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的能力——情商高的核心

柏燕誼心理諮詢師 發佈 2020-03-04T04:46:49+00:00

人類在社會的發展中不知不覺的丟失了一個最寶貴的天賦——共情.之前許多人讓我推薦一些有關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我一本都沒推。

人類在社會的發展中不知不覺的丟失了一個最寶貴的天賦——共情.


之前許多人讓我推薦一些有關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我一本都沒推。

我始終覺得一個和諧的社會裡是不該有心理學和社會學的,

因為當所有生命都能夠被看到、被理解、被關愛的時候,也就沒有什麼問題導致這些學科的出現。

◐而今天,我們身處在一個分裂的時代。


處在這樣一個結構化的社會裡,我們產生了更多的偏見與認知,讓我們月來越焦慮,

我們似乎丟失了某種最初始的能力。


在各種關係中,我們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我們總是無意識的在用相同的方式不斷的去傷害對方;

*我們總會有對過去的悔恨,對現在的焦慮和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

*我們總覺得他人應該能夠理解自己,但自己又很難真正的去理解他人;

*我們總覺得有哪些訴求沒有得到回應,卻又茫然不知所措。


*我們都想在工作關係和親密關係中獲得一定的認可,但卻經常有一種無力感以及隨之而來的焦慮感;

*我們期望得到關懷與理解的時候,得到的卻總是冷漠或苛責;

*我們努力去了解孩子內心的時候,其實我們也沒有真正的關注自己的內心;

*我們忽略了自己內心裡其實也有一個小孩,需要被看到,被關愛;

*在兩性關係里,我們總是覺得沒有安全感,總覺得自己的感受被忽略;

*甚至有時在內心底不願意相信有穩定關係的存在;


*我們總是和父母之間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羈絆;

*我們希望在社會中獲得存在感與價值感,我們需要被認可;

*有時想讓自己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裡變得不平凡,卻發現越掙扎就越狼狽;

*我們總認為我們的內心世界和外在世界是兩回事,弄不懂自己,也搞不懂別人。


直到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才發現,所有這些問題以及所產生的問題行為,原因都是我們對理解能力與聯結能力的缺失造成的,

我們所丟失的,就是共情的能力。

◐我們寶貴的天賦——共情.

共情,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天賦。

它是一種能力,是大自然的恩賜,用以庇佑萬物生息。賦予我們生活的能量、方向和目的。

但在這個競爭型的社會裡,這個分裂的時代里,人類的這個能力被弱化了,

《共情的力量》這本書核心其實就是提出一步一步的方法幫助我們找回這個天賦,

◐共情始於理解自己與他人的需求.

因為生命都需要被看到,都需要獲得情感的共鳴,每個人都需要知道自己是被愛著的;

所以,理解他人並對他人的經歷做出合理回應的能力,我們稱之為共情的能力。

*共情能夠讓我們更好的理解真實的自己,也能讓我們有理解他人與讀懂他人的能力。


*因為有共情,親密關係里的愛才會更有意義;

*共情可以降低恐懼感,平撫「我做不到」的焦慮;


*共情可以提高我們的創造性,讓我們更富有創造力,給我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選擇和路徑;


*共情能讓我們自然的產生希望,讓我們變得更有力量感去面對生活中的逆境與挫折;


*共情能讓我們看待關係的視角變得開闊,不再一味的埋在固有的認知里;

*共情可以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勇敢的接納自己,去發現自己本身就是不平凡的。

◐共情的終極走向——愛與寬恕.

共情最後要我們獲得的,是愛與寬恕的能力。

這本書里沒有什麼專業術語,也沒有什麼勵志雞湯,

是比較務實科學的講提高共情能力的方式方法,

寫的真的挺好的,推薦給大家看。

如果沒時間看的話,我們的資深心理諮詢師柏燕誼老師今晚有直播專門講這個,而且是互動式的。

今晚19:00,可以掃圖片里的二維碼直接進去觀看。


看完這本書時我想起《阿甘正傳》里他的媽媽問他的那句話:

「你長大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阿甘擰著頭問:「什麼意思?難道我不能成為我自己嗎?」

希望有一天,我們所有人都有能力發現自己,愛上真正的自己,擁有理解自己和他人能力,擁有愛與寬恕的能力。

那時我們的世界裡就真的不再需要心理學和社會學了。

(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