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部電影《峰爆》打頭陣,大片缺失的中秋檔仍在等待「觀眾」?

娛樂獨角獸 發佈 2021-09-16T20:43:57+00:00

文 | 樓巴蒂今年中秋檔在電影市場的處境十分矛盾:無人期待但又十分重要。這句話的意思是,一方面,電影市場冷淡已久,行業對於中秋檔或將救市這件事並不抱期待,但另一方面,中秋檔作為國慶檔的前哨,又必須承擔一部分預熱職能。於是公眾對於中秋檔的態度十分曖昧,「去看電影嗎?」「看情況吧。

文 | 樓巴蒂

今年中秋檔在電影市場的處境十分矛盾:無人期待但又十分重要。

這句話的意思是,一方面,電影市場冷淡已久,行業對於中秋檔或將救市這件事並不抱期待,但另一方面,中秋檔作為國慶檔的前哨,又必須承擔一部分預熱職能。於是公眾對於中秋檔的態度十分曖昧,「去看電影嗎?」「看情況吧。」

今天(9月17日)離中秋假期還有兩天,但是中秋檔第一波電影已經提前搶跑。朱一龍主演的主旋律災難商業片《峰爆》正式開畫,該片上映前,貓眼想看人數達到17萬,成為中秋檔上映電影中熱度最高的作品之一,開畫後該片壓下《怒火·重案》《失控玩家》等老片,完成市場領跑,截止寫稿時間,《峰爆》首日票房達到2741萬元。

而這個成績,目前並沒有讓行業對中秋檔產生更多的信心。根據已經公布的片單,中秋檔上映電影分為兩批,累計達到了12部。但是這個數據並沒有什麼參考性,因為除了少數幾部中等體量電影,大部分作品是一日游影片。

今天第一批5部電影,除了《峰爆》在電影市場引起了一點水花,其它電影只是徒然增加了上映電影的數量,讓中秋檔看起來不至於太過單薄。

9月19第二批電影上映,數量達到7部,這其中《我的青春有個你》《關於我媽的一切》《一直游到海水變藍》等電影認知度相對較高,但是檔期依舊缺乏具備票房號召力的商業大片。

一直以來中秋檔都是電影市場上的雞肋檔期,這個情況到了今年依舊沒有改變,只是今年比以往都更加艱難,於是即便雞肋,可以果腹就不能捨棄。

《峰爆》打頭,朱一龍銀幕首秀能收割票房嗎?

雖然電影市場早早就顯露出將一切希望壓在國慶檔的意圖,但是看見中秋檔的處境,還是讓人一陣嘆息——「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從12部定檔電影來看,在類型上中秋檔保有一個小檔期該有的尊嚴,類型十分多元。從災難商業片《峰爆》到小說改編青春片《我的青春有個你》、家庭親情片《關於我媽的一切》、寵物題材劇情片《狗果定理》、愛情電影《日常幻想指南》、紀錄片《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動畫電影《山海經之小人國》等,各類類型片遍地開花。

可是類型多並不意味著選擇多,就像數量多並不意味著衝擊力強。中秋檔的電影大部分是中小體量作品,仔細審視電影的配置,就會發現各有各「難念的經」。

《峰爆》已經被視為中秋檔的頭部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地質災害突襲縣城,退伍鐵道兵老洪及其兒子合力拯救16萬民眾的故事。

電影的賣點很明顯,一方面是類型題材,這是少有的國產地質災難片,結合主旋律內容,不是《流浪地球》的科幻背景,也不是《戰狼》《紅海行動》的動作戰爭題材,而是聚焦真實發生的苦難,故事中的主角在現實里有原型,公眾更容易產生情緒共鳴;另一方面,這是演員朱一龍成為國內一線小生之後第一次出現在大銀幕上,粉絲早早就開始為電影搖旗吶喊,雖然沒有出現飯圈裡那種組織性的粉絲觀影,但是也將《峰爆》的熱度衝上了中秋檔第一梯隊。

影院也給了《峰爆》相當的空間,目前電影首日排片為15.4%,與《怒火·重案》持平,低於進口片《失控玩家》,但是9月19日中秋檔正式開啟之後,《峰爆》的排片增加到30%,並且後續將增長到40%。

目前《峰爆》口碑仍在發酵中,如若電影質量過關,那麼該片有可能成為檔期內的最大贏家。

中秋檔12部電影,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同樣被視為中秋檔第一梯隊的,還有家庭片《關於我媽的一切》。這部電影由演員徐帆與新生代小花張婧儀主演,顯然將以親情、原生家庭、女性等話題引起觀眾共鳴,如同此前的《我的姐姐》《你好,李煥英》等親情內容相關的電影。而坊間有消息稱,該片是翻拍韓國電影《世上最美麗的離別》,這部電影在豆瓣上評分8.4分,有原著小說與電視劇。

韓國翻拍電影在電影市場上除了《重返20歲》《大人物》等,少有成功的案例,近幾年的《你的婚禮》《陽光姐妹淘》《小小的願望》等口碑慘不忍睹,《關於我媽的一切》能否獲得市場認可,有待觀察。

而除了這兩部電影,其它電影底氣都顯得不那麼足。

青春片《我的青春有個你》改編自孫睿小說《草樣年華》,雖然算是一部小說改編作品,但是原著IP認知度有限,同時該片啟用了大批新人演員,主角在票房市場上起不到任何加成作用。但是電影討巧地邀請了沈騰、姚晨進行客串。顯然,這是一個錦上添花型的設置,如果電影本身質量及格,那麼這部小體量青春片有可能在成熟演員的幫扶下變成黑馬,但是如果電影沒能擺脫青春片一貫的窠臼,那麼沈騰、姚晨也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點綴。

關注度更高一些的還有賈樟柯導演的紀錄片《一直游到海水變藍》,該片從2020年釋放出相關消息之後,就一直十分引人注目。但是行業與影迷市場的關注與大眾市場的票房轉換是不成正比的,影迷期待在大銀幕上看到這部紀錄片,這部作品聚焦馬烽、賈平凹、余華和梁鴻四位當代作家的個體經歷,以口述史的方式展現1949年以來、跨度70年的中國面貌以及人們的真實生活。而大眾對於這個語焉不詳的名字除了敬而遠之,最禮貌的反應是,「這是一部海洋環保紀錄片?」

同時紀錄片本身能夠覆蓋的觀眾就相當有限,近五年電影市場上票房過億的紀錄片僅兩部,一部是《厲害了,我的國》,一部是《二十二》。《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在豆瓣上評分已經溢出,顯然也沒有滿足影迷受眾的期待,想以口碑突圍也十分困難。

中秋檔剩下的《狗果定理》《山海經之小人國》等片,關注度本身有限,能否在中秋檔收割票房不去考慮,先要思量能夠從《怒火·重案》《失控玩家》等老片手裡分得排片空間。

大公司押寶國慶,電影市場何時迎來熱潮?

行業對於今年中秋檔的票房走勢或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2019年中秋檔(9月13日-15日)檔期內上映了7部電影,因為一部《誅仙i》電影大盤三天累計票房超過了8億元,除去2017年被國慶檔完全覆蓋的中秋檔,以單獨中秋檔的票房而言,2019年中秋檔創下了近5年來的新高。同時,2019年中秋節(9月13日)當天票房大盤達到3.64億,較去年同期增長97.5%。

彼時電影市場雖然不齒流量已久,但是還是不能否認,這是一個被流量拯救的中秋檔。而今年的中秋檔,政策監管下流量已經成為往事,這意味著票房市場上沒有了buff型選手,能創造奇蹟的只有口碑。

相比中秋檔的勢單力薄,已經開啟預售的國慶檔顯得更加熱鬧。

目前9月30日與10月1日定檔作品達到12部,大片雲集。從博納影業撤檔重現的《長津湖》到拼盤大片《我和我的父輩》,再到光線傳媒的IP改編愛情電影《十年一品溫如言》、青春片《五個撲水的少年》,華誼兄弟的《鐵道英雄》,頭部電影公司都貢獻出了作品。而截止寫稿時間,國慶檔票房預售已經突破千萬關口。

同樣引人關注的還有進口片市場。華納兄弟的科幻大作《沙丘》已經宣布引進,尚未確定具體時間,但是該片一直備受期待。環球電影則有一部《特種部隊:蛇眼起源》,目前關注度不算太高。雖然IP大戶迪士尼尚無電影引進,但是9月3日漫威超英電影《尚氣與十環傳奇》在海外上映,作為首個亞裔超級英雄的亮相之作,梁朝偉、楊紫瓊等演員參演,這部電影或許此後有機會引進。

暑期檔的潰敗,加劇了電影市場的冷淡氛圍,疫情反覆也讓影院戰戰兢兢。行業不再歡天喜地迎接一個檔期到來,或者創造一個檔期生出些熱鬧,而是希望市場平穩發展,國慶檔能夠安穩到來,中秋是一個前哨,真正的戰場即將來臨,而所有人都期望這個戰場上能產生奇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