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換種生活方式「三」

余晟以為 發佈 2020-03-03T05:03:29+00:00

沒錯,拿到大學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是去加拿大最快、最方便的方式,算上全家人兩年的生活費用,成本大概在60萬人民幣左右。

之前(如果,你想換種生活方式「二」)說了,已經拿到了加拿大大學的Offer,但我們還是選擇了到德國,為什麼呢?




沒錯,拿到大學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是去加拿大最快、最方便的方式,算上全家人兩年的生活費用,成本大概在60萬人民幣左右。只要不是單純混日子,畢業應該不是問題。畢業之後再找工作留下來,應當也不是難事。與費用相比,更主要的問題是需要搭上兩年時間。

如今隨著美國政策的劇變,加拿大留學已經變得炙手可熱,雖然沒有「一票難求」那麼誇張,但像以前那樣拿到心儀的專業甚至還有獎學金的可能性已經基本破滅。人的年紀越大,對時間的感覺就越確切,這時候如果花兩年時間去讀一個不那麼感興趣的專業,目的也不完全是念書,其實需要仔細掂量。

恰恰在這個時候,我們比較發現,按照自己的條件可以申請到「歐盟藍卡」,對拖家帶口的人,這應當更合適。

歐盟藍卡是歐盟為了吸引人才推出的類似綠卡的移民身份,雖然名曰「歐盟藍卡」,其實主要是德國在頒發,所以許多人也稱其為「德國藍卡」。藍卡獲得者可以享受到德國公民的全部福利,唯一的問題是有時間限制,但這個問題並不大,下面會詳細說。

先來看看歐盟藍卡的福利:

  • 藍卡獲得者隨時進入德國和歐盟國家(申根範圍)
  • 藍卡獲得者的配偶直接獲得打工簽證(基本等於無限制),小於16歲子女直接獲得團聚簽證,且均享受德國公民福利
  • 子女享受德國免費教育
  • 全家人享受德國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國內許多人都批判歐洲「高福利」,說這是不歸路,但是批判「高福利」的都是一些成功者,內心裡認定自己會一直成功,不希望「自己的勞動成果被別人占用」,如果自己能享受福利,那當然是願意的。如果你已經成家,拖家帶口又想出國,「高福利」國家顯然更加友好。

德國的教育質量毋庸置疑,而且絕大部分都是公立體系,這就決定了選擇免費的公立教育也不會有「低人一等」的擔心。而且這裡的「免費」是從幼兒園開始的,更不用說德國政府就按每月每個孩子200歐元左右的標準發放兒童金,從小朋友進入德國的第一天開始。

再者,雖然部分已開發國家比如英國的醫療系統惡名遠揚,但德國的醫療水平評價一直不錯。雖然本身也有各種問題,但相比其它國家,我們確實比較少聽到關於德國就醫的各種抱怨。加入醫療保險之後,大部分情況下看病只需要出示醫療保險卡(實際上是歐盟範圍內通用的)即可,不需要自己花錢。如果要住院,也只需要自己負擔每日10歐元而已。

上面提到的時間限制,大概是這樣:第一次頒發藍卡簽證時,會根據你的僱傭合同有效期來設定時間期限,通常是你的僱傭合同有效期另加三個月。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合同有效期為三年,則藍卡簽證有效期是36+3=39個月。如果合同到期之後,你能在3個月之內找到下家,就可以繼續頒發。如果僱傭合同超過4年,則簽證有效期是4年。

但是,如果你在獲得藍卡之後21個月,德語達到B1水平,則可以直接申請轉為德國綠卡(正式永久居民權);如果德語學得不那麼快,但是在獲得藍卡之後33個月,德語達到A1水平,也可以申請轉德國綠卡。對大多數人來說,如果你稍微用點心,在第一次獲得藍卡簽證的有效期里把德語提升到A1或B1水平,應該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德語B1是什麼水平呢?詞彙量在5000左右,能完成日常的基本交流,能在德國旅遊,這就可以了。網上有不少關於學德語的經驗貼,有人拚命學習,幾個月就拿到了B1。這雖然不是普遍情況,但也值得參考。至於德語A1就更簡單,能看懂一般的標識,能在對方「緩慢而清楚」說話的情況下進行簡單交流,就夠了。用我朋友的話說,「會說『是』和『不是』,能數數,就算合格」。

  • A1能夠理解並使用大家熟知的日常用語和非常簡單的句子。能夠自我介紹,介紹他人,向他人詢問個人情況並能回答這類問題。如果談話夥伴說得緩慢,清楚而且願意幫忙,能夠進行簡單交流。
  • B1在使用清晰的標準語言以及涉及工作,學校,業餘時間等方面的平常事物時,能夠理解話中要點。能夠應對旅遊時在語言方面碰到的大多數情景。能夠簡單但連貫地表述平常話題和興趣領域。

在對比權衡加拿大和德國的選項之後,我們認為,去加拿大要首先讀書兩年,但主要目的是拿一個學位,如果自學兩年,真不見得收穫會少很多。但這兩年基本沒有收入(如果有投資除外),純花銷,對普通家庭來說,經濟和心理壓力都會比較大。

而且加拿大雖然是「高福利」國家,但那是相對美國而言,與歐洲的「高福利」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如果去德國,只要有工作,收入絕對可以應付日常開銷,免除了教育、醫療等的後顧之憂,如果呆上兩年,估計適應當地生活也不會有問題。更不用說,如果德語學得快,兩年就可以拿到永久居留了。

沒錯,德語可能會是個問題,但只要用心去學,就一定不會是大問題,況且工作主要還是用英語。在網際網路還不發達、資料奇缺的年代,已故安全專家王江民老師38歲才開始學編程,後來成開發出暢銷全國的KV系列軟體,長期獨霸殺毒軟體市場的第一把交椅。與王老師對比,我們這些後輩應該更有學習的動力才是。

更何況,我有些朋友去了加拿大之後,先把英語學好了,又開始學法語。其實他們沒有任何外部壓力,純粹是自己的安排,因為加拿大有法語區,世界上還有許多地方以前是法國的殖民地,學好法語,就等於又多打開一扇窗戶,可以看到更不一樣的世界。我得說,這真是了不起的見識,也是值得追求的生活態度。而且,想到學好德語之後我也算「掌握三門語言」的人,還是有些小期盼的。

當然,加拿大有一點可能會被許多人看重,就是華人比較多,已經形成了華人社區,生活和文化方面會很方便(當然,華人多的地方房價也很貴)。相比之下,歐洲的華人密度並沒有那麼高,種族分布也更加多樣,會有更深的文化洗禮。

所以,如果在歐洲你一門心思想要「屹立」,估計很難甚至很沮喪,不過如果承認大家平等,坦然接受和諧共處,遇到問題有勇氣和頭腦維護自己的權益(而不是關起門來發微信抱怨委屈),估計不會有特別多困擾。好在我們之前曾經去德國旅遊過,對德國生活有一定了解,覺得可以接受。另一方面,歐洲的文化和歷史積澱遠超北美,如果對這方面感興趣,當然會過得非常滿足,這也是我們看重和樂於體驗的。

再來看看德國藍卡的要求:

  • 持有德國認可的德國或國外高校畢業證
  • 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
  • 已經持有僱傭合同,年薪超過53600歐元
  • 如果是緊缺職位(工程師等),年薪超過41800歐元即可

德國認可的高校列表可以在Anabin網站上查到,國內大部分211以上高校基本在列,只要查詢有記錄,顯示等級為H+以上,就算合格。2年工作經驗相信對大部分人都不是問題。至於年薪,德國是低收入高福利國家,普通人的收入大概在3萬到4萬歐元之間,所以年薪超過53600歐元真的是「人才」的待遇。但是,程式設計師和其它行業的工程師在德國確實是緊缺職位,所以程式設計師拿到5000歐元左右的薪水並不難,許多都能拿到7000到1萬歐元,絕對屬於高收入,完全符合要求。

上面提到德國是低收入高福利國家,這裡的「低收入」指的是某些行業與國內的對比。普通德國人的收入大概在兩三千歐元(根據地區經濟水平不同而有差異),工作多年的經理可能達到五六千歐元。如果是非常好的技術人員,拿到八千一萬也不稀奇。不過如今,國內一線城市的白領的絕對收入可能遠超在德國的收入,所以算一算的話,心裡會有很大的落差。

不過事情不能這麼簡單對比。低收入,意味著物價低,超市里大量的生活用品都不超過2歐元,不到一歐元的商品比比皆是。不誇張地說,如果你去超市花上五六十歐元,絕對可以提滿滿兩大袋東西出來。實際上,我們去一趟超市一般只花幾歐元到十幾歐元,而且不必每天去。

其他方面的物價有高有低,比如車我感覺就比國內要貴,Mazda 6阿特茲的高配新車要4萬多歐元(人民幣超過30萬)了,國內才二十萬出頭吧。小朋友衣服價格又很低,我們給小朋友買了不少衣服,長短袖T恤才2到3歐元一件,在國內就是有這個價格估計也不敢買吧。

同時,高福利意味著完善的保險制度基本免除了普通的後顧之憂,所以完全不必省吃儉用,要求自己每個月一定要存多少錢,沒有「一定要存多少錢」的焦慮。

不過在我看來,藍卡要求中最重要的點還沒有列出來,那就是藍卡完全沒有語言的要求!不但沒有德語要求,甚至沒有英語要求。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你實在搞不定雅思成績,只要能做基本的技術交流,也有可能拿到藍卡。而且,一旦你申請藍卡成功,則配偶不需要提供任何德語證明;如果你申請的是其它工作簽證,即便成功,家屬申請團聚簽證也必須提供德語證明。

有些人看到藍卡的要求和福利,可能覺得非常適合自己。但是四處一打聽又涼了半截:許多中介並不推薦辦藍卡,或者做藍卡項目。這是為什麼呢?

答案很簡單:不賺錢,因為藍卡簽證根本不需要中介。

你只要按照德國駐華大使館或領事館的要求,把材料準備齊全(德文簡歷可以淘寶翻譯),遞上去就可以。我的材料遞上去三天就完成了審批,給了有效期半年的D類(工作類)簽證,到德國落地之後再去外國人管理局換成藍卡即可。從網上的反饋來看,在國內,只要準備齊全,資料真實,大多數奔著藍卡去的D類簽證都可以在三到五天內完成審批。

所以,如果你希望申請藍卡,一般不需要中介。如果有中介特別熱心向你推薦藍卡項目,就更要擔心。有一些無良中介會為你安排偽造僱傭合同,到德國之後自己給自己發工資。這條路看起來沒問題,其實隱患很大。一旦你成功落地德國,中介費就要全額支付。之後德國政府會不定期檢查你的收入情況、公司經營情況。如果僱傭合同是真實的當然沒問題,一旦出現作假,則會被遣送出境,終身不得入境。此時你再找中介,他們已經不管你了。搜一搜就會發現,有這種遭遇的人其實不少。

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你符合條件又有想法,那麼藍卡值得一試。如果你決定試一試,請不要找中介。不找中介當然會有些問題要自己處理,但是如果連這些問題都自己處理不了,那麼還怎麼面對未來還有更多的問題呢?

好了,如果你堅持看到這裡,接下來要做什麼,我相信你心裡大概有答案了。後面,我會根據個人的經驗,提供一些關於申請藍卡的指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