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懂得玩收藏的人都是這樣賺錢的?

收藏大參考 發佈 2020-03-04T04:07:25+00:00

喜歡是一種心理需要,而增值由於能證明自己的眼力,進而能證明自身的價值,又可以反哺內心。很顯然,只要不出手變現,藏品的增值永遠只是內心數字的變化,其實際意義也僅僅是得到心理慰藉而已。

導讀:一個酷愛收藏的人,內心的承載一定與常人不一樣。他除了對別人不感興趣的十分投入外,對愛不釋手的東西搞不清真假、吃不准優劣卻又必須做出抉擇時,內心受折磨受煎熬也是常有的事。所以說,酷愛收藏的人,心累。

  


琳琅滿目的藏品往往真真假假、魚龍混雜,而尋寶人難免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因此,出現天價贗品或者精品賤賣,是收藏市場最尋常不過的現象。


與一般市 場的價格反映價值、價格由市場供求關係決定的規律有所不同,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正是收藏市場的神秘和魅力所在,因此,有的人是來賭一把的。其實,收藏好 比走鋼絲,要成功首先要做到心態平穩、心理平衡,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才能從這一頭順利走到那一頭。

  
一般來講,收藏者收藏的 原因首先是出於喜歡,其次是希望增值。仔細分析,說到底兩者又是一回事。喜歡是一種心理需要,而增值由於能證明自己的眼力,進而能證明自身的價值,又可以 反哺內心。


很顯然,只要不出手變現,藏品的增值永遠只是內心數字的變化,其實際意義也僅僅是得到心理慰藉而已。可以說,收藏者勞心勞神,是為了養心養神, 賺取的主要是精神而不是物質的利潤。
  
去年夏天,我到四川羅城古鎮旅遊,一次不經意的購買,讓我這個不常下「水」的人,意外領略了在文物收藏這片「深水領域」拾貝的神奇,感受了一次不見血光的「水下」過招,也讓我對收藏的終極價值產生了思考。

  


羅城在古代是一個旱碼頭,即陸路交通樞紐,至今遺留著著名的船型屋古建築。正午,遊覽過古城準備踏上歸途,司機在車裡小憩,興趣所致,我走進一間小 小的舊貨店。


先是被一堆斑駁的古錢幣所吸引,再一看,玻璃櫃里的銀器飾品件件精巧美觀,圖案造型古雅獨特,歲月的痕跡一目了然,讓人十分心儀。我從中挑選 出6件,有戒指、簪子、帽飾等。老闆開口要150元,我還80元。


此時,從老闆靜默頃刻的表情中我猜到,離他心裡的價位不遠了。接著,老闆轉身指指身後幾 個髒兮兮的陶罐,說:給100元你再挑一件。這回語氣一點沒商量。

原先並未注意到那些罐子,當我走近一瞧,哇!真美!心裡隱隱覺得這像古代的明器,但畢竟 不是專家不敢妄斷。反正白送的,我挑出一個約25厘米高、罐身盤著兩條龍的盤龍罐,小心翼翼地包裹好。


很簡單,兩個回合的討價還價,輕而易舉就決定了這6 件銀器外加一件陶罐的易手。後來,一位專家看了說,這件盤龍罐是漢代的陶器,具有古蜀國文化的典型特徵。
  
收藏對我來說完全 是隨心所欲、隨緣而從,不去強求的事,因此,總覺得自己幸運,即使不遇這件「得來全不費功夫」的美事,我也很知足。


這次歪打正著,看似僥倖—瞎貓撞上死耗 子,但細想,有多少刻意尋覓、苦苦追求能事事如願?收藏何嘗不是一次無法估算產量的播種,誰能說清秋後收成幾分由人、幾分天算?
  


其實,收藏更大的意義在於它是某種情感的契合,某種精神的到達。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以多寡、以豐乏、以成敗論英雄,收藏則更在乎對感官的撫慰、對時態的體驗、對心靈的關照。
  
我熟識的一位玩兒收藏的老前輩,曾經託人找故宮專家為其鑑定一幅黃庭堅書法作品的真偽,被故宮專家婉言拒絕。專家拒絕的理由是:其一,為老人免遭可能的壞結果打擊;其二,不急於兌現就沒必要鑑定;其三,好東西無論真偽收藏永遠有價值。我被故宮專家的理由所感動。是的,你的收藏既然撫慰了感官、體驗了時態、關照了心靈,且持續了幾十年,還在乎什麼?
  
我以為,收藏不同於做買賣要賺現錢,收藏賺的不就是一個賞心悅目的心情、一個胸襟飽滿的狀態、一個頤養心性的途徑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