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的和平,屋大維以退為進

老威觀史 發佈 2019-12-30T11:33:10+00:00

公元前30年8月,安東尼與克婁巴特拉雙雙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標誌著屋大維取得了內戰的全面勝利。公元前29年,羅馬為屋大維舉行了盛大的凱旋儀式,整個羅馬為之瘋狂,自凱撒跨過盧比孔河以來的長年內戰終於結束,羅馬迎來了久違的和平。

公元前30年8月,安東尼與克婁巴特拉雙雙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標誌著屋大維取得了內戰的全面勝利。公元前29年,羅馬為屋大維舉行了盛大的凱旋儀式,整個羅馬為之瘋狂,自凱撒跨過盧比孔河以來的長年內戰終於結束,羅馬迎來了久違的和平。

屋大維的主要政治措施

內戰結束了,很多事情都要等著開始做了,尤其是內政。

建設方面:屋大維為其養父凱撒建造了一座神殿。羅馬人對稱王非常反感,但是對封神卻樂於接受,屋大維通過提升凱撒的地位來提升自己的地位。此外,屋大維還建造了阿波羅神殿、馬爾斯神殿。全面改造了弗拉米尼亞大道,其費用由個人全部承擔。

對待政治對手的態度:對於政治上的對手,蘇拉採取了徹底肅清的方式,凱撒採取了極度寬容的方式,全部豁免。屋大維繼承了凱撒的寬容,對於支持安東尼的死硬派既往不咎,有公職的重新擔任公職,並燒毀了他們與安東尼的全部書信來往,打消了他們的疑慮。

裁軍:內戰之時,整個羅馬軍隊數量達到了50萬人,如今沒有戰事,顯然是不需要這麼多軍隊了。但安排軍人退役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除了高昂的退役費用,還需要給士兵們安排好生計,否則上了社會這些退役的士兵就會成為社會治安的重大 隱患。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大量的資金,雖然屋大維獲得了「托勒密的財寶」,但即便全部投入也無法支撐龐大開支,最終還是自掏腰包解決了這個問題。

人口普查:在屋大維凱旋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8年,羅馬開始了一場全國人口普查,上次人口普查是在公元前70年,時隔42年。根據保存下來的史料,當時只記錄了最為重要的一項,擁有羅馬公民權的17歲以上成年男子人口數量。


屋大維時代的記錄數字如下:公元前28年,406.3萬人。公元前8年,420.3萬人。公元14年,490.7萬人。

公元前70年登記人口為90萬人,短短42年後就增加到了400多萬人,其原因在於,一是凱撒將大量原先無羅馬公民權地區的人授予了公民權;二是此次普查涉及了所有的行省,以往並沒有這麼全面。

信息公開:凱撒時代,元老院的議論過程和決議都會寫成《每日紀要》和《元老院紀事》並在第二天張貼出來,供人民閱覽,這個規定叫「信息公開法」。在此之前元老院的會議都是閉門進行,民眾也往往不知道元老院談了些什麼內容,這也就打破了元老院長期享受的既得利益。

屋大維取消了把《每日紀要》和《元老院紀事》第二天張貼出來的規矩,而是將這些內容整理成冊,放置在檔案館,供人自由閱覽。這個政策表面上是維護了元老院的既得利益,實際上是更好地發揮了信息公開的作用。將每天的紀要內容張貼出來容易引起人們的誤解,同時放置檔案館,能夠提供給需要閱覽的人閱覽。

經過屋大維的變革,《每日紀要》、《元老院紀事》和另一部重要的羅馬官方記錄《大祭司記錄》存留了下來,為後世研究羅馬歷史提供了詳實的記載,或許這也是現代新聞體系的起源吧。

以退為進

屋大維推行了很多政治方面的改革,這些改革表面上看起來是在恢復元老院的地位,增強元老院的權力,實際上是在為他個人執掌全部大權所做的。只是在這些政策剛推行的時候,讓絕大多數人認為屋大維是在恢復元老院的地位,恢復共和國體制。

元老院裁員:蘇拉時代,為了增加國家的預備官員儲備,增加了元老院議員名額,由600人擴張到了900人。凱撒時代進一步增加了元老院議員人數,目的是沖淡之前利益層的權力,增加了許多行省人員成為元老院議員,其中就有很多高盧人。每天穿著托加進行元老院日常議事的元老院議員和穿著高盧服裝的行省議員共事,也算是一道風景線了。屋大維時代開始裁減元老院議員,這項政策的推出,使當時的人們都認為屋大維會恢復元老院的地位。通過勸退、尋找罪名等方式,最終屋大維將元老院原先900人的名額減少到了600人。

恢復共和宣言:公元前27年1月13日,屋大維在元老院發表了宣言,表示將所有的權力轉交到元老院和羅馬人民手裡。元老院會場一瞬間鴉雀無聲,但即刻間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共和國體制,也是所謂的「寡頭政治」,國家政策由元老院提出,經公民大會決議通過,所以稱作「元老院體制」。

當時的人們甚至誤以為,作為凱撒繼承人的屋大維,在凱撒不惜挑起內戰推翻元老院體制後,又重新讓元老院體制復活了。元老們的掌聲經久不息,他們不僅是獻給屋大維的,也是慶祝自己可以重新掌舵羅馬了。

屋大維宣布放棄的特權有三個:

一是三頭同盟特權,也就是人們熟知的安東尼、屋大維和雷必達的「後三頭同盟」。這個同盟隨著雷必達的隱退、安東尼的自殺實際上已經解體,所以存在與否已經無關緊要;

二是「義大利誓約」,在公元前32年屋大維與安東尼決戰之時向義大利本土人民要求的誓言,宣誓向他效忠,這是國家危機時刻作為危機管理而制定的。隨著安東尼和克婁巴特拉的死去,如果繼續保留難免會引起誤會;

三是羅馬世界的支持,是「義大利誓約」的附屬誓約,這個支持包括了整個羅馬世界,不僅是義大利本土,其行省和同盟國對屋大維的支持。隨著內戰的結束,實際上這個特權也與「義大利誓約」一樣,留著容易引起誤會。

那麼屋大維沒有放棄的權力有哪些呢?

一是沒有辭去執政官的職務,仍然是羅馬最高行政長官;

二是沒有放棄「凱旋將軍」的稱號。這個稱號是在戰爭勝利之後士兵對將軍的敬稱,在和平時期,這個稱號是一種榮譽和特權。凱撒曾經擁有這個特權,他是名副其實,屋大維雖然作戰能力欠缺,卻繼承了這個稱號。「凱旋將軍」的世襲就意味著軍隊指揮權的世襲,也就是實際上的「君主制」,只是當時沒有人注意到了這點;

三是「第一公民」的稱號。如今天的美國總統,稱其為「President」也有第一公民的意思,其中"resident"是公民的意思。「凱旋將軍」的稱號充滿了武力,而「第一公民」的稱號則避免了武力方面的忌諱。屋大維將「第一公民」的稱號發揚光大並用到了極致。很多研究屋大維時期古羅馬政體的時候,得出的結論是「元首制」而非「君主制」,或許與這個稱號有關。屋大維不僅騙過了當時的羅馬人,也騙過了後世的很多學者。

奧古斯都

在屋大維宣布恢復共和後的第三天,即公元前27年1月16日,元老院通過決議,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的稱號。屋大維接受「奧古斯都」的稱號可以說的上是絕妙:

首先,授予這個封號是在其宣布恢復共和後的第三天,時間很短,容不得人們多考慮;

其次是提議的人選,為元老院素有威望的帕里奧。此人早年跟隨凱撒,是當時的「年輕羅馬激進派」一員,曾經與庫里奧一起遠征北非,在庫里奧失敗後帶領殘餘部隊撤回了西西里。曾經擔任過凱撒的軍團長,參加過都拉斯戰役、法薩盧斯戰役、塔普蘇斯戰役、孟達戰役等。之後出任了西班牙行省總督,凱撒遭暗殺後加入了安東尼派,當安東尼日益受克婁巴特拉影響並與羅馬一戰後,帕里奧放棄了安東尼。戰後屋大維保留了他元老院的議席,也恢復了他的公職,但他除了保留元老院議席外,辭去了所有公職,選擇了另一種淡泊名利的人生。由此也得到了不趨炎附勢的讚譽。

屋大維選擇帕里奧可以說眼光獨到,如果選擇自己一黨的人提案容易引起元老院懷疑,但要讓自己的對手來提案又不知道會等到何年何月了。

再次,「奧古斯都」的稱號也是經過屋大維深思熟慮後的結果。如大西庇阿的稱號是「阿非利加努斯」,意為「非洲的征服者」。蘇拉也曾想給自己一個稱號,可惜沒有找到合適的,只好自封為「幸運者」,但他太令人畏懼、恐怖,所以人們對這個稱號不置可否。龐培的稱號是「偉大」的意思,作為蘇拉的得力幹將,年輕的時候就功名顯赫,成為羅馬著名戰將,與亞歷山大的「The Great」同稱。凱撒生前沒有稱號,死後被稱為「神君凱撒」。

屋大維顯然是不好用以上類似的稱號,因為他不善於軍事,他也不可能接受一個與前人類似的稱號。「奧古斯都」意為神聖的、崇敬的事物或場所,如羅馬街邊的一個神廟也可以這樣形容,所以這個稱號就比較親民,沒有唯我獨尊的感覺。

總之屋大維就是在不聲不響中逐步地將權力把握在了手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