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星球正在燃燒:南極出現10年最高溫,大片血色雪域震撼人心

侃姐癲談 發佈 2020-03-04T04:19:33+00:00

在我們關注新冠肺炎之時,在我們因疫情好轉而歡呼雀躍之際,卻忽略了,另一場危及75億人的災難已拉響警報。01 「我們的星球正在燃燒」。一項最新報告顯示,過去10年,是有記載以來全球氣溫最高的10年。今年的1月,也成史上最熱1月。南極的氣溫,更是首次超過20度。高達20.75℃。

在我們關注新冠肺炎之時,

在我們因疫情好轉而歡呼雀躍之際,

卻忽略了,另一場危及75億人的災難已拉響警報。

01

「我們的星球正在燃燒」。

一項最新報告顯示,過去10年,是有記載以來全球氣溫最高的10年。

今年的1月,也成史上最熱1月。

南極的氣溫,更是首次超過20度。

高達20.75℃。

20.75℃,這是什麼概念?

這意味著,本應該是全球最冷地方之一的南極,此時的溫度,甚至高過了我們國家的很多北方城市。

這對於南極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就連科學家都驚恐,「我從未見過這樣的情況。」

如果說,這種氣溫的數字變化,不足以震撼人心,侃姐再給你看一組圖。

潔白如玉的冰雪上,出現一灘灘「血跡」。

景象恐怖,著實瘮人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裡發生過捕撈動物的大屠殺。

但其實,這不是血,而是一種名為「雪地衣藻」的紅色藻類,入侵所帶來的表現。

這種藻類,長年隱藏在世界各地的雪地和山區。

待氣候回暖,便會大量繁殖。

而此刻大規模的「血雪」,就是南極氣溫升高的最佳證明。

但需要注意的是,

這種藻類因呈深紅色,會降低冰雪對太陽光的反射,從而加速冰川融化,進而促進更多藻類生長,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先是20.75℃高溫,又是大規模「血雪」現象,南極的未來究竟會是一個怎樣的走向?

禍不單行,同樣的壞消息,也出現在了北極。

最近美國宇航局(NASA)發現,北極約有200萬個甲烷點。

北極冰川以及永久凍土層之下有大量甲烷,這些甲烷,可能是之前的植被死亡後由微生物分解所產生。

但由於氣候變暖,凍土融化,凍土層中的甲烷釋放量將會增加。

要知道,甲烷本身的溫室效應要比二氧化碳大上25倍。

反過來,甲烷釋放又加速了全球變暖。

這就像上面提到的南極紅色藻類一樣,進入了惡性循環。

根據NASA研究人員表示,如今的北極地區,變暖速度已經是地球其他地方的兩倍了。

有人說,這是全球災難的新徵兆。

有人說,遏制全球變暖,迫在眉睫。

02

全球變暖,動物成了首當其衝的受害者。

幾乎是滅頂之災。

以全球變暖給南北極帶來的冰雪融化為例。

因為氣候變暖,冰雪融化,動物們失去賴以生存的家園。

由於棲息地縮小,地球上第二大的帝企鵝棲息地遭受了一次大面積的繁殖失敗。

這次繁殖失敗是災難性的,因為幾乎沒有什麼帝企鵝可以活過三年。

它們的困境也是北極熊的。

因為冰川面積減少,北極熊只能顛沛流離,為了尋找食物和落腳地,常常要游過上千公里。

十年前的北極熊是圓滾憨厚的,如今的北極熊卻已瘦骨嶙峋。

同樣的問題,海象也在面對著。

為了爭奪稀缺的棲息地資源,經常發生劇烈的搶地盤鬥爭,死傷在所難免。

沒有棲息地的海象,為了得到更多的生存空間,只能被迫爬上更高的地方。

可海象因笨重的體型,原本用來划水的雙鰭也被迫用來攀爬陡崖。

但凡一不小心就會摔下高崖,跌落死亡。

陡崖之下,遍地橫屍,全都是活活摔死的。

這還只是列舉了部分極地動物的生存處境。

據專家評估,目前地球生物正在以比自然滅絕率高出 1000 倍的速度,喪失物種。

英國《衛報》報導,如果人類無法遏制全球變暖趨勢,到本世紀末,50%的陸地生物物種都會徹底消失。

我們小時記憶中的螢火蟲、青蛙都會成為真正的歷史。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紀錄片片段:

一位長輩牽著孩子的手走在博物館裡,孩子一臉茫然地看著一隻只的動物標本,長輩呢喃:「消失了」「消失了」「這個也……消失了」……

難道我們的子孫後代,以後只能從書本和影片中,窺見這些生物的模樣了嗎?

03

覆巢危卵,沒有一個人能獨善其身。

全球變暖帶來的蝴蝶效應,所有生物都未能倖免。

包括我們人類自己。

全球變暖,南北極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迅速上升。

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 展示了海平面上升對北京和上海的影響——

城市大部分被淹沒,無數海平面低的家庭被淹沒, 數千萬人顛沛流離。

世界地圖也許會重新繪製。

電影《2012》出現的水漫全城,就是對我們的一個警示。

海平面上升,還會導致昆蟲食物水源變化導致的新型疾病、更多極端洪澇颶風海嘯等,導致死亡和經濟社會的不穩定。

如果說,洪澇颶風多發生在沿海沿江地區,內地可以避免。

那麼,病毒無區域無差別的攻擊感染,則讓每個人都危在旦夕。

而全球變暖,會釋放更多的未知病毒。

前段時間,侃姐看到一則報導:

目前發現是28組新病毒,但隨著全球進一步變暖,會不會釋放更多的遠古病毒?

這些病毒,會不會對我們人類的身體健康造成巨大威脅??

有這樣一組數據:

2005年以來,

世界各地的洪水次數增加了15倍;

極端氣溫事件增加了20倍;

野火次數增加7倍;

荒漠化正以每分鐘11公頃的速度蔓延;

每分鐘消失的森林相當於36個足球場;

冰蓋厚度比40年前減少了40%;

每年全球大約700萬人因空氣污染喪生;

每天有5000人死於飲用水污染;

四分之一的哺乳動物,八分之一的鳥類,

和三分之一的兩棲動物面臨滅絕,

四分之三的漁場已枯竭、廢棄;

2050年,會有2億人淪為氣候難民。

這絕非危言聳聽。

任何一場災難的發生,都是對人類的一種警示。

04

澳大利亞大火;

新冠病毒席捲全球;

蝗災席捲非亞大陸;

菲律賓沉默43年的山火爆發;

加拿大遇30年最大風暴雪;

南極血雪,溫度首超20度 ;

紐西蘭海岸50萬貝類被海水煮熟;

日本海域地震魚 ;

珠穆朗瑪峰長草 ;

北極甲烷大爆發......

2020年魔幻開局,或許算得上是對人類的懲罰。

生存本來就是一種幸運,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處於地球食物鏈頂端的人類,當生存唾手可得時,便忘記了自己也只是這萬千物種中的一員。

而我們——人類,對於這個已經存在了至少40億年的地球而言,僅僅是一粒浮塵。

渺小,又微不足道。

央視《面對面》節目裡,專門研究環境氣候演化的中科院院士丁仲禮說:

是啊,地球自有生命以來的地質年代裡,發生了五次全球生物大滅絕,

但最後都會慢慢恢復,顯出一派生機,雖說如此,但是人類對於地球,太脆弱。

「我們不是第一種毀掉自己的生物,但我們的不同之處在於,我們是在知曉的情況下自取滅亡。為什麼我們不趁著尚有機會的時候拯救自己?「

永遠記住,預防全球變暖保護環境,不是拯救地球,而是拯救人類自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