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科技這麼發達,為什麼神舟十二號返回艙還要用降落傘著陸呢?

怪羅科普 發佈 2021-09-16T19:36:00+00:00

中國空間站三位首批訪客圓滿完成任務,他們搭乘神舟十二號返回艙返回地球,於17號下午13點47分成功在東風著陸場著陸。這裡有一個小插曲,東風著陸場其實一直是作為備用著陸場在使用的,這是神舟號飛船第一次使用這個著陸場著陸,而之前所有的神舟號飛船都是在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

中國空間站三位首批訪客圓滿完成任務,他們搭乘神舟十二號返回艙返回地球,於17號下午13點47分成功在東風著陸場著陸。

這裡有一個小插曲,東風著陸場其實一直是作為備用著陸場在使用的,這是神舟號飛船第一次使用這個著陸場著陸,而之前所有的神舟號飛船都是在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

之所以這次要換成東風著陸場,是因為這裡比四子王旗著陸場更適合以後更加頻繁的飛船著陸,這是神舟號非常在東風著陸場的第一次,而以後這裡將變成中國唯一的飛船著陸場。

四子王旗著陸場是草原,每次著陸都有可能造成經濟損失,影響牧民生活,而東風著陸場是廣闊的戈壁灘,荒無人煙,怎麼著陸都不會影響公眾生活。

而且,還實現了飛船從哪裡起飛就在哪裡著陸,這樣可以減少許多人員的配備,因為一些施救人員不可能兩邊跑。

雖然,東風著陸場地勢確實比四子王旗著陸場複雜許多,但是現在科技的進步,讓這些複雜地形已經基本不會影響工作人員實施救援工作了。

說到我們的科技,既然我們的科技已經這麼發達了,為什麼每次飛船著陸還都要用降落傘呢?為什麼沒有像科幻作品中那樣隨時隨地的降落呢?

為什麼使用降落傘?

如果不用降落傘,可以利用反推發動機來減速(就像科幻電影裡一樣),現在一般在返回艙距離地面1米的樣子會啟動發動機來反推做進一步減速。

以現在的科技要全程實現這一點,我個人認為是問題不大的,因為這並不是什麼特別高技術含量的東西——就是一個利用反推來減速而已。

但是這需要很多錢,很多燃料,這是它沒有被使用的原因。

而利用大氣層來讓飛船減速——也就是著陸的最後階段用降落傘,這是免費的,至少可以為返回艙節省掉一節火箭燃料的錢,而且還可以讓火箭發射時更輕——這也是錢。

要知道把每公斤東西送上地球軌道,根據高度和火箭的不同,那都是要數千到數萬美元,航天員都要為此保持體重才行。

雖然,使用降落傘著陸看著有點「low」,但實際上它可能比用發動機反推減速來得更複雜,更具有技術含量。

事實上,世界上兩家頂級的航天技術公司——SpaceX 和波音,都多次栽倒在太空飛行器的降落傘上,他們降落傘的測試也基本都是失敗多於成功。

飛船降落傘的使用

當飛船返回地球的時候,它的速度需要從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秒)逐漸下降,在進入大氣層時,飛船會被大氣快速減速,這個被稱作再入大氣層階段。

在這個階段飛船底部會因為摩擦加熱到2000攝氏度以上,而且由於被等離子體包圍,飛船會通訊中斷,這個就是所謂的「黑障區」。

大約在距離地面40公里的樣子,飛船可以和地面重新建立通訊,並繼續減速,而到了10公里的樣子才會開始使用降落傘。

很多人可能好奇,為什麼是10公里才打開降落傘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10公里以上飛船的速度還太快了,如果冒險打開降落傘,一來它可能會直接被燒毀,二來它瞬間減速造成的緩衝力可能給航天員造成傷害。

10公里的時候,飛船的速度是相對合理的,而且降落傘的減速正好可以到達地面。

打開降落傘也是非常講究的,一般情況下在10公里的時候打開傘艙蓋,並拋棄被加熱的不成樣的隔熱罩。

然後,依次打開引導傘、減速傘、主降落傘,之所以要這樣一步步來也是為了不讓航天員因過快減速受傷。

以這次神舟十二號返回艙為例,引導傘將其速度緩慢下降到200米每秒,然後減速傘將其下降到70米每秒,並穩定了返回艙。

之後就是主降落傘打開,這個降落傘非常巨大,足足有1200平米(神舟飛船的返回艙重量是3噸左右,如果再重的話,這個傘還要大。),它將飛船一直降速到6米每秒,一直使用到距離地面1米處。

最後才啟動發動機反推,將飛船最後降速到3米每秒,並落地以確保航天員受到衝擊力不是很大。

飛船從7.9公里每秒下降到0,就最後這樣使用一下燃料,這就是使用降落傘的原因。

降落傘的技術要求有多高?

降落傘的概念其實可以追溯到500多年前,達文西在他的一本筆記本描述了一個由木桿和亞麻皮組成的金字塔形狀的人類高處降落工具。

但是要把它應用到現代飛船中,特別是載人飛船中,是非常難得,它不像人類跳傘那樣簡單減速就好了,它更具空氣動力學特性,而且無法用計算機模擬。

因為大氣在不同高度,每一秒的表現都是不同的,而且遇到湍流和動態氣流根本無法預測。

所以從打開到降落的所有可能都要考慮進去,這就是為什麼那些大的航天公司很難完成這一點的原因。

還有材料上要求也非常高,別看神舟十二號飛船的主降落傘打開那麼大,但摺疊起來只有90公斤左右。

而且這個摺疊工作需要專門的人員完成,在美國的阿波羅計劃中,整個NASA工作人員只有三個人有資格摺疊飛船降落傘,因為降落傘的設計包含了太多知識點。

最後

總之,別把飛船的著陸和跳傘相提並論,飛船的降落傘的設計涉及到的東西很多,而且非常複雜,所以它並不low,相反它很高大上。

中國這次三位太空人圓滿完成任務,趕上回家過中秋,這對於中國航天而言,我們已經真正開啟空間站的時代,所有關於空間站的技術都能獨立完成。

而以後的「上天」的頻率會很高,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