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河岸的14座橋,為何承載了這個島國的200年的記憶?

跟着地圖看世界 發佈 2020-04-11T04:30:04+00:00

自古以來,橋便是文人墨客抒情的對象,倫敦有倫敦大橋,巴黎有塞納河橋,舊金山市有金門橋…新加坡河是新加坡的主要河流之一,總長約3.2公里,是由海水沖湧出的河道,河面不寬,卻天性中就帶來了蓬勃的活力。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自古以來,橋便是文人墨客抒情的對象,倫敦有倫敦大橋,巴黎有塞納河橋,舊金山市有金門橋……

不寬廣的新加坡河上也有很多橋,溝通著新加坡的過去和現在。

新加坡河從上游的金聲橋到出海口全長只有3.2公里,河上的橋樑卻有14座。兩個世紀以來,新加坡河就像這個島嶼的心臟與動脈。新加坡河經歷過三次轉型,但始終維持著源源不絕的生命力。沿岸上多座英國人建造的橋樑,也見證了這國家的歷史。

新加坡還有河?新加坡河的三次轉型及時間軸

新加坡面積雖小,但是也是有河流的。新加坡河是新加坡的主要河流之一,總長約3.2公里,是由海水沖湧出的河道,河面不寬,卻天性中就帶來了蓬勃的活力。河流從新加坡的中央商業區源起,向南傾入新加坡海峽。河上跨越有14座造型各異,大小不同,建於不同年代的橋樑,是亮麗的風景,更是歷史的標尺。

如同世界許多國家都擁有母親河,新加坡的歷史,也從這條河展開。自從英國殖民者斯坦福·萊佛士爵士於1819年2月29日在新加坡河口登陸之後,河的兩岸就逐漸發展成新加坡的商貿中心的新加坡中區。在萊佛士的免稅政策下,設立在河口的商港吸引了遠近的商船。商家在河岸建起一排排貨倉,而這些極具歷史意義的房屋現已受到整修及保護。

01三次轉型

從19世紀起,新加坡河頻繁的交通量導致河道受到嚴重的污染。直到1977年,當時之總理李光耀發起了清理新加坡河的運動。200年來,新加坡河經歷過三次轉型

第一次轉型:新加坡河口的天猛公村落轉型為河畔貿易與貨倉,打造一個半世紀的經濟命脈。

第二次轉型:十年清河後,新加坡河兩岸發展為娛樂餐飲場所。

第三次轉型:進入21世紀,新加坡河,加冷河與梧槽河打造成城市集水區,為本地人提供食水的泉源。

整個歷程就像三色河水:駁船時代退潮時發出臭味,好像咖啡烏的黑水;滂沱大雨時山泥沖入河流,好像奶茶的濁水;漲潮時河水高漲至岸邊,一片碧綠的清水。

02河流轉型的主要縱向時間軸

1299年,山尼拉烏他馬王子來到古老的淡馬錫,將它命名為新加坡拉,梵文為獅子城。

181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雇員史丹福萊佛士在新加坡設立貿易站。

1823年,新加坡河上的第一個碼頭建立在靠近河口的地方。

1832年,新加坡取代檳城,成為海峽殖民地的首府,吸引許多中國、印度和亞洲地區的移民。

1840年代,船舶運輸活動集中在新加坡河口的吻基(駁船碼頭)。由於過度擁擠,一些貿易在加冷河與梧槽河進行。

1860年代,殖民地政府興建丹絨巴葛碼頭來舒緩新加坡河的貨運。

1869年,蘇伊士運河正式啟用,新加坡成為東西方貿易的交匯點。

1890年代,河畔的貨倉、工廠、木船廠與其他各行各業興盛起來。

1930年代,新加坡河上游發展為工業區,貨倉與店屋林立。譬如陳嘉庚在哥里門橋與里峇峇利路交界處設立謙益公司經營米糧,後來改為樹膠廠。

1972年,丹絨巴葛的第一個貨櫃船碼頭正式啟用。隨著新加坡全面發展貨櫃碼頭,丹絨巴葛成為航運發展的焦點。

1977年,新加坡河與加冷河的清河總藍圖出爐。

1983年,清河運動全面展開。

1987年,河岸修復完工,河畔建築與酒店陸續興建,現代化的娛樂餐飲取代從前的河畔商貿。

2008年,濱海堤壩完工,新加坡河、加冷河與梧槽河成為市區蓄水池,為市民提供乾淨的水源。

萊佛士登陸的時候,新加坡河與周邊已經有人活動

英國人萊佛士1819年登陸新加坡,他登陸的時候,新加坡河與周邊已經有人活動和居住。居住在沿海地區,日常生活起居多數在舢板上進行。此外,附近有約20個甘蜜種植園,員工包括華人和馬來人。

「萊佛士先生抵達的時候,新加坡河口有少過一百間房屋……大約30戶海人家庭居住在離開河口稍遠的寬敞的河面,住在船上和河邊的各占一半……有一些馬來人在附近居住,他們的棚屋面對著大海……居住在船上的海人最先看到萊佛士到來。我記得那艘船於早上靠岸。萊佛士一行人下船後,直接朝天猛公的家走去。」

——1819年英國人登陸的見證者

1823年,「吻基」駁船碼頭已經出現貿易商行和貨倉。隨著經濟擴張,河畔作業發展至新加坡河上游的亞歷山大水道。

早年新加坡的主要出口有中國的絲綢、陶瓷器、茶葉和米糧,香料群島的香料、咖啡和金粉,源自其他亞洲地區的胡椒、鐵器、棉花和布料。19世紀中葉,甘蜜與鴉片成為主要的經濟作物。

移民的湧入與河畔工業加速河水的污染,河畔工業包括:處理包裹香菸的亞答葉,甘蜜加工(揉皮和染色),西谷米與海藻加工等。

上世紀50年代為新加坡河駁運業的高峰期,河上有超過3000艘駁船,清河前仍然有約300艘駁船川行。新加坡河上游的造修船廠的燃油、油漆、廢木料等流入河床,亦加速河水的污染。

1977年,新加坡河與加冷河的清河總藍圖出爐,通過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來徹底消除河水污染的源頭。新加坡河畔4000戶人家搬遷至政府組屋,熟食攤販與蔬菜瓜果業者則安頓在小販中心。經過10年的努力,河水終於恢復青綠的原貌。

2008年,濱海堤壩完工,不僅為新加坡儲水供水,亦可防洪及緩解淹水情況。新加坡河、加冷河與梧槽河變身為淡水區,成為新加坡17個蓄水池之一,供水量占總需求的10%。

紅頭船、青頭船和神秘的新加坡石

華人運作的載貨駁船稱為「大䑩」,19世紀中葉開始出現在新加坡河上,駁船在陰差陽錯下盛行百年。大䑩的外觀接近傳統中國船,船身扁平寬敞,適合於淺水河道川行。

20世紀初,大䑩取代舯舡,成為來往於停泊在紅燈碼頭附近的商船和河畔貨倉之間的主要運輸工具。

追溯起來,船頭分紅青兩色啟於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清廷為了加強對東南沿海船隻的管理,為各省的船隻定下規格,船頭、船尾和桅杆用漆料塗上不同的顏色,以方便辨認。自此,廣東船漆上紅色,桅杆上端也漆上紅色,稱為紅頭船。紅頭船是早期廣府、客家和潮州移民下南洋的海上交通工具;福建出洋的船則漆上青色,俗稱「青頭船」。船頭漆上魚眼睛認路回航。新加坡河上的駁船就是根據從前的中國船隻的顏色來分辨的。

從前的克拉碼頭俗稱柴船頭,運載木柴和火炭的船隻在這個潮州人的地盤靠岸。其他碼頭區多數由福建人經營。單身的駁船工人多數在船上住宿,有些則乾脆在李德橋下的橋墩搭起簡陋的木板屋。他們覺得這裡的居住環境比骯髒侷促的估俚間好多了。

駁船業發達的年代,新加坡有約三分之一的貿易是在河上進行的。上世紀50年代的全盛時期,新加坡河的駁船多達三千多艘。1983年,丹戎巴葛的箱運碼頭全面運作,河上的駁船銳減,只剩下兩百多艘。遷移至巴西班讓後,逐漸退出卸貨的行列。如今的新加坡河規劃為三大碼頭:下游的駁船碼頭(吻基),中游的克拉碼頭,上游的羅拔申碼頭。

新加坡石是塊古老的砂岩,立於新加坡河的河口,岩石表面刻著至今仍然無法解碼的古代文字。殖民地政府為了擴大河口,同時建造防衛設施,新加坡石被炸成碎片,其中一片保留在國家博物館展示。

根據古老的傳說,這塊石頭是14世紀的勇士巴當跟來自印度的大力士比武的時候,從福康寧山上拋擲到河口的。

新加坡河上的14座橋樑

3.2公里的新加坡河上的橋樑共14座,其中上游的5座現代鋼橋是配合附近的產業發展而於20世紀末興建的。新加坡河上的14座橋樑,見證新加坡的成長歲月。

安德遜橋(Anderson Bridge,1912)

加文納橋(Cavenagh Bridge,1869)

埃爾金橋(Elgin Bridge,1819)

哥里門橋(Coleman Bridge,1840)

李德橋(Read Bridge,1889)

渥橋,青橋(Ord Bridge,1886)

克里門梭橋(Clemenceau Bridge,1940)

西貢橋,黑橋(Pulau Saigon Bridge,1891)(「搬家」後的西貢橋,1997)

阿卡夫橋(Alkaff Bridge,1997)

羅伯申橋(Robertson Bridge,1998)

若錦橋(Jiak Kim Bridge,1999)

金聲橋(Kim Seng Bridge,1862)

薛爾思橋(Benjamin Sheares Bridge,1982)

濱海大橋(Esplanade Bridge,1997)

01埃爾金橋

這裡是新加坡河上第一座木橋的所在地,46米長的埃爾金橋也是英國人來到新加坡不久後,1822年在新加坡河上興建的第一座橋,將河的兩岸分為橋南和橋北。萊佛士的市區規劃圖上,橋南為商業和平民區,橋北為政府行政與歐洲人住宅區。

1862年的時候以鐵橋取代木橋,由於鐵橋從印度加爾各答進口而來,新加坡便以當時的印度總督的名字命名大橋,紀念他於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功績,沿用至今。目前所見到的別具風格,沒有橋墩的豎琴水泥建築是在1929年完工的。它曾經有個優雅的中文名叫做愛琴橋,也曾經叫做愛仁橋。

埃爾金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英國的最高統帥和談判代表,當年就是他下令一把大火燒毀圓明園

橋上可見到義大利雕刻家製作的鑄鐵燈柱和獅子牌匾,雕刻也出現在新加坡河口一帶的中國銀行和前高等法院外牆。

民間曾經賦予埃爾金橋優雅的名字:靄仁橋、愛琴橋、大馬路吊橋。

02加文納橋

80米長的加文納橋是為了紀念新加坡開埠50周年而興建。是新加坡河上唯一的懸索橋,也是全世界僅存的兩座類似橋樑之一,另一座為橫跨倫敦泰晤士河的阿爾伯特橋。從1819至1867年,新加坡都由英國東印度公司管理。為了表彰最後一任東印度公司總督加文納的貢獻,殖民地政府決定以他的名字為懸索橋命名。加文納橋由流放到新加坡的印度罪犯勞工裝配,那是他們參與城市建設長達半個世紀的最後一項大型作業。

懸索橋的作用是漲潮時將橋身吊起來,讓船隻通過。那個年代沒有電腦也沒有計算機,無法作精密的計算。由於出現誤差,懸索橋吊不起來,原計劃無法實行。橋跟河面之間的高度限制了船隻進出新加坡河,退潮時小船還能通過,漲潮時船隻都卡在橋的兩頭,因此催生了駁船業務。

安全考量方面,英國工程師倒是小心翼翼的。譬如在格拉斯哥組裝時,承重測試為承重量的四倍,運到新加坡安裝後,安排120名印度軍步操越過橋樑,完成最後的實地測試後才正式啟用。

加文納橋與埃爾金橋之間的吻基南岸還可見到不顯眼的水閘。過去的年代,漲潮時必須將水閘關閉起來,否則河水流到附近低洼地區,造成大坡大馬路、香港街等地區淹水。退潮時則必須將水閘打開,讓溝渠的積水流入河中。

由於受到加文納橋跟河面之間的高度所限,大船不能進入河內,因此催生了駁船業務。

加文納橋的兩岸都有警示牌,說明「任何重量超過3cwt的車輛,牛和馬都不准通行。」3cwt約為150公斤。

03安德遜橋

許多人將1997年投入運作的濱海橋稱為坐落在新加坡河口的第一座橋。地理上,120米的濱海橋橫跨新加坡河出口的海面上,以前輪船停泊的地方,那裡已經不是新加坡河了。由於濱海藝術中心、魚尾獅等地標座落在橋的兩岸,因此濱海橋成為遊人的景點。

濱海橋啟用後,車輛紛紛改道,原本十分繁忙的安德遜橋變得很寂寞。1910年安裝的安德遜橋是座落在新加坡河口的橋樑,是新加坡第一座鋼橋,目的是用來舒緩市區的交通。這是座優雅精緻的橋樑,長70米,寬28米,橋中間是雙向的車道,兩側是人行道。1910年的3月12日,當時的海峽殖民地總督安德遜爵士宣布開通,隨後大橋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當時新加坡河上已經有埃爾金橋和哥里門橋。隨著人口的增長,新架起的加文納橋、青橋、李德橋於事無補,才決定架起這座鋼橋。安德遜橋除了當時時興的鋼鐵結構外,兩岸的拱門也是特別的標誌。

英國人安德遜總督在任期間,改革了棋樟山(聖約翰島)檢疫站的運作體系。當時只要下南洋的客船上有一人患病,全部新客入境前都被送到棋樟山隔離,男男女女脫光衣服面對面檢疫。時任中國領事館總領事孫士鼎向安德遜總督反映後,新客在島上檢疫的待遇獲得改善。

第二次世界大戰蔓延至新加坡,日本士兵將疑似間諜、罪犯和抗日分子的人頭懸掛在安德遜橋的拱門上,作為向反抗日本統治的人民所發出的警告。

邁入20世紀,新加坡海港城市欣欣向榮,基礎設施難以應付新世紀的需求。

04李德橋

銜接克拉碼頭與柴船頭的李德橋於1889年落成,以商人李德命名。據說李德曾經以以調解官的身份,參與1854年的義福(福建幫)義興(潮州幫)暴動的平息工作。事關反清的小刀會潮州會員逃到新加坡避難,有一名潮州人向福建米商買米,因為價錢不合而起爭執,小刀會興師問罪,演變成幫會衝突,暴動事件持續10日,500人死亡。李德跟兩大籍貫的領導人陳金聲和佘有進,以及義興首領蔡茂春面談,化解了兩派人馬的爭端。

柴船頭髮展前稱為甘榜馬六甲,因此老人家稱李德橋為馬六甲橋。早在兩百年前,馬六甲的商人和漁夫跟著駐紮官發夸爾,紛紛來到甘榜馬六甲安家。為萊佛士工作的文西阿都拉也在1840年代來到這兒居住,完成了《阿都拉傳》這部19世紀新加坡歷史的重要文獻。阿裕尼於1820年創建的回教堂是甘榜馬六甲的老地標。

如今新加坡河畔的夜生活,最繁華的地區就是李德橋兩岸的前碼頭中心地帶了。駁船川行的年代,入夜的李德橋上,說書人點燃線香,為碼頭苦力講故事,灌輸傳統文化道德觀。

05哥里門橋

哥里門橋自1840年興建以來經過數次重建,現在見到的橋樑是1990年的版本,橋底的拱門是此橋樑的特色。哥里門橋初建時河上已經有座埃爾金橋,所以此橫跨新加坡河的第二座橋稱為「新橋」,連貫新橋路和禧街。

哥里門是19世紀初著名的建築師,應萊佛士的邀請來到新加坡,為城市規劃提供諮詢。哥里門落實了城市建設計劃,交出漂亮的成績單。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大坡的詹美回教堂、皇家山上的萊佛士官邸、山下的亞美尼亞教堂、舊國會大廈和聖嬰女修道院內的考德威爾宿舍都是哥里門的創作。哥里門對新加坡情有獨鍾,千里迢迢回去倫敦結婚後,竟然因不適應歐洲的生活而返回新加坡。可惜不久後就因病去世了,無緣看著三個月大的孩子成長。

哥里門橋銜接大坡與小坡二馬路,車水馬龍,笛聲源源不絕。橋下淌淌流水,是新加坡河也是黑水河,退潮時河床還會發出陣陣惡臭。

06渥橋

渥橋這座鋼橋於1886年落成,取代原來的步行橋。渥橋以直轄殖民地第一任總督命名,湊巧的是,英文渥也是軍火的縮寫,原來附近的街道上曾經有一座軍火庫。渥橋的命名一箭雙鵰。

07克里門梭橋

1920年,法國總理克里門梭前來新加坡,出席設在康樂通道的一戰陣亡紀念碑的奠基儀式,紀念來自新加坡的殉職軍人。殖民地政府為了紀念法國總理到訪,將1940年落成的克里門梭橋以法國總理的名字命名。克里門梭對抗德軍的時候表現英勇,外號「法蘭西之虎」。

較少人提及的是克里門梭為爭取歸還1871年普法戰爭後,被德國占據的阿爾薩斯-洛林所作出的努力。大家對阿爾薩斯-洛林可能感到陌生,但對於《最後一課》應該有印象。

法國寫實派小說家都德於1873年發表的短篇小說《最後一課》,背景就是阿爾薩斯的一個村莊。主角小弗郎士來到學校,發現課室里靜悄悄的,不像往日一樣喧鬧。法語老師韓麥爾先生穿著整齊,教室後排坐滿了鎮上的村民。韓麥爾先生說今天是最後一堂法語課,從此以後,大家就要改學德語了。

08西貢橋

1997年落成的「新」西貢橋不是原址。原來的西貢橋是1891年落成,在克里門梭橋附近的新加坡河中游,銜接西貢島與合洛路。西貢島上有屠豬場,所以西貢橋俗稱屠豬廊橋。上世紀80年代末西貢島填土後與河的南岸合為一體,自此西貢島完全消失在新加坡河上,原來的西貢橋也被拆除了。

1988-1989年西貢島考古現場,挖掘出歐洲和中國的陶瓷、玻璃製品、牙刷和裝鴉片的小瓶子等,這些被遺棄的物品為我們打開了另一面視窗:國家的記憶就在河畔,或許也在河床下。

09阿卡夫橋

55米的彩繪阿卡夫橋是座現代的「新橋」,於1997年落成,為橋邊的阿卡夫碼頭留下蛛絲馬跡。19世紀中葉,阿卡夫從葉門來到新加坡經商,集地主、殷商與慈善家於一身。直落布蘭雅山上的阿卡夫別墅是他的家族留下的遺蹟,阿卡夫家族亦捐錢興建回教堂。

阿卡夫橋外型就像當年的舯舡,菲律賓女畫家與她的團隊為「舯舡」塗上52種活潑的顏色和兩千多個水泡。大功告成數個月後,女畫家與世長辭,硬挺的橋體結構上動感的生命力或許可以總結她的一生。

10羅伯申橋

除此之外,於1998年落成的羅伯申橋是以市議員命名,位於新加坡河上游,在河上運輸的年代這裡是造修駁船的場所。

11若錦橋

若錦橋於1999年落成,以立法議員陳若錦命名。南岸的若錦路有三間貨倉,曾經為著名的夜總會的落腳處,2016年底夜總會搬遷到克拉碼頭後,這裡才沉靜下來。

12金聲橋

陳若錦的祖父陳金聲是一名出色的慈善家,創建萃英書院、捐款興建蓄水池等。跨越新加坡河上游的金聲橋於1862年建成後,民眾渡河不需要再乘渡船繞遠路,出入方便多了。

13薛爾思橋

薛爾思橋保有不少新加坡的紀錄,比如:它是新加坡最長的大橋,跨度1.8公里;也是獅城最高的大橋,高20米。

薛爾思橋於1982年通車,是以通車前一年完成近十年任期的新加坡第二位總統的名字命名的;這也是當地第一座以前總統名字命名的橋樑。大橋的形象還上了50新元的紙幣上。

許多在明信片上看到的新加坡金融區的摩天高樓、城市景觀,視線都是從這座大橋展開的。因此,這裡也是攝影愛好者鍾愛之地。

14濱海大橋

濱海大橋動工於1994年,完成於1997年,全長280米。大橋連接的兩端都是地標式的建築和環境,南岸是浮爾頓酒店,2002年魚尾獅像搬家到酒店前方,和大橋成了親密的鄰居;北岸是現代風格榴槤造型的濱海藝術中心,大橋和藝術中心的得名都是由附近的濱海灣而來的。

此外,駁船碼頭南岸還可見到不顯眼的水閘。過去的年代,漲潮時必須將人工水閘關閉起來,否則河水流到南岸的低洼地區,造成戲館街、香港街等街道淹水。退潮時則必須將水閘打開,讓溝渠的積水流入河中。

地處新加坡河口的埃爾金橋,加文納橋和安德遜橋最近共列為新加坡第73座國家古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