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價格如此低,怎樣才能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不讓農村土地荒廢

信息微時代 發佈 2020-03-04T09:38:11+00:00

糧食價格這幾年的確是走下坡路了,一方面,農業生產成本越來越高,使得農業支出占農戶家庭支出是越來越高,雖然沒有了農業稅,並增加了農業補貼,卻實際上並沒有緩解農業生產成本高的現狀!


糧食價格這幾年的確是走下坡路了,一方面,農業生產成本越來越高,使得農業支出占農戶家庭支出是越來越高,雖然沒有了農業稅,並增加了農業補貼,卻實際上並沒有緩解農業生產成本高的現狀!另一方面,糧食價格越來越大低,雖然糧食產量相比過去增產不少,但與現代農村生活水平相比,已經不能滿足農戶正常生活需求的基本保障,使得越來越多農戶拋棄種地選擇外出打工為主!


而對於外出打工的農戶來說,如果土地沒時間耕種,一般會轉租給村裡的其他農戶繼續種地,如果實在沒人流轉時只能逐漸荒廢或以種樹為主,漸漸家耕地變成了林地,也是目前農村很常見的一種現狀!雖然增加了林地綠化面積,卻也浪費了土地耕種資源!

而這裡提到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作為一枚返鄉農村人,我說說自己的感觸與一些想法吧!

由於咱們國家目前種地方式主要以家庭承包為主,是典型的傳統小農戶種植模式,對於當前全球化發展情況來看,已經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趨勢!未來肯定還是會走向以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為主的土地規模化經營發展道路!那麼問題來了,農戶讓出了土地經營權後,又該如何實現本地就業或增加收入呢?!我感覺,目前不妨可以從以下方面出發看待:

一、提升糧食附加值。目前糧食價格持續走低是一時半會兒無法改變的現實情況,但我們卻可以通過在本地提高糧食作物的附加值,從而提高種地營收份額,增加糧食作物的利潤空間!例如人們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而食品深加工就是不錯的選項,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糧食的附加值轉換!

對於糧食作物來說,目前可以將小麥和大米就地進行深加工,例如將小麥就地深加工為麵粉,以及再次加工為食品,最終以高附加值的產品銷往各地,是不是可以提高糧食價值呢?!同時,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農戶本地就業問題,減少外出打工!

估計大家應該都有感觸,目前城裡養狗的人群是越來越多,而帶動的產業便是狗糧食品,據了解,很多狗糧其實就是將麵粉、蔬菜、常見肉類等食材搭配製成,然後以狗糧賣出時,利潤就會高出好幾倍,這或許對於國內過剩的糧食庫存也是一種解決方案,既然人們自己消費不完,就讓城裡人這些寶貝一起消費,不是也可以帶動農村糧食消費嗎?!

二、加強產地與消費區域的購銷對接。目前來的,農戶明知道種糧不掙錢,為何不改種其他經濟作物 例如蔬菜水果,其實在我看來,這主要是糧食作物雖然價格偏低,但不會存在滯銷現象,雖然利潤空間比較小,但不會因為賣不出去而面臨虧損的風險!

而蔬菜水果則不同,很容易受蔬菜價格周期、氣候環境變化以及市場需求不通暢等方面影響而出現滯銷現象,一旦農戶賠上一兩次後就心存疑慮,即便知道種植某類蔬菜可能今年很賺錢,但因為之前風險經歷而不敢再嘗試!

因此,如果可以將農戶與消費者通過「預售、訂單、出租共享」等方式提前進農產品行購銷對接,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農戶種植其他農作物風險,並提高種植其他農作物的積極性,或許會改變農戶外出打工而土地荒廢局面!

由於目前農村遇到的情況比較多,各地發展水平又差異很大,有些問題具體到一些地區時,需要因地制宜!例如現如今出現的很多三農短視頻創作者,通過將本地農產品以自媒體、直播等方式向外推介,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帶動當地農村經濟發展,讓農戶種植更有積極性,並在本地就業賺錢!以上僅為個人見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