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景氣,還能不能跟老闆「談加薪」了?

千百職 發佈 2020-03-03T08:00:11+00:00

文/ 李剛首發 /人神共奮什麼!區別在於,效率高的員工往往是企業的中流砥柱,給他們加薪只是為了防止人員流失。

文 / 李剛

首發 /人神共奮



什麼!要加薪?哈哈哈哈……


1


四種加薪理由的強弱比較


年底了,要不要跟公司提加薪?


我去年此時寫的《年底了,該漲點薪了吧?有戲沒戲,看完這篇就知道》一文,圍繞這個問題,分析了四種不同強度的加薪理由,先來回顧一下:


不合理的加薪理由:今年很辛苦,做了好多項目,應該給我加薪。


因為「加薪」是對你未來成長性的提前預定,獎金才是對過去的獎勵。


比較弱的加薪理由:我在整個部門的工作效率最高,難道不應該加薪嗎?


理由同上。區別在於,效率高的員工往往是企業的中流砥柱,給他們加薪只是為了防止人員流失。


比較強的加薪理由:成長較快,薪資水平明顯低於該職位的市場行情。


因為新人的成長性很容易引發上司對該員工未來能力的高預期,從而獲得加薪機會。


最強的加薪理由:我的職位今年市場缺口太大,行情飛漲。


理由同上。區別在於,「加薪」主要取決於該職位的市場平均價格,外部供求關係的變化往往會造成該職位薪資非常劇烈的波動。


這些「加薪」的基本理念。在上一篇中已經詳細講過,這裡不再贅述。


可今時不同往日,現在很多行業和公司都不太景氣,時不時傳出一些知名的大公司「裁員」的消息,這個背景我在上個月的《應對失業,最該做的事,你可能一直都沒做》中已經分析過,結論是經濟不景氣對人員招聘帶來的影響,可能還要持續一年。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你還該不該再跟老闆提加薪呢?



2


什麼!要加薪?


我相信,肯定還是有不怕死的仍然要跟上司提加薪。


有人會覺得,天天加不完的班,做不完的項目,客戶回款也挺正常的,哪裡有什麼不景氣?「不景氣」難道不應該是大家都坐在辦公室里唉聲嘆氣,或者大家都在外面東奔西跑也找不到業務嗎?


這個想法不對。「經濟不景氣」是個宏觀概念,具體到某一個行業和公司,則未必受影響,甚至某一個公司,各個業務部門的景氣度也大不相同。


但即使你是一個基層員工,你也應該了解一下老闆聽到「要加薪」這三個字的心理反應:


什麼!要加薪?哈哈哈哈,今年不受影響不代表明年不受影響,工資加上去,明年要是忽然沒定單了怎麼辦?——這叫「防患於未然」。


什麼!要加薪?哈哈哈哈,我不受影響,那是我的能力強,不代表別的公司也受影響,就不給你加薪,難道還怕你跑了不成?這是「人員流失的壓力大大減輕」。


什麼!要加薪?哈哈哈哈,你們部門今年效益不錯,那也是公司決策有方,給你們加了,別的效益不好的部門怎麼辦?大家要相互理解嘛……



「加薪」本質上是對未來的預期,而不是對過去的表彰。經濟不景氣時,大部分企業多多少少會受影響,沒有實際影響,也有心理影響,沒有心理影響,也要假裝受影響。此時,該不該提「加薪」,要換位思考,要站在企業和上司的立場考慮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看看,公司的高層在考慮什麼,這決定了今年整體的薪資調整政策。


3


現金牛、明星、問題和瘦狗


如果你問你們部門的頭兒:我們部門的業務在公司的前景如何。頭兒一定會信心百倍,說:「我們部門的業務在公司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老闆曾經反覆強調過……」(此處略去五萬字)


其實,要知道你所在的業務部門在公司的地位,只要看看在「年底加薪」中分到的指標就知道了,還會分經濟上升期和下降期,兩種不同的排序。


下圖是著名的波士頓矩陣(BCG Matrix),這是分析企業業務層次的經典管理理論,你也可以用這個工具了解一下,你從事的業務的地位。


這個矩陣把一家企業的業務分在這四個象限內。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以阿里巴巴公司的業務為例:


左下角的「現金牛」業務,特點是高市場占有率,低增長率,比如阿里的電商業務。


通常是指企業最傳統最成熟的那一類業務,因為它總是為企業貢獻了最主要的現金流,所以被稱為「現金牛」業務。


左上角的「明星」業務,特點是高市場占有率,高增長率,比如阿里的雲計算和部分新零售業務。


通常是企業目前成長性最強的,競爭力又強的業務,而且,相對現金牛,它的基數較低,市場空間更廣闊。


右上角的「問題」業務,特點是低市場占有率,高增長率,比如阿里的大文娛和部分新零售業務。


這類業務增長速度雖快,但市場份額還沒上去或上不去,此類業務往往陷入激烈的競爭之中,需要投入巨額的資源,而且前途未卜,所以稱為「問題」業務。


右下角的「瘦狗」業務,特點是低市場占有率,低增長率,比如阿里此前放棄的「來往」「中國雅虎」等失敗的業務。


無論你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拿到大筆投資的初創公司除外),公司業務必然是「現金牛」再加上一種或幾種其他象限的業務,而這四類業務,有些負責利潤,有些負責成長性,故而在不同的景氣周期,誰吃肉,誰喝湯,又不一樣:


無論是景氣還是不景氣,都要有儘量多的「現金牛」,為企業貢獻利潤和資金,都需要清理「廋狗」;


在經濟景氣周期,想要乘勢高速增長,必然要向「明星」業務和「問題」業務投入大量的資金,爭取將其變成現金牛業務;


在經濟不景氣周期,為了防止「現金牛」因「過度輸血」衰退成「廋狗」,就要控制其它業務所需要的「輸血量」,即資金,這意味著這些業務的人力成本會被嚴格控制:


第一、如果你在「現金牛」業務部門,那麼你暫時是安全的,而且有限的加薪資源會傾向於你的部門,以保持公司運轉不受影響。


第二、如果你在「問題」業務部門,即使不景氣沒有影響到你們,仍然是不安全的,更別提「加薪」了。因為此時,企業會把無法轉換成「明星」的「問題」業務,在其衰退成「廋狗」業務之前,出售或放棄。


所以今年,一直有優酷土豆會被阿里出售的傳聞。


第三、如果你在「明星」業務部門,在經濟不景氣之初,暫時還是安全的,但以往那種「不計成本支持明星業務」的現象將不復存在,這也意味著你的加薪機率大大減少。


有人可能想,還是在「現金牛」部門好。這也不一定,因為一家高速增長的企業,正常情況下,「明星」部門總是比「現金牛」部門擴張快、加薪快、提升快。只有在不景氣的時候,才能體會到「現金牛」部門安全邊際高的好處。



還有一部分人,不屬於任何業務部門,比如人事行政、財務投融資、研發、市場等,那機會如何?還有一些單一業務的公司,部門是按業務流程來分,又怎麼判斷呢?


那就看你們公司屬於哪一個職能驅動的:比如部分高科技企業的「研發驅動」,有一些小房地產公司的「投融資驅動」,有一些老闆很講政治的「人事驅動型公司」;還有以流程分部門的公司,有一些品牌很強的「市場驅動型公司」,有一些主要靠銷售的「銷售驅動型公司」……


這些「驅動」部門可以比照「明星」部門。其部門員工的安全度僅比「問題」部門好一點,往往也是凍結加薪。


當然,即便部門仍有加薪的指標,也不代表這個機會能落到你的頭上,還要看看你的上司是怎麼考慮的。


4


困難時期,一切穩字當頭


從「可以加薪」到真正「加薪」,還取決於你的直接上司對下面這個問題的思考:如果我不給你加,會出現什麼後果?


當公司感覺到不景氣的壓力後,你上司對人員結構的考慮,也從「成長型組織」變成了「穩定型組織」,什麼人要力保,什麼人可以放棄,一切都是「穩」字當頭。


以前面分析的四個加薪理由的強弱為例,也跟正常情況下有所不同:


不合理的加薪理由:今年很辛苦,做了好多項目,應該給我加薪。


非常遺憾,同樣不合理。


比較弱的加薪理由:我的職位今年市場缺口太大,行情飛漲。


正常情況下最強的加薪理由變成第三名了。絕大部分人才供應不足都是「風口」造成的,可是,不景氣當頭,飛上天的豬會摔死。相比天天收到簡歷的HR而言,員工對市場行情的敏銳度永遠是滯後的,等你真跳出來,「市場缺口太大」轉眼就會變成「人才過剩」。


比較強的加薪理由:成長較快,薪資水平明顯低於該職位的市場行情。


最強的加薪理由:我在整個部門的工作效率最高,難道不應該加薪嗎?


為什麼這兩個理由的強弱剛好跟平時相反呢?


因為成長性強的員工,相當「明星」業務;效率高的員工相當於「現金牛」業務,留下最可靠的員工,是安然過冬的最好辦法。


不過,即使你是最強理由,對加薪的預期也不要太高,千萬別忘了,在上司心裡,本部門最強最可靠的員工……,當然是他本尊啦。大不了你們都滾蛋,老子一個人干!


千萬不要低估上司在蕭條期的求生欲。



5


職場的周期問題


一個人的職業生涯通常是這樣的:


入職起薪都差不多,二三年後大多會進入一個加速加薪期,但大部分人到了三十歲左右,薪水上升速度又開始放慢,很多人又會遭遇「該跳不跳,不該跳的亂跳」的錯誤決策,三十五歲後停滯不前。


為什麼仍然有少數例外者能突破瓶頸,實現高薪呢?


回到波士頓分析。一家公司能成功地在行業中立住腳,必須要把一個業務從「問題」推成「明星」,最後變成「現金牛」,但大部分公司到了一定程度,也只能靠這個「現金牛」業務活下去而已。


只有少數公司,在有了「現金牛」業務之後,還能不斷推動新的「問題」「明星」業務,創造新的「現金牛」,每創造一個「現金牛」業務,公司的規模都會上一個台階。


而增長靠「明星」,穩定靠「現金牛」,也成為一個好公司應有的節奏感。


人的職業生涯同樣要適應周期性的節奏。


大部分時候,必須要保證職業生涯的穩定性,靠的是你的日常工作效率,也就是你的「現金牛」能力。


但想要突破薪水瓶頸,抓住一個偶然出現的高薪職位機會,就必須要「解鎖」新能力,而這些新能力又往往像「問題」業務和「明星」業務一樣,需要默默培養多年。


這一慢一快之間,就是成長的周期與節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