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一才子寫下一首千古奇詩,男子可以順著讀,女子卻只能倒著讀

煮酒讀書 發佈 2019-12-30T12:09:07+00:00

文字是文化的載體,也是一種文化最為直觀的呈現,作為信息交流工具的同時,也有著一定的審美價值與意義,這在中國的漢字上面表現得非常明顯。

文字是文化的載體,也是一種文化最為直觀的呈現,作為信息交流工具的同時,也有著一定的審美價值與意義,這在中國的漢字上面表現得非常明顯。

漢字作為一種表意字,不僅形狀非常優美,而且所蘊含的意思也極為豐富,同時與音節聯合起來,會有很多有意思的文學體裁出現,例如在全世界範圍內都獨屬一份的「迴文詩」。

根據史料的記載,中國最早出現的迴文詩是漢朝時期蘇伯玉的妻子,因為思念丈夫而寫的一首《盤中詩》,無論順著讀還是倒著讀,都能夠表現出極為強烈的思念之情,這種作詩的方式被流傳出來以後,就被人們極為廣泛地進行模仿,歷朝歷代都誕生了很多別具風味的迴文詩。

在宋朝的時候就有一位著名的大才子李禺,寫出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迴文詩《兩相思》,被人們譽為「奇詩之巔」,因為一般的迴文詩儘管倒著讀也可以,但是其中含義卻也基本上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如《盤中詩》在順著讀的時候是思念丈夫,倒著讀的時候也是思念丈夫。

但是《兩相思》卻並非如此,在順著讀的時候是男子思念妻子,而倒著讀的時候卻轉化成為了女子思念丈夫,所以男子可以順著讀,但是女子卻只能倒著讀。

在順著讀的時候,這首詩便是典型的《思妻詩》:「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途路阻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孤燈夜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

一雙因為思念而顯得乾枯無神的眼睛,望向遙遠的家鄉,但是中間卻隔著重重的山水,人間輾轉經年,又曾見過有幾個人能夠像你一樣懂得我的心?

因為對於你的思念是如此的深切,便讓我的心情苦澀到無以復加,望不見你的我只能一次又一次地以酒澆惆,哪怕是酒壺已空也不敢起身,因為害怕心中的苦澀會因此漫溢出來,腦海中滿是雜亂的情緒,已經無法寫成有章法的詩篇。

路途如此的遙遠,你我離別的時日也已經是如此之久,曾經多次給你寫信,可是卻因為路途遙遠而遲遲沒有收到回信,在這漫長深寂的夜晚之中,只有我一個人獨自守著一盞孤獨的燈,作為丈夫的我在思念著自己的氣質,作為父親的我在思念著我的兒子,可是我卻只能思念而無法見到。

這一首詩的感情極為真摯,令人讀之不覺身臨其境,仿佛見到了那一個在黑夜中獨自思念妻兒的男子,感受到那一份刻骨銘心的思念,亦不覺間便潸然淚下矣。

而當這首詩倒著讀的時候,便成為了一首典型的《思夫詩》,所以這首詩的名字叫做《兩相思》,因為完美地表現出了兩個人之間的彼此思念。

當它是《思夫詩》的時候,全文為:「兒憶父兮妻憶夫,寂寥長守夜燈孤。遲回寄雁無音訊,久別離人阻路途。詩韻和成難下筆,酒杯一酌怕空壺。知心幾見曾來往,水隔山遙望眼枯。」所有的景色與動作都是一樣的,但是主體卻已經從作為丈夫作為父親的男子換成了待在家中的妻子與兒子,感情同樣的真摯動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