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兼并、賦稅加重的北宋,為何農業生產不落後?農業技術來幫忙

凝陽青曼 發佈 2020-03-03T08:55:03+00:00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是農業大國,在將近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下,小農經濟已然成為中國傳統的DNA,萬千百姓依賴農業種植才得以生生不息。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是農業大國,在將近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下,小農經濟已然成為中國傳統的DNA,萬千百姓依賴農業種植才得以生生不息。但人們之所以可以靠農業長期生存下來,與農業的種植技術是息息相關的。北宋期間,農業有了顯著的進步,很多學者都原因歸因於農作物結構的改善,水稻產量的提升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促進了農業的進步。

但與此同時,北宋的土地兼并與賦稅加重的負面現象也是存在的。事物都具有兩面性,苛刻的制度不一定會抑制農業的發展,筆者欲將目光聚焦於北宋的土地兼并和賦稅,淺析兩者為何會促進農業的進步。

一. 壓力與強權充斥的社會

1. 土地兼并愈加肆無忌憚

趙匡胤建立北宋王朝,大力發展土地私有制,土地的私有權頻繁轉移,且實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所謂土地兼并,指的是土地越來越集中到少數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農民則越來越多地喪失土地,甚至沒有土地。自魏晉至唐朝末年,統治者大多將土地兼并視作社會的一大頑疾,都奉行抑制兼并政策。然而到了北宋年間,為刺激地主階級的消費需求,統治者反其道而行之,對土地兼并採取十分寬容的態度。

《揮麈錄》記載:「富室連我阡陌,為國守財爾。緩急盜賊竊發,邊境擾動,兼并之財樂於輸納,皆我之物。」北宋的士大夫葉適,曾在《水心先生別集》中談到,「富人為天子養小民,又供上用,雖厚取贏以自封殖,計其勤勞亦略相當矣;今俗吏欲抑兼并,破富人以扶貧弱者,意則善矣。」

由此可見,宋朝的士大夫秉持一種「富民強國」的思想,唯有帶動富起來的那一部分子民,方可強大國家的實力。若能使這些富民擁有更多的土地,那麼他們則會更加富有,國家的經濟也會更加繁榮。因此,相關部門對於土地兼并現象管理並不嚴格,富民若是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方可購買更多的土地。

宋朝的地主與官僚階級隊伍龐大,加之統治者無視兼并現象,使得土地兼并愈加肆無忌憚。由於宋太祖曾賞賜給功臣大量的金銀財寶,衣食無憂的官僚家族經世代繼承,隊伍愈加龐大,對土地的兼并現象也愈加嚴重。《宋史》記載:「頻領牧守,能殖貨,所至有田產,家累萬金。」 可見,土地兼并主要有兩種形式:一類是富民直接買賣土地,另一種則是以經商的目的征占土地。

富民隊伍龐大,加之統治者鬆懈管理,兼并的現象愈演愈烈,農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北宋名臣范仲淹是個賢臣,曾「於姑蘇近郭買良田數千畝,為義莊。」所謂「義莊」,是富民買來專門接濟祖宗中較為貧困的人,雖有扶弱濟貧的賢德,但終究是占有了大量的土地,使得大量農民無地可耕。范仲淹接濟窮人的土地有近千畝,但其他形式的土地數量無疑更為驚人,足見農民被侵占的土地數量之多。

但農田就是農民的命,沒有農作物則意味著一家人食不果腹,面對日趨嚴重的土地兼并現象,農民別無他法,只能被迫賣掉土地獲得暫時的收入,或者成為地主的下,由自耕農的身份轉變為佃農。

2. 賦稅嚴苛

吸取前王朝的教訓,北宋統治者十分忌憚武將擁兵自重,為削弱武將的軍隊勢力,北宋統治者推行了「兵將分離」的政策,哪怕武將手下有過萬的士兵,但卻彼此不相識。然而這種做法終究是違背軍事原則的,造就軍紀渙散、軍隊戰鬥力下降等諸多弊端,形成了「冗兵」、「冗官」、「冗費」三冗局面。國家財政負擔加重,不得已向下層百姓徵收賦稅。在農民本就少土地的狀況下,嚴苛的賦稅無疑是雪上加霜。

北宋賦稅嚴苛主要表現在「支移」、「折變」,「加耗」三方面。所謂「支移」,指的是官府為了節省運輸糧食的成本,強迫農民使用自己的交通工具並自行支付在運輸中產生的一切費用。據《宋史》的相關記載:「其輸有常處,而以有餘補不足,則移此輸彼,移近輸遠,謂之支移。」 「陝西、河東用兵,民賦率多支移,因增取地里腳錢,民不能堪。」

由此可見,百姓在進行運輸的時候,是根據戶等高級確定距離的。官府原本欽定進行支移的民戶不得超過三百里,但由於相關部門疏於管理,導致一些官吏盡情使用民力,不知節制。那些需要去偏遠地帶的民眾,動輒長途跋涉幾百里,早就超越了三百里,真乃有苦說不出。如果路途艱險跋涉,百姓不願親自參與支移,則需要支付支移過程中產生的費用。

而所謂「折變」,指的是農民征科賦稅有固定的物品,但官府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可將固定物品折算成錢財。然而,一些官吏為了牟取私利,折算的價格往往會高於賦稅物品原有的價格。百姓最終支付的賦稅要比之前高出許多。

最後的「加耗」,顧名思義,便是彌補運輸過程耗損的錢財。從表面上看,民眾所掏的錢看似是在彌補損失,實則是在給官員「小費」。這些費用基本都被官吏自行收入囊中。

原本就被賦稅折磨得苦不堪言的百姓,再加上社會的腐敗現象,可想壓力有多大。而這三方面只是北宋剝削群眾的主要手段,受強權壓迫的百姓,哪怕不情願變賣土地,但為了謀生和承擔賦稅,只能忍痛割愛,將土地賣出去。

二. 北宋農業進步的原因——農業技術

在壓力這般嚴重的現實社會中,農民大量喪失土地,農業生產本該停滯不前,可北宋農業發展非但沒有滯後,甚至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現象,這又是怎麼做到的呢?

1. 復墾荒地

中國古代多戰亂,尤其是在唐末之後,國家四分五裂,頻繁戰爭,致使黃河流域滿目瘡痍,四處是廢棄的荒地以及河水泛濫的灘地。《宋史》:「京畿周環二十三州,幅員數千里,地之墾者十才二三。」北宋統治者注重荒地的復原,尤其是中原地帶的復墾,且鼓勵農民開墾荒地,並推出「營田」、「屯田」等方式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官府給予開墾荒地的民戶足夠的工具,且對水田的開發尤為上心。

在官府的支持和百姓的辛勤勞作下,北宋的農業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增長,再加上大量荒地的開墾和利用,北宋土地面積擴大,農作物的豐收量也隨之增加。因此,從整體上看,北宋的農業進步迅速。

2.興修水利

除卻復墾荒地之外,北宋統治者也格外注重興修水利。度支判官陳堯叟認為:「陸田命,懸於天,人力雖修,苟水旱不時,則一年之功棄矣。水田之制由人力,人力苟修,則地利可盡。且蟲滅之害亦少於陸田,水田既修,其利兼倍。」

北宋人重視水田的開發,水田相比陸天,受氣候和蟲害的影響都較小,利用價值比陸田更大。而興修水利,則更利於兩者的發展,如河北淀泊的開發,這些淀泊多分布於河北保定到天津的海口,為水稻的生長提供了便捷的水利條件。疏浚河道的同時,也起到了抵禦外敵的作用,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安全有利的環境。

此外,北宋同樣注重水利的復修。唐王朝也曾一度繁榮,且興修了許多水利,但時過境遷,加之戰亂頻繁,水利大多被棄置,百廢待興。漳河水位也大大降低,造就河道堵塞,農作物得不到灌溉,但統治者卻對此尤為重視。《宋史》記載:「開修,役兵萬人,袤一百六十里。開修漳河,凡用九萬夫。」

由此可見,復修水利所耗費的人力和財力都巨大無比,當時的文彥博還曾極力反對如此興師動眾地興建水利。但王安石卻說要將目光放得長遠,漳河若一日不疏浚,造成的損害終有一天會超過修水利的錢,但但若漳河成功疏通,造福的卻是萬千土地。而實踐證明,王安石的意見是正確的,漳河水利的修復,減少了水災的發生頻率,百姓也因此得福。

然而在賦稅和土地兼并嚴重的社會之中,普通民眾擁有的土地數量稀少,為了保證僅有土地的耕耘效率,只能充分發動智慧發展更先進的農業技術,利用水利工程,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上交賦稅,以保證基本的生活。

三. 小結

宋朝的農業雖然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但這依舊不能否定土地兼并和賦稅所帶來的社會壓力。在古代王朝,農業就是一國之本,若想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朝政,就要保證小農階層的利益,否則民心渙散是遲早會發生的事情。

且地方豪強奪取一定的土地後,極易形成割據勢力破壞國家的安寧,北宋的「三冗」狀況等同於如履薄冰。兼并和賦稅可在一定程度上化民眾的壓力為動力,但長此以往,勢必會埋下威脅的隱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