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億年前太陽系曾有三個地球,另兩顆去哪了

熱劇時時看 發佈 2020-03-03T01:55:08+00:00

我們先來分析金星金星的半徑有6052公里,比地球稍小一點;它在距離太陽0.7個天文單位的軌道上繞著太陽公轉,公轉一周的時間是225個地球日,也就是說它比地球轉得要快一些;但金星的自轉卻很奇怪,它的自轉方向是反的,如果你在金星上看日出,太陽會從西邊出來,並且金星自轉一周需要243個

太陽系始終只有一個地球持這樣看法的人,或許指十億年前太陽系失去了另兩顆情況與地球相似的行星。一般認為,在太陽系的「宜居帶」上存在有兩顆行星:地球和火星;而比地球更靠近太陽的金星大小與地球相仿,並且它也存在厚厚的大氣層,理應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於是有人覺得,在許多許多年前,火星和金星都曾孕育過生命,就像孕育了億萬生命的地球一樣。

我們先來分析金星金星的半徑有6052公里,比地球稍小一點;它在距離太陽0.7個天文單位的軌道上繞著太陽公轉,公轉一周的時間是225個地球日,也就是說它比地球轉得要快一些;但金星的自轉卻很奇怪,它的自轉方向是反的,如果你在金星上看日出,太陽會從西邊出來,並且金星自轉一周需要243個地球日,是典型的一天比一年還長。

從太空看金星,我們只能看到一片白色雲團包裹著的星球,這是因為金星的大氣中包含了96%的二氧化碳、3.5%的氮氣,其它基本都是硫酸形成的雲。由於濃密雲層的覆蓋,我們不僅從太空完全無法窺視金星表面,站在金星的陸地上也是很難看見太陽的。

不過,人類很難有機會登陸金星。金星地表的大氣壓是地球的92倍,這相當於地球海面以下近1公里深處的壓力。這還不是最可怕的,金星表面平均溫度也高達462度,這甚至比水星表面的溫度還要高。由於失控的溫室效應,在金星的表面你幾乎找不到涼快的地方,無論是南極北極、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到處都是400度以上的高溫,這樣高溫的環境連鉛都能熔化,別說水了。

金星上曾經有過水。研究表明,數十億年前金星的大氣層比現在更像地球,而且金星表面可能曾有大量的液態水。金星水的消失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是金星遭受大量小行星和隕石的撞擊,二是全面的火山噴髮帶來更多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氣溫升高蒸發水氣進一步加劇溫室效應。水從地表蒸發到大氣中,被強烈的太陽輻射分解成氫和氧,然後被太陽風吹散,金星從此失去了水。太陽輻射之所以能長驅直入到達金星表面,是因為金星的磁場極其微弱。金星有一顆與地球差不多大小的鐵質核心,這顆內核有可能還保持液體狀態,但由於金星自轉的速度太慢,它的內核無法像地球一樣產生強大的磁場,也就沒辦法用強大的磁場保護金星的地表和它大氣中的水分子。

失去了水的金星,就失去了生命存在的基礎。火星也是因失去磁場而失去生命機會。火星比地球和金星小,它的平均半徑是3389千米,大約是地球的一半;它在距離太陽的大約1.5個天文單位繞太陽運行,一個火星年大約相當於地球的687天。火星上的一天跟地球差不多,大約是24小時40分鐘。

與地球一樣,火星也有一個鐵鎳質的內核,這個內核的半徑約為1800千米。由於體積小,加上火星地幔的熱對流和更劇烈的火山運動,火星內核的熱量被迅速散發,大量鐵元素被噴出地表形成紅色的氧化鐵粉塵,強烈的內部對流使火星的核心在30億年前就漸漸冷卻下來。冷卻的內核使火星的磁場變得極弱,加上火星的引力只有地球的38%,強烈的太陽風和宇宙輻射剝離火星大氣,使得火星地表的大氣壓力降到不足地球大氣壓的0.6%,火星表面大氣密度差不多隻相當於地球35公里高空。如此低的氣壓升華了火星表面的水,太陽風將氣態的水分子分解成氫和氧,再吹散了它們。

今天的火星,只有兩極還覆蓋著厚厚的冰層,據估計在火星寒冷的地表之下也可能保存著大量的水冰,所以美國和歐洲的多個探測器一直沒有放棄在火星上尋找生命遺蹟的可能。不過我們幾乎可以確定的是,即使科學家們能找到什麼,那也是30多億年以前的生命遺蹟了。地球是唯一的,也是最幸運的。我們不僅很幸運地處於距離太陽1.5億公里的近圓軌道上,幸運地擁有合適的大氣層,還幸運地擁有一核炙熱的鐵鎳核心和它周圍流動的鋼鐵海洋。這個不停旋轉流淌的鋼鐵核心使得地球擁有一個強大的磁場,磁場保護了地球和地球上的萬物不受太陽輻射的摧殘。正是這些幸運的元素加在一起,生命才得以在地球上生存繁衍了幾十億年。珍惜地球吧!它是我們的家園。太陽系唯一的家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