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見識不一樣的古錢幣,有的你也沒聽過哦

人民鑑藏網 發佈 2020-03-26T17:18:50+00:00

民國十二年中央銀行壹百圓民國十二年中央銀行壹百圓,加蓋「湘贛桂通用券」,美國鈔票公司,八成新清「義記金錢」背「天」清 「義記金錢」背「天」,背天者,存世極罕,為清末起義軍錢中的大名譽品。此錢系《中華珍泉追蹤錄》、《中國錢幣》原品,罕,上美品金錢會鑄「金錢義記」咸豐八年,浙江省平陽

民國十二年(1923年)中央銀行壹百圓,加蓋「湘贛桂通用券」,美國鈔票公司,八成新

清 「義記金錢」背「天」(39毫米),背天者,存世極罕,為清末起義軍錢中的大名譽品。此錢系《中華珍泉追蹤錄》、《中國錢幣》(1987年第3期)原品,罕,上美品金錢會鑄「金錢義記」咸豐八年(1858),浙江省平陽縣錢倉鎮人趙啟、周榮等聚眾起義於北山廟,隨後成立反清組織金錢會,鑄「金錢義記」作為信號錢,亦為金錢會的入會憑證。據當年客居瑞安的趙之謙撰《章安雜記》中記述:「平陽人金錢會,假保身說為斂錢計,鑄錢印文曰『金錢義記』,背文兩方勝,與會者,百錢而給一。」面文「金錢」二字指金錢會之會名,「義」者即指舉反清義事之意。「記」字即標記之意也。又據馬定祥說,該金錢會有武裝組織稱謂「金錢義旅」。故這種信號錢應以「金錢義記」之讀法為正確。 這種錢幣多在浙江東南部及福建省東北部各縣地區發現,此系當年金錢會活動的地域。「金錢義記」背文系以天地八卦文為記,有多種版式。其中以背左右兩方勝文者稍多見。其餘背「天」、背「地」,背「離」及背「震忠團練」四字者均極罕見。屬於錢幣珍品

986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熊貓金幣,重十二盎司,面額1000元,發行量2550枚,盒裝,附原證書,輕微氧化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廣東錢局光緒元寶銀幣圖案伍元,日本大藏省版,八五成新

道光年間,已設立不發行錢票的官錢局,以調劑和平衡銅錢與銀兩的比價為主要業務,內務府於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又設立天元、天貞、天利、天亨和西天元五家官錢號,統稱「五天官號」,以發行錢票為主。五天官號發行的錢票,可以兌換現錢,在市場上流通尚暢,所得利益,由內務府作為進款。
自咸豐三年起,清政府為了推行戶部官票和大清寶鈔,在京城內外開設乾豫、乾恆、乾豐、乾益、宇升、宇謙、宇豐、宇恆和宇泰,統稱「四乾、五宇官號」。四乾官號的地址,乾豫在東四牌樓迤北路東,乾恆在東江米巷路北,乾豐在新街口路北,乾益在西單牌樓迤東路東。
四乾五宇官號的設立,主要是為了清政府推行戶部官票與大清寶鈔,招商承辦兵餉,並允許四乾、五宇官號發行錢票,又發餉時搭發戶部官票與大清寶鈔。

甲戌(1994年)生肖狗100元白金紀念幣,發行量為300枚,帶原盒及證書,證書號為008,完全未使用

民國元年(1912年)交通銀行伍圓樣票,加蓋「廢票」、「票樣SPECIMEN」及打有註銷孔

欽差出使大臣一等肅毅侯李「賞」字鎏金獎牌,
保存狀態極佳,圖案威嚴、規整,製作精良

秦代第十七重四兩權錢,極珍罕,直徑46mm,美品注釋:秦始皇兼并天下、統一中國後,採取了一系列果斷措施,來鞏固這個新生的、中國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其中統一貨幣,是諸多措施中重要一項。秦王朝建立之前,六國貨幣形態各異。齊燕使用刀狀形貨幣,韓趙魏行用布狀形貨幣,楚國流通小型蟻鼻錢。秦統一中國後,廢除各國原用貨幣,採用「半兩」圓錢為通行全國的法定貨幣。從此這種外圓內方的錢幣形式,在中國保持了兩千多年,一直到清末民初。當時秦王朝為了保證統一貨幣政策的施行,不僅鑄造了大量的「半兩」錢,還鑄造了為數不多的「重四兩」的權錢。那時秦王朝嚴格規定,只有朝廷擁有鑄錢權,嚴禁民間私鑄。秦「半兩」既為法定流通貨幣,就有嚴格的規定,按秦量制,每枚錢的重量相當於現在的8克左右。為了杜絕私鑄,檢驗「半兩」錢的分量,特地又鑄造了一種厚重的權錢(又稱法錢),面文左右兩側有「重四兩」的小篆文字,穿孔上下有一定的數字符號,作為衡量的標準。按此權錢的標準,一枚權錢應當等於8枚「半兩」錢的重量,如果8枚「半兩」錢達不到一枚權錢的重量,那就說明不符合標準。可知這種權錢的鑄造,在監督、規範當時全國錢幣的流通,進一步鞏固「半兩」錢的獨尊地位,保證統一貨幣政策的落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戰國時期魏鑄幣,流通於三晉、兩周地區。「垣釿」橋足布其形制奇特,大小介於一釿與半釿布之間,屬中型布。其首部呈圓形,襠部橋足間跨度甚大;其面倒書,從地名與貨幣單位共存一體的狀況中看,鑄期應當在戰國早中期。垣:古城邑名,國屬魏地。「垣釿」布和「垣」字寰錢當鑄於此。據《史記 魏世家》載:武侯「二年(395年),城安邑、王垣」。王垣即垣,因地處屋山而得以名之,地望在今山西曲縣東南漢時在此置垣縣。宋代改為垣曲縣沿襲至今。「垣釿」布在先秦貨幣中堪稱翹楚,屬古泉名珍之一;其存世極為罕見,昔丁福保在《歷代古錢圖說》中列其為無定價品。

此幣是美國費城製造廠(1890-1910年)為清朝鑄造的樣幣,目前世界各大錢幣目錄均未收錄,是目前僅見孤品,極珍罕,此幣來源於瑞士聯邦銀行巴塞爾2006年國際硬幣展覽拍賣會上,時估價為22000歐元。

1907年德華銀行漢口伍拾圓樣票,加蓋「Wertlos」(德文「作廢」)字樣,並打有「DRUCKPROBE」(德文「印樣」)註銷針孔,背加蓋「SPECIMEN」

元代大元國寶背至大雙龍大錢(直徑51mm),此錢位列古錢五十名珍之一,該品與記錄之大元國寶均不相同,在龍紋上下另有」至大」二字,美品

百子圖特大型花錢,百子圖,我們也叫它百子迎福圖、百子嬉春圖、百子戲春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它的一種特定含義。由於「百」含有大或者無窮的意思,因此把祝福、恭賀的良好願望發揮到了一種極至的狀態。在禮儀之邦的中國,上到古代的皇帝、士大夫,下到普通文人、平民,都願意在喜慶、甚至平時用上它·畫面上有100位栩栩如生的童子,他們或顰或喜,或博弈撫琴,或玩耍談天,形態各異,生動傳神

太子少保 岑贈銀質雙龍獎牌,「岑贈」應為晚清著名政治人物岑春煊,製作精美,保存完好,近未使用品
相關連結:
岑春煊(1861-933):字雲階,號炯堂老人,廣西西林人。雲貴總督岑毓英之子,1885年考取舉人,以恩蔭入仕。甲午中日戰爭時前赴戰場,1898年因力主變法維新而得光緒帝青睞,提拔為廣東布政使,1899年調甘肅布政使。

此錢體風貌特徵明顯,應屬西漢至新莽時期所鑄,莽錢特徵尤為突出。紅底綠銹,打磨精細,奇厚壓手。內外穿郭標緻精神,著實惹眼。錢文「大吉」二字直讀;穿口左右為青龍、白虎二神,勾勒精細,形象生動,線條流暢。寓意應是青龍大吉並白虎大吉,散發著高貴氣息。青龍、白虎為天空四方(東青龍、西白虎)的星象,至漢代時由於宗教的發展及北方匈奴的侵擾,四象逐漸也被視為武力象徵。據《淮南子》:「天神之貴者,莫貴於青龍。故而青龍為四象之首。」《周易》中,青龍代表「震卦」,指震雷,可消除沉悶,亨通暢達。四象中與之對應的白虎代表「兌卦」,指沼澤,外柔內剛,堅韌持久。二者一陽一陰相互照應,在當時宮殿的裝飾瓦當或銅鏡上多有出現,被賦予了驅邪除惡、鎮宅平安等吉祥含義,非常人所能使用。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江南商業貨幣券壹圓,背圖為孫中山像,罕見,帶水印,PCGS 53 1939年5月,葉飛率新四軍江南部隊東進縱隊進入蘇南東路地區,建立江南抗日義勇軍東路工作委員會,統一領導蘇南東路地區的黨政軍工作。譚震林化名林俊,擔任江南人民抗日救國軍東路指揮部司令員兼政委,創建了澄(江陰)、錫(無錫)、虞(常熟)、蘇(蘇州)、昆(崑山)、太(太倉)為中心的江南抗日根據地。當時江南地區由於日寇大肆搜刮銀圓、銀毫、銅元,造成廣大市鎮、農村的鋪幣十分缺乏,影響了市場交易,同時各地市鎮與農村出現了各種雜鈔與代幣券,無法兌現,人民深受其害。為此,新四軍蘇南東路軍政委員會及蘇南二區經濟委員會作出了「整理與取締代幣券並組織基金保管委員會」的決定,準備發行「蘇南商業貨幣券」(後定名為「江南商業貨幣券」)。該券於1939年底通過上海地下黨的關係,在上海「華東照相平版印刷公司」製版,印成「半成品」後運回根據地再加印券名、印章及票號等,成為正式的「江南商業貨幣券」。該券有壹角、貳角、伍角、壹圓四種面值,1940年先流通於澄、錫、虞地區,繼而在蘇、昆、太地區也流通使用,是當年蘇南東路抗日游擊根據地流通的抗幣之一。江南日偽清鄉開始,1942年新四軍江南抗日義勇軍北撤時

宣統元年(1909年)大清銀行兌換券改中國銀行東三省壹圓,少見流通票,八成新李鴻章像券原是大清銀行的銀元兌換券。宣統三年三月,呈準度支部,以該票質好不易作偽,乃加「每元付給拾角」的章於其上,由營口、奉天、長春等分行發行,以收回原發的小銀元票(特字票填寫)。大清銀行李像券只在東北發行。1912年民國初創,東三省發行黃帝像「監督之印」東三省通用每圓付拾角小洋券,收回大清銀行的銀元兌換券。民國四年(1915)中國銀行東三省分行分支機構增加到奉天分號、營口分號、吉林分號、黑龍江分號(齊齊哈爾)、哈爾濱分號、大連分號、安東分號、鐵嶺分號、錦縣分號、遼源分號、黑河分號、新民府分號、長春分號、榆關匯兌所、公主嶺匯兌所、西豐匯兌所、呼蘭匯兌所、留守營匯兌所、綏化匯兌所、巴彥匯兌所、寧古塔匯兌所、法庫匯兌所、興城匯兌所、洮南匯兌所、莊河匯兌所、蓋平匯兌所、扶餘匯兌所、海倫匯兌所、溝幫子匯兌所、大孤山匯兌所、遼陽匯兌所等三十餘家。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山東省造銅元二十文,此幣為銅元中大名譽品之一,此拍品NGC評定為MS64,是目前已知存世品相最好者,略帶原光

馮圓餅狀,面下凹,表面冰裂清晰自然,質地純金,黃中泛紅,原始狀態,保存完好,品相一流,極少見。金餅,又稱餅金,為漢代貨幣之一,主要用於皇室貴族間的賞賜與饋贈。黃金在春秋戰國時期便有作為貨幣和饋贈的記錄,至戰國時廣為流通。黃金自古以來就是財富的象徵,其自身具有天生的貨幣職能。早在先秦時期楚金版就是最早的黃金貨幣,交易時可根據物價的多少來分割使用。秦統一後,將貨幣分為二等,據《史記·平準書》載:「黃金以鎰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貨幣立法。漢承秦制,實行的仍是金錢平行本位,只是將黃金衡制改為「斤」名。

1990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庚午(馬)年生肖紀念金幣,重十二盎司,面額1000元,發行量500枚,原盒裝,附原證書 NO.000438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大清銀行兌換券改大漢銀行暫行軍用手票伍圓,上海通用銀圓改「太原」地名,加蓋「此票改太原通用」,八成新,目前僅見三枚,罕見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任山西新軍86標標統的閻錫山,參加了10月29日的太原新軍起義,被推舉為山西都督。軍政府成立時,藩庫被搶,市場混亂,軍費無支,旋將舊大清銀行山西分行改為大漢銀行,並以上海通用銀票伍圓改「太原」地名,加蓋「此票改太原通用」,

泰和通寶楷書折十為金章宗完顏璟泰和年間(1201-1208年)所鑄。金是由女真族建立的政權,在立國初期,先滅遼,後亡北宋,成為與南宋相對並存的國家。在貨幣制度上,金初用宋、遼和偽齊鑄幣,後在中都(今北京)和南京(今開封)設「交鈔庫」,管理和發行紙幣,金代行鈔早於鑄幣,直到海陵王正隆三年(1158年)才開始設監鑄錢。由於金人已掌握了北宋先進的鑄幣工藝,加上不惜工本,精益求精,所以鑄錢大多輪廓深峻,文字秀美,范型規整,製作精湛。金章宗在位時所鑄的「泰和通寶」錢,分五等幣制,以折十型楷書大錢最為珍罕,相傳此乃章宗御書,章宗以善寫宋徽宗瘦金體聞名,其所鑄泰和錢,無論是製作工藝,還是錢文書法都頗具徽宗遺風。

大宋通寶當十大錢為南宋理宗寶慶元年(1225)七月後所鑄。當時行「大宋元寶」錢,而「大宋通寶」只有鐵質小平錢。銅質者僅見背「當拾」大錢一種。製作精整,傳世絕少。「當拾」大錢徑一寸六分(5.2厘米),重30至35克不等。錢文楷書直讀,書法秀麗,拾字從入,是其特徵。據云出自宋代大書法家蔡京手筆。按錢文字形又分為瘦書小字及筆劃粗壯的大字兩種,其中以瘦書者為佳。當拾大錢鑄於西川地區,與嘉定折十同監。鑄量究竟有多少,則無從查考。流傳至今已成為世上罕見的錢幣珍品。李佐賢《古泉匯》有文字記述:「大錢背文當十,《宋史》不載,為呂堯仙所得,宋錢之罕見者」

1953年第二版人民幣壹圓壹百枚,其中部分連號,九五成至全新

「應感通寶」錢述略,戎畋松,舊譜中有枚「應感通寶」錢,因史料無載,且無年號表紀,被列入無考品。丁福保《歷代古錢圖說》中定價銀洋「二百元」,可謂珍貴;所刊拓片原實物為羅伯昭舊藏,馬定祥批註:「與應運錢同為北宋初蜀李順鑄,並有鐵錢,均珍。」由於「應感通寶」錢的形制風範與宋初四川李順農民起義軍政權大蜀國所鑄年號錢「應運元寶」一脈相承,故斷其為同時期之物當似無疑。

《昭和泉譜》、《古貨幣價格圖譜》書中原物天策府寶,五代十國時楚王馬殷紀念開府置署所鑄,古泉之名珍,《資治通鑑》載:馬殷「既得湖南,不征商旅,由是四方商旅輻輳……商旅出境,無所用之(鐵錢),皆易它貨而去,故能以境內所余之物易天下百貨,(楚)國以富饒」。馬殷的貨幣政策在當時非常成功,歷史上也很少見。馬殷當政時期所鑄錢幣十分獨特:一是紀念建府,以府邸為錢,揚名天下。天策錢是秦以後首鑄的面文紀地錢。二是堪稱楷書入錢文的鼻祖。對宋錢書法全盛的到來,有推波逐流之功。三是此錢鑄造精美,形質渾厚,書體雄偉,所以天策府寶曆來為藏家所愛,彌足珍貴。

秦 「何君持十八」背「十八」酒令錢(34毫米)

戰國·趙 「封坪」圜錢(33.4毫米),黃錫全《先秦貨幣通論》P307頁釋讀為「廣平」,戰國屬趙

宋·「胡人樂舞圖」大型花錢(直徑:54.8mm),是品八組人物樂舞場面生動可愛

光緒三十年(1904年)中國通商銀行上海通用銀元拾元,罕見,八五成新
此鈔票面圖案為財神全身像,自此以後通商銀行紙幣均以財神作為主圖,並視為該行的標誌,此票品相雖非一流,但原汁原味未曾修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