,人類的捕捉等原因,這種美麗的粉頭鴨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極具觀賞價值的鴨類很有可能已經消失。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