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還是奸相,南宋賈似道的是是非非

竹簡里的歷史 發佈 2019-12-30T12:29:08+00:00

關於賈似道,歷史上的說法很多,有人說他不僅貪贓枉法,還與敵國簽下諸多喪權辱國的條約,擅自與蒙古劃江割地,賠款稱臣,將本就風雨漂泊的南宋陷入了更加艱難的地步。但也有人說賈似道實際上是一個善於改革,為大宋延續了二十幾年生命的宰相。今天就拋開抹黑和讚揚,單純說說他一生究竟做了什麼。

關於賈似道,歷史上的說法很多,有人說他不僅貪贓枉法,還與敵國簽下諸多喪權辱國的條約,擅自與蒙古劃江割地,賠款稱臣,將本就風雨漂泊的南宋陷入了更加艱難的地步。但也有人說賈似道實際上是一個善於改革,為大宋延續了二十幾年生命的宰相。

今天就拋開抹黑和讚揚,單純說說他一生究竟做了什麼。

賈似道,1213年出生,父親是一名抗金英雄,有膽識有謀略,曾任京湖制置使,11歲的時候,父親因病逝世。25歲的時候考中進士,那時候他的姐姐已經貴為宋理宗的貴妃了,所以他是弟憑姐貴,被宋理宗任太常丞,後因他人舉薦,沒多久便升知澧州。

從這之後,他的仕途便一帆風順,走的相當順利。相繼擔任戶部侍郎、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寶文閣學士、同知樞密院事、臨海郡開國公、知樞密院事、兩淮宣撫大使等,最後一路爬到了宰相一位。

1233年,蒙古向南宋提出結盟,滅掉金國。但是後來蒙古撕毀合約,把宋應得的土地削減。宋朝當時想要出兵拿回應得的土地,卻慘敗而歸,還被蒙古以「違約」名義入侵。

賈似道似乎並不幸運,他處在了南宋最風雨飄搖的時代,他上任不久後,蒙古大軍便攻打了過來,蒙古一共發兵三路,一路由蒙古大汗蒙哥親自率隊攻打四川,一路由雲南走廣西攻打湖南,大名鼎鼎的忽必烈則率兵十萬攻打鄂州。

賈似道臨危受命,率軍來到了鄂州,在鄂州堅持了四個多月,在各路援軍到達的情況下,鄂州城守越發堅固。而此時宋帝命賈似道率領百餘精騎來到了黃州,在那裡統領對蒙古作戰的全局,宋軍士氣大漲。

蒙古進軍多時而久攻不下,最終糧食日漸減少。《元史》中記載,「諸將歸罪士人,謂之不用,以不殺人故不得城,忽必烈月彼守城者只一士人賈制置,汝十萬眾不能勝,殺人數月而不能拔,汝罪之也,豈士人之罪乎!」

當然南宋更幸運的是,蒙古大汗蒙哥被打死在了釣魚城下,蒙古內部也因為爭奪汗位而自相殘殺,南宋也躲過了一次滅國之險,賈似道因此被封為右丞相,進位衛國公,朝堂之中更是出現了「賈似道再造宋室」的口號。即便是後來的文天祥也對賈似道這次大捷頗為讚賞。

毫無疑問,此時的賈似道作為孟珙的繼任者,鄂州保衛戰的主持者,做的還是不錯的。

戰後,賈似道被召入朝,誅殺了著名奸臣丁大全,但也同時殺死了自己的政敵吳潛。而後賈似道進行了著名的公田法和打算法改革。對此,學者們爭議不已,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爭議所在。

我們都知道兩宋是不抑兼并的,以此導致了富者連田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而南宋更是主要靠著商稅在支持,但是毫無疑問,在小農經濟時代,要支撐一個國家最重要的還是中小地主和自耕農。

而蒙哥侵宋導致的戰亂,使得更多民戶躲避兵禍而投靠土豪。土豪們亦通過支援南宋朝廷抗蒙,而索求更高的自主權,所以他們控制下的戶口變得幾乎完全不能統計,也不再納稅了。

「公田法」就是說規定了每戶的最大田地數。其餘田地均成為國家的公田,而「打算法」就是整頓軍隊財政、約束不法將領。

我們先不論賈似道究竟是為了攬權還是斂財,但是毫無疑問這兩者對南宋小朝廷來說絕對是正確的,一手錢,一手軍隊,這才是支撐起政權的根本。

也有人在批評,如虞雲國批評公田法,認為「公田法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財政危機,反而成為社會動盪的新源頭」。其關鍵論據是公田法實施之後,南宋朝廷仍然在加印會子,引發通貨膨脹,即紙幣貶值的問題並未得到解決。

但是毫無疑問對南宋小朝廷來說改革是必須的,只是可能賈似道的改革失敗了。

後來蒙古大軍再次壓境,兵圍襄陽,馳援襄陽之援軍節節失利,堅守數年後被攻陷。賈似道無奈,只得一方面安排當時宋朝皇室和眾大臣逃往,一方面又在朝廷的壓力的下親自出征。

後宋蒙大軍決戰,但當時的宋軍已上下離心,一戰之初,便四處潰逃,全軍覆沒。蒙古乘勝追擊,一路東進。

賈似道也因此被罷官,昔日護國功臣,一時千夫所指,最終被和他有私仇的監送官鄭虎臣擅殺於漳州木棉庵。

我們縱觀賈似道的一生,不說唯心論,單純從賈似道做的事來說其實是沒有特別大的可以指摘的地方,當然還有賈似道喜歡蟋蟀什麼的也可以說他的不對。

我們過去的史書都是有士人寫的,他們往往喜歡將自己的反對者寫成所謂的奸臣,但是其實奸臣也好。忠臣也好,看的不是史書上評價的一句什麼忠貞不二,或者一句獨斷專行,反而應該看的是他做了什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