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末期,秦國橫掃六國,與歐洲對比,明白了秦國統一的原因

歷史深度揭秘 發佈 2020-03-03T07:18:09+00:00

晉之所以是「晉」也是因為六卿,沒有六卿,晉不會擁有這個實力,同樣的這個時候的晉的權力已經有相當部分把持在卿大夫手中了。曲沃代翼之後宗族死傷嚴重任用六卿制度,國力大增 到後期控制不住 最終分裂。所以,這個晉,一定是會被分的,這是有晉國的權力結構決定的。任用了六卿制度 後期無法控制。

秦的統一比後世的統一難度高太多了,因為當時的人沒有統一的觀念,都彼此認為其它地方為外國,語言文字度量衡都不一樣。秦之後朝代統一就容易多了,因為有了天下的觀念,文字度量衡形成了整體。晉之所以是「晉」也是因為六卿,沒有六卿,晉不會擁有這個實力,同樣的這個時候的晉的權力已經有相當部分把持在卿大夫手中了。曲沃代翼之後宗族死傷嚴重 任用六卿制度,國力大增 到後期控制不住 最終分裂。所以,這個晉,一定是會被分的,這是有晉國的權力結構決定的。任用了六卿制度 後期無法控制。但若是沒有任用六卿制度的晉,也就不是這個晉了。

季風性氣候和黃河長江的泛濫是促使中國統一的根源。因為單一國家無法完成上下游的整體治理,譬如下游發生洪澇災害,下游的國家就需要上游國家的援助,上游國家發生旱災也需要下游國家的援助,這導致上下游國家誰也離不開誰,最後導致聯盟(商周)和統一(秦漢)在歐洲表現為宗教信仰不同,但其實在春秋戰國時代,各國也本就認同自己是諸夏文明,國與國之間交流使用「雅言」。因為最初都是周王室分封的,直到秦滅六國,周王室也是名義上存在的。當時列國只認為犬戎,匈奴,鮮卑,烏桓,西羌,南越,西南蠻夷是華夏文明之外。焚書坑儒和罷黜百家統一的只是學術思想。倒是秦始皇統一文字作用更大一些,不然文字差異越來越大。

華夏的認同我認為應該是在周代開始的,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這句話出自左傳。也就是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夏的關係並沒有那麼疏遠,迦太基屬於腓尼基商人文化,希臘人是希臘文化,羅馬人是拉丁文化,而戰國時期諸國對於華夏是認同的,也就是全部屬於華夏文化,你可以類比為繼業者王國,而不是羅馬希臘迦太基這些不同文明的。那時候也都是華夏一脈,名義上在周天子治下的各個諸侯,各種辯士往來各國,不會有人說怎麼為外國效力是賣國什麼的。只不過代周之後沒繼續搞分封所以顯得和周朝差別大了。

個人觀點:

一,是沒有足夠的力量各個打散(就是把各個國家原來的核心小團體徹底打散,包括自己國家形成的一些小團體),或是時間不夠,或是這種小團體觀念在他們當權者自己心裡也是重要的,算是局限性吧。

二,在當時情況下,應該統一標準,不僅是外在的什麼貨幣,尺子,最主要是人心,人心是什麼,文化。這點沒有弄好,你說百家爭鳴好不好,好,但是也要看時間節點。隨便說,隨便弄就不好了。蠱惑人心,最終分崩離析。

三,當時的體制,造成了一些能人不能上位,只有通過這樣那樣的暴力手段來爭取。

動員力和打整體戰能力堪比一戰時候了,不過很可惜的是,中國整體也是下降的,比如崇禎朝,被別人打下首都了,也不過只能拼湊6萬人,九邊精銳全國調兵,也不過13萬。人數就是能力。明朝的動員力,連戰國零頭都沒有。戰爭技術肯定是進不了,但我話放這,就滿清的實力,不考慮戰爭技術的進步,韓國這樣的最弱的戰國選手它都贏不了。韓國也是能動員四五十萬大軍,而且戰損率達到極高也不投降。要一座城一座城死戰到底。這就是總體戰。

秦國還是占了地利,這種大混戰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實力一波帶走所有對手就要陷入持久戰,被圍攻的局面。占據高處,守好關口悶聲發大財,一旦天下有變就能多處出兵,選擇戰場。趙魏韓一開始牛的不行,但是四面八方都是對手,突圍不出去賊難受,後面就被耗死了。秦武王最大的貢獻就是沒兒子,讓秦昭襄王嬴稷做了一個超長待機的王。秦國強大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我認為就是商鞅新法,這是那個時代最深層次的變革,而且商鞅變法對後世兩千年的封建思想都有著或大或小的影響。山東六國都沒有最深層次的變法,氏族的勢力在戰國時期太強大了。

商鞅變法帶來了政治和經濟和民生的穩定,再加上秦人好戰,在秦惠文王手上,任用張儀,司馬錯,樗里疾,甘茂等人,為秦昭襄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秦昭襄王手上,秦昭襄王善用人才,加上自己超長待機,熬死了許多的君主,蘇秦為燕國而搞死了齊國,趙國在經過胡服騎射之後就成了唯一能跟秦抗衡的了,長平之戰,40萬沒了,天下一統其實就是時間問題了。然後千古一帝自然而然的就會出來了,這也是合乎歷史的必然性與偶然性的。

主要是文化認同,山東各國經過幾百年經營,百姓依附性很強,不然上黨之民不會投降趙國。這導致了秦國需要花費大力氣去經營被征服地區。其次是生產力和生產水平低下產糧有限,而交通運輸很差,這些決定了無法長期維持軍隊千里遠征。最後就是豪傑並出,趙楚齊魏剛剛步入鼎盛,國力雄厚,能扛得住長期損耗。

原先以為自秦孝公商鞅變法後,秦國國力直線上升。然後一直好奇為什麼傳說的合縱沒有把秦國打垮,原來秦直到後期才變成了那個一家獨大的槍頭鳥,可能是秦韜光養晦的技術太好以至於到了最後統一戰的幾十年才被山東六國看穿,或者說是因為之前的各個霸主強國太過搶眼,吸引了太多火力。各家在相互攻伐中彼此消耗著,同時秦也以最為徹底的改革變法,給自己強加各種逆天屬性,以一隅之地,奮六世之餘烈成功翻盤,最終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這樣想來也頗有點屌絲逆襲的味道,畢竟和其他諸國的顯赫祖宗相比秦的祖宗只是個放馬的弼馬溫,徹徹底底的贏了。

現在不是說中國古代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封建時代麼?還有沒有一種可能性就是當時戰國時代的各國已經形成了軍國一體的形式。後世的各個朝代由於長時間的處於和平階段,整個帝國的平戰模式轉換遲鈍,難以把全國的力量進行整合?

秦昭襄王四十多歲才主政,沒幾年就出了大敗筆長平之戰,之後強行攻趙,殺白起,范睢屬下連丟兩地。結果一舉被五國趕回函谷關之內,之前惠文王,武王在關外獲得的土地全部丟掉了。要不是孝公制度奠基,惠文王取巴蜀物質奠基,搞不好就要激起政變。

我的觀點是,周是典型的分封制國家,周天子分封諸侯,諸侯國的領土人口並不歸天子管轄。這和西歐所謂的典型封建國家極其類似。春秋戰國是分封制瓦解,中央集權的帝國制度形成的國度階段。秦漢以來,再無封建制國家,而統一的中央集權大帝國。中央以下不再是諸侯國,而是郡縣。

秦法相當於現在的戰時管控制度,統一之後沒有大的變動,民眾始終處在緊繃的狀態,大規模征戰停止之後也堵塞了階層上下流動的通道,同時對被征服地區舊勢力的安撫也沒有到位,直接郡縣制表面看起來鞏固了中央權利,但對於當時習慣了分封體系的山東六國來說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主要還是後者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什麼農民起義什麼苛刻暴政,秦簡的出土秦法哪一個談的上這些東西,焚書坑儒都改成焚書坑術了,漢的丹書鐵券到後面的漢武帝哪個不是一步一步削弱地方勢力強化皇權,最後地方土皇帝沒了,掌握土地人口的世家大族又站起來了,東漢末年的州牧制拉開了世家大族鬥爭的序幕,九品中正制直接導致了世家大族統一治理國家直到唐統一,安史之亂又是一次雙方利益的衝突。

長平戰後因為合縱攻秦,秦國損失30萬軍隊?史料里根本沒這樣的記載,這是大秦帝國小說里寫的,長平之戰後,白起被賜死,秦昭襄王提拔了一個新的將領,史料里稱呼他將軍樛,在短短几年內,就取得魏韓軍隊13萬首籍,還有王齕,蒙驁等將領都有勝利記錄,邯鄲之戰還有後來的列國合縱攻秦史料里沒有記錄秦國的損失 史記戰國策都沒有記錄,秦昭襄王執政末期,天下來賓,魏國委國聽令, 韓國入朝稱臣,昭襄王去世後,韓王甚至以臣子禮儀,身穿孝服 ,親自來秦國服喪,這些都是史料里有明確記載的,秦國要是真的被打得大敗,損兵30萬,列國犯得著對秦國這麼低聲下氣的嗎?

種田,打仗,再種田,這節奏才是最棒的,很穩。不過不知道消化這麼多年,為何秦末反彈這麼厲害。還是說亡秦必楚,像《楚國八百年》揭露的,漢朝不過是楚人集團對秦人的顛覆和復仇,而劉邦中打項羽最起勁的就是舊秦軍。春秋戰國確實如同歐洲一鍋粥亂戰,但是中國有一點前提,就是各國只是周朝的諸侯國,雖然周朝只剩洛陽周邊三五城,但是九鼎還在,沒有人質疑他還是名義的統治者,所以其實大家還是華夏子孫,同出一源,歷經夏商周三朝,上千年的傳承,大家早已認同了華夏本一家的概念,要不然各國也不會一直想吞併其他國家,替代周朝,登基為皇,所以這不是像歐洲一樣強行把沙子捏成一團,只是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規律。

主要還是當時各個國家的變法不如秦國那樣徹底,導致部族力量依舊強大,就例如楚國項家為例,輕而易舉就可以拉起3、5000精兵強將,就算楚國沒了,但是這些大家族還在,放下武器就是民,拿起武器就是兵,一旦秦朝郡縣的力量不夠強勢,馬上就是群雄割據。

說實話秦國統一六國讓我覺得是一種命運的安排。

一,是秦人的風氣一直都是樸實無華,朝廷清明,王族只有立功才有自己的位置,在六國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這種風氣是秦統一的基礎,六代沒有昏君,最差也是守成的庸才,比如嬴政的老爸和爺爺兩人,最後就是嬴政雖然要統一六國,但是從來都認為是。

二,華夏這個想法六國也不具備,秦朝統一六國,但是讓蒙恬駐兵九原,就是為了統一華夏的時候不放匈奴南下,這種氣魄連趙國都沒有,就該秦國統一。從周朝開始,這些個國家都是諸侯國,侍奉同一個天子,並且周朝初期這些個諸侯國的「XX公」都是天子分封的(只有天子稱王,諸侯國的國君稱公,後期各諸侯國都有自立的想法,也都紛紛稱王,天子的統治有名無實),都是皇親國戚,至少也是有功之臣,是一家人,封神演義就是周武王推倒商朝,建立周朝的這一段歷史。廣義上講,中華大地從來就沒有分裂過。

秦王掃六合其實是法家的功勞居多,秦地的地理優勢也占據很小一部分原因:關外之地,馬匹與地形帶來的攻守優勢,加上軍事動員的力度,符合孫子兵法的「不可勝」狀態。秦國占據主導地位的法家學說,有一點和諸子百家不同:以律法代替文化,強調執行與務實,掃除異己,統一意識形態。奠定了秦國的綜合政治力量:科研,軍事,外交,經濟。

屠殺不能解決管理水平低下的問題,能統一也不是靠長平之戰和運氣。軍事上,地形,馬匹,器械,加上律法,組織管理水平,秦國在長平之戰前就已經具備了統一的優勢。在秦國,槍與弩都刻上了製造者的戶籍信息,情報組織非常發達,使得腐敗降到最低限度,也導致他國間諜和其他破壞行動帶來的影響極小。政治與經濟上,法家的動員,秦國所有資源向統治階級傾斜,秦王才有能力去招兵買馬,犒賞三軍,招賢納士。至於文化,秦不僅是不重視,而且帶有敵意,因為它影響統一計劃。一個王朝的統治,好比海洋之神管理大海,稍有疏忽都會帶來無可挽回的海嘯與漩渦,而秦的統治藝術,精髓在於法不容情。法字怎麼寫的?把水去掉就是法,因為水難以掌控。秦嘗試著排除任何威脅統治的可能,雖然短暫,但在中國古代史中綻放著最耀眼的光芒。

秦國的成功,也是法家學說的成功,它比儒家務實,比兵家更看重長遠,比道家務實,也比縱橫家獨立自主。一直到今天,依法治國仍是我們祖國的立國之本,當然,也是任何文明強大的根本。但是各諸侯國是有獨立主權的,怎麼發展自己完全做主,隨著時間推移,諸侯國之間的強弱漸漸拉開了距離,也就有了春秋戰國的故事。諸侯國和聯邦制的邦國是不一樣的,各個諸侯國初期實際上可以說是同源的,而各個邦國之間可以沒有任何聯繫,向某個強大王國稱臣就可以了。那時的秦國是戰國七雄里挺晚被分封的諸侯國,秦國的前身最開始是給周天子養馬的,因為養的好,天子給封了一個叫秦的地方,後來秦國的名字就是這麼來的。後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敵人真打來的時候,只有極少數的諸侯國出兵來救援,而秦就是少數來救援的之一,秦就迎來了發展的機遇,東周建立之後秦國就走上了發展富強之路。

所以秦國最開始是很弱小的。東周封了秦國為諸侯國之後,開的實際上是一個空頭支票,因為分給秦國的那塊地方被別人占著,秦國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把那塊封地地拿到手,秦國拿到那塊地本身就花了很多代國君。那時的其他諸侯國也很強大,特別是趙國,戰國七雄也不是白叫的,所以秦國需要時間來鞏固自己的政權,發展自己的力量。在秦統一中國之前,各個諸侯國雖然文字貨幣和度量衡不統一,但也不是完全不一樣,更沒有很重的文化上的差異,實際上在春秋戰國時代各個國家之間的人才流動是很頻繁的。那時候諸侯國的面積也不是特別大,跟現在一個省差不多。山東被稱為齊魯大地,也就是說那個時候齊國魯國,也就是現在山東那麼大。整個中華大地是一整片大陸,再加上文化上的差異也不是特別巨大。所以統一是必然的結果。統一的難度也遠沒有歐洲那麼複雜。

劉邦或者後面改朝換代等不是老百姓造反就是貴族皇室爭權奪利造反,換湯不換藥,是屬於造反,國內發生動亂,相當於一家人打架,國家生產力是受很大影響的。一般造反的原因也是平民利益被壓迫的不行了,社會相對而言更動盪,沒什麼老百姓利益可講,也沒凝聚力全民一致抗敵,什麼愛國向心力等等其他潛在力量。或者是貴族之間的戰爭,比的是貴族們之間的權利大小,唐朝和隋朝是一家子,都是隴西貴族,代表的也是當時占據社會資源的隴西貴族的利益。誰贏誰輸是無所謂的,支持誰都可以只要照顧我的利益。這樣的社會情況下他們當然希望戰爭越早結束越好早。

不像被外國攻打,自己的利益要受損,那是要既要換湯也要換藥,戰死最後一刻也要打。而春秋戰國那是屬於國戰了,各諸侯國有自己國家的所有權力。被別人打了自己就是亡國奴就要死就沒有任何權利,變成他國奴隸。國家有相對強大的後勤生產力保障,軍隊人才補給。以及國家社會的穩定性有序性和老百姓想安居樂業的要求等等。打起來就比較難,一口氣打贏也難。就好比近代殖民戰爭和反殖民戰爭。二戰結束後,進入冷戰和以和平共同發展(起碼錶面是這樣,戰爭也相對減少,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是沒經歷過戰爭,不要槓)二戰前太多戰爭死了太多的人,全世界老百姓厭惡戰爭不想打了,國家老闆也是要顧及和考慮。這樣打起來就難了。打一會還沒分輸贏還要休息一下,簽個合同,恢復恢復生產力。

還有民族性,你打敗了我,我死也不聽你的,造反可就沒這些說法。秦朝是項羽打敗沒劉邦什麼事,嚴格起來秦滅亡是歷史遺留問題,是有民族問題的,是貴族之間的戰爭,就好比很多反殖民戰爭。畢竟受剝削階級真的很難贏,歷史上贏的也寥寥無幾,不是被招安就是被打下去,就算贏也是武力上的,朱元璋的天下還是地主和貴族的天下。相對來說,雖然花了一百多年時間,但是成功了,成功的幾率也很大。幾千年來,有幾個劉邦朱元璋。

早在西周滅商之後,周王室一方面存亡續絕,一方面分封子弟,華夏先民幾百年開拓,才有春秋時諸侯林立的局面。彼時華夏各國雖未形成統一的民族,但也絕不是羅馬和高盧、日耳曼、迦太基之間的差異。這些氏族遺風尚存的國家,有相近的血脈傳承、有相通的文化禮儀,所以孔子說「夷狄之有君,不若華夏之無也」,所以齊桓公九合諸侯尊王攘夷。到了戰國,經過長期兼并,形成的幾大諸侯國倒是逐漸有了獨立的國家意識,如果秦國不統一,幾百年後這些國家會變成不同的民族。但中國的統一,自有其在地緣上的必然性,和歐洲不可同日而語。別的不說,光是治理黃河水患一項,就要求必須有強大的統一國家才能充分調動人力物力進行及時治理。秦之前有商周的存在。特別是周使華夏族群觀的形成是秦漢能相繼統一的基礎。華夏族群在周代就已經形成了,把這個歸於秦,太荒唐了。當初周天子的力量衰微了,就出現齊桓公,晉文公這樣的霸主來維護華夏的秩序,抵抗蠻族入侵了。戰國時代的諸侯國人也是華夏人,他們是有相互的族群認同的。漢民族的偉大在於她的主體從商周乃至於上古的龍山文化時代,至於今,傳承不絕,這種傳承中不斷積累的生存經驗智慧,今天的中國人仍然受益無窮!

地圖不能開疆,地緣政治的基礎是大國政治,大國的野蠻如匈奴如蒙古,武力至強疆域廣大,只是沒有前文明傳承,歷史長河中的曇花一現,改變不可謂不廣,只是文化層次不深,甚至就沒有文化,一兩代之後因為沒有文化積澱,整個民族不可遏制的被形勢所迫,被先進文明同化,或許在歷史書上記錄一段,而在民族文化的包容性上它又做了多少貢獻呢?或者說是誰包容了誰呢?

中國和歐洲還是有區別的,春秋本身就是周王朝分封出來的諸侯國,第一代君主大家都是親戚朋友,關係近的是兄弟叔侄,帶出去到封地的也都是自己的家族成員,相當於一個大家族分裂成無數個小家族,然後小家族去各自的地盤上開荒拓地,早年諸侯國之間鬧矛盾,周天子拉上兩邊的君主坐下來喝杯酒就解決問題了。即使到了戰國時代,各位精英人士周遊列國登將封相,幾乎沒有國家民族的隔閡,語言文化等也似乎沒那麼嚴重的差距,否則張儀去各國遊說,得會多少門語言啊?

而歐洲那邊各地民族文化差距就大多了。再往前,周朝前面還有夏商,可以說中原地區的相互認同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華夏或者諸夏這個稱呼也存在很久了,通過華夏和蠻夷來區分中原和外族,這已經有很強的內部認同感了,而早期歐洲沒有這樣的認同感,在羅馬征服之前,歐洲各地的民族相互之間肯定不存在華夏這樣的相互認同,反而可能是相互殺的血流成河。還有就是中國獨特的地理位置,周邊沒有強大的文明,可以自己內部形成合力,而歐洲本身就是中東傳播的二級文明,外部影響比中國大多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