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關係》雖不完美,但讓黃軒背鍋的人確實太過分

娛樂圈麻辣燙 發佈 2020-03-04T11:51:42+00:00

有人說它真實不做作,演出了公關行業不為人知的潛規則,有人說它太不真實,劇情浮誇人設崩壞脫離現實。《完美關係》雖然不完美,黃軒雖然不完美,但他一直在突破,一直在進步。

黃軒和佟麗婭主演的新劇《完美關係》,最近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有人說它真實不做作,演出了公關行業不為人知的潛規則,有人說它太不真實,劇情浮誇人設崩壞脫離現實。

電視劇怎麼樣本來就是見仁見智的事,可輿論卻將怒氣一股腦拋給了演員,尤其是黃軒。

為什麼?因為《完美關係》之前的黃軒,實在是太優秀了。

細數之前的作品,雖然稱不上著作等身,但黃軒的電影大多都精品。他演繹的那些角色,也成了這些電影最好的註腳和代名詞。

他是《推拿》里的盲人小馬,生活在底層,自備,壓抑,無神的目光里卻又透出經歷生活歷練的純粹。

他是《芳華》里的劉峰,為了愛情放棄自己的前途,一眼萬年。

他是《妖貓傳》里的白居易,書生意氣,偏執癲狂,走路帶風,活脫脫一個來自盛唐的狂妄小生。

據導演陳凱歌講,這場雪地戲,黃軒近乎赤裸的在雪地里站了四十分鐘,直到身上落滿白雪,他一句抱怨都沒有。

在《只有芸知道》里,他又演繹了痴情的隋東風,從青年到中年,容顏改,氣質不散。

還有《非凡任務》的硬漢,《紅高粱》中的張俊傑,《羋月傳》里的黃歇……溫潤如玉,清爽少年,在很多觀眾的心裡,黃軒幾乎是完美的。

但真的完美存在嗎?肯定不。

對劇過高的期待,直接變成了劇作口碑不一時,噴向黃軒的口水。但對黃軒來說,這一切確實很不公平。

其實對於《完美關係》,黃軒的態度從沒有改變過。無論演盲人還是詩人,無論演鰥夫還是霸總,黃軒總是提前好幾個月就開始準備,第一個進入狀態。

這一點也得到了《完美關係》編劇的證實。

《完美關係》是一個講公關行業的職業劇。不像賣房中介和廣告這些人人熟悉的行業,黃軒沒辦法真正去體驗公關人的生活,只能靠周邊人的訴說和自己的想像去演,所以劇中有給人感覺「演太過了」的地方。

電視劇播出十二天,就有諸多新聞媒體採訪了黃軒。黃軒表示,在拍攝之前,自己有和導演及編劇商討過。

而「強勢」這種表演方法,是從事公關行業很多年的編劇老師提出的。因為他們是在救火,在解決你的當務之急。他有他的立場,有他的見解和認知,那個時候他一定得強勢,甚至需要一些保護色。

所以,我們看到《完美關係》中的黃軒,嚼著口香糖戴著墨鏡出場,看著像霸道總裁。

所以,我們看到作為公關大神,衛哲的強勁實力給了他張狂的底氣,所以面對給自己帶來麻煩的人和不相信自己的客戶,他的不屑一顧與不尊重統統寫在臉上。

去見客戶的時候,他像個找茬要債的混混,進門還要整理一下自己的風衣。

面對客戶,居高臨下,與其說對話,更像是審問,張狂至極。

沒有真正從事過公關,尤其是危機公關的職業,我們誰都說不好,真正背地裡的公關是不是這樣。

只是因為這種表演,跟我們常識中的甲方和乙方不符。而這種「不討喜」,也恰是編劇給這個極度自負的公關大神初始化的人設。

黃軒在採訪中也多次提到,自己不想演一個完美的衛哲。並坦言:「如果我沒有表現好,那我就應該去承受輿論。」

突破人設,走出舒適區,看來黃軒已經做好了聽到不同聲音的準備,他曾跟導演說,自己不想演一個完美的人,他更希望看到的是角色有煙火氣、立體鮮活的一面,把好的不好的全都展現給觀眾看,才能讓大家體會到角色的前後轉變。

而表演過程中,黃軒也悄悄加入了自己的私貨。全劇起首就是黃軒飾演的衛哲因焦慮症在接受心理諮詢的畫面。

有沒有發現不一樣?

這個鏡頭中,黃軒的身份是客戶,而心理醫生才是主導。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他表情里的不安和眼神里的混沌,左手的食指還有不停的小動作。

在客戶眼前,他不可一世,可在客戶背後,他依舊是那個需要幫助的病人,依舊會局促不安,會焦慮不解,這是只屬於衛哲的兩面,也從內心深處立起了衛哲這個真正的普通人。

黃軒出場嚼著口香糖的場景被眾多觀眾吐槽,而我突然想起了另一個他嚼口香糖的場景,《黃金時代》里有情有義的駱賓基。

擁有一切的衛哲驕傲自大得嚼著口香糖,

失去一切的駱賓基聲淚俱下得嚼著口香糖。

糖還是那顆糖,可黃軒演出了人生的兩種極端,兩相對比,雖然衛哲稱不上「教科書」級別的表演,但也絕對是合格的演繹了。

《完美關係》雖然不完美,黃軒雖然不完美,但他一直在突破,一直在進步。看劇的我們只需要一些耐心,而不是將所有的憤慨全都發泄給演員。

突破人設走出舒適區需要時間,相信以後的黃軒,會為我們奉獻更多更好的作品。自始至終,我都相信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