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的女人還需要正常的夫妻生活嗎?

婚姻百態 發佈 2020-01-04T08:21:07+00:00

對於這種情況有以下看法:【1】解決空虛感現在很多離異或喪偶的中老年都會覺得寂寞,需要有人陪伴,就如同蘇大強一樣,和老婆相伴了一輩子,妻子的突然離世,也很不習慣,兒女不能時刻承歡膝下,陪伴身旁,內心不可避免的孤獨,渴望有個知冷知熱的陪伴左右。

文 | 婚姻百態

我是個來自農村的女人,這大半輩子過得也很不容易,少年時家裡條件不好,供不起我讀書,我就偷偷躲在大隊上簡陋的教室後面偷偷學,拿著木棍在地上寫寫畫畫,勉強的學會寫自己的名字認識基本的字,會算算數。

所以我就很尊敬有文化的人,在18歲那年我認識了一個外鄉男人,來村裡教書的。那個少男少女不懷春,我們情投意合結婚在一起了,我們收到一封書信,他家裡要他趕快歸家。

就這樣我跟著他來到了他的家,也很貧寒,我費盡大半生盡心盡力把兒女拉扯大,沒想到老公卻早早的因病去世了,留我孤單單的在世上,老公去世這些年我一個人過得很苦,每當夜深人靜時我就更覺得寂寞了,如果老公還在世該有多好啊!

我也想有個知冷知熱的男人陪我,但總是不敢說出口,怕別人說三道四,羞恥心一次次的將我的想法壓制。現在兒女大了,都離開了家,我更覺得空虛了。心裡想要找個男人的想法就更強烈了,我身體還比較好,內分泌也很正常,偶爾也會有需求。

我在社區的藝術交流中心認識了老蔣,老蔣是個文化人,老婆也是離開了他,就這樣我們兩個寂寞的,渴望關愛的人漸漸的走到了一起,我們想要結婚組成一個家,這樣可以名正言順的在一起,這樣就可以有夫妻生活了,也不會有人說我們老不正經。

我和老蔣都是性情中人,很有共同語言,相互在一起老來了也有個伴,就算我們身體走了下坡路,也可以相互照顧,半夜生病了至少有個人能及時察覺,半夜醒來時不用一個人面對漆黑漫長的夜。從身體到心靈都能得到安慰。兒女們成家了也忙,做父母的有能力就給子女幫幫忙,但絕不想不想給子女拖後腿,添亂。

有時,我想我是個正常的女人,想過夫妻生活很正常,又沒有出軌,破壞別人家庭,卻總是有很多顧慮,顧及周圍的眼光不敢追求自己的媳婦表達自己的想法。

現在兒女都有了自己的家,我要追求我自己的幸福,和老蔣結婚,讓正常的需求得到釋放。

在健康狀況允許的條件下,是可以進行夫妻生活的,這不是年輕人的專利。就算我50歲了,也有追求幸福的權力,不是嗎?50歲以後的女人也需要男人,從身到心。老師,我想要追求自己幸福,這樣有錯嗎?

這是我們後台收到的一位粉絲髮來的私信

看完私信,我陷入了思考:人生一世,倒長不短,幸苦了大半輩子,想要有個知冷知熱的伴,追求自己的幸福也在情理之中,不論是身還是心。去年電視劇《都挺好》中的角色蘇大強和保姆蔡根花在一起就好像一對小夫妻,在一起給蘇大強無限的溫暖。

對於這種情況有以下看法:

【1】解決空虛感

現在很多離異或喪偶的中老年都會覺得寂寞,需要有人陪伴,就如同蘇大強一樣,和老婆相伴了一輩子,妻子的突然離世,也很不習慣,兒女不能時刻承歡膝下,陪伴身旁,內心不可避免的孤獨,渴望有個知冷知熱的陪伴左右。

【2】健康是否允許

這位粉絲的身體狀況,還需要男人,想過夫妻生活,這完全沒問題,但是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一樣,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夫妻生活有助於夫妻雙方的感情,適當的夫妻生活也有利於身體健康,所以不管什麼年齡只要不違背道德,無公害就跟隨本心吧。

【3】當事人的心理活動

現在大多數50歲的人都為人父母,作為當父母的有自我的想法,做子女的應該尊重,很多人就是不想拖累子女才想找一個人,互相攙扶的走到生命盡頭不想麻煩子女,他們走過了大半生也很要強,剩下的歲月為自己而活,是他們的選擇。

結語:

人的一輩子一年又一年的過去,經歷了人生百態,為家庭兒女操持了大半輩子,本以為可以和愛人相伴到白頭,走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切都是那麼始料不及。總是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得償所願。

活了大半輩子,都是為了他人,到了人生的下半段為自己而活,也未嘗不可。經歷了世間風霜,才會知道清楚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自然也可以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跟隨本心活出自己,不必在意他人的看法,畢竟日子是自己在過,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珍惜現在所遇到的一切吧!

【關注】我,讓我幫你一起走出情感困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