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水滸傳》,道出了多少世間可憐女子的苦難

老筆齋文化 發佈 2020-03-04T05:16:16+00:00

《水滸傳》中在男權社會夾縫中生存的女性,自身無意識更悲慘《水滸傳》這部經典小說對於我們來說並不算陌生,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個光輝四射、豪情萬丈的英雄好漢,也可以透過小說看到當時社會的現狀。

《水滸傳》中在男權社會夾縫中生存的女性,自身無意識更悲慘

《水滸傳》這部經典小說對於我們來說並不算陌生,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個光輝四射、豪情萬丈的英雄好漢,也可以透過小說看到當時社會的現狀。實際上,這本書中雖然男性角色眾多,但是對女性的描寫也不少,我們從其中各類型的女性,也可以看到在當時那個社會中,不僅僅男人對待女性並不算尊重,女性自己本身無意識的情況也非常嚴重,這也是其中女性角色結局悲慘的原因之一。

先來一起看看其中的女性角色可以分為幾個類型吧。

1、 豪氣雲天的女英雄們,代表人物:孫二娘、顧大嫂、扈三娘

作者在書中創造出來的是男權社會,因此男人形象占據主導地位,不過也有三個例外,她們就是孫二娘、顧大嫂、扈三娘。

以前我們所熟知的古代女性,大多都是「窈窕淑女」、「賢妻良母」,然而受封建主義影響,作者所塑造的這幾個女性也因為「男尊女卑」的思想而變得與眾不同,這三個人有不少的共同點,比如說她們膽子大、行為粗魯、殺人不眨眼。這種醜化女性的形象給人十分深刻的影響。

就拿孫二娘來說吧,出場的時候,作者寫道: 「下面系一條鮮紅生絹裙,塗一臉胭脂鉛粉,敞開胸脯,露出桃紅紗主腰,上面一色金鈕」。這樣的打扮無疑是醜陋、奇怪、誇張的,從性格上來說,作者的說法是她每天做著「肥的且做饅頭陷,瘦的卻把做填河」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這裡指的是人肉包子。

然而當武松有難的時候,這樣一個醜陋奇怪的女人卻願意付出自己的性命,武松只是她名義上的兄弟,嚴格說起來,是她丈夫的結義兄弟,由此可見,這個女人也是鐵血柔情重情重義的。

2、 不安於室的婦人們,代表人物:潘金蓮、閻婆惜、潘巧雲等


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潘金蓮和西門慶的故事吧,作者從他們有私情的開始一直講述到他們的結局,就連心理活動描寫的都十分到位,因此這幾位的婦人形象深入人心。作者給她們同類型的特點:容貌出眾、身材迷人、聲音輕靈,可是行為上卻不堪入目,在描寫的過程中,作者竭力將這幾位的形象進行貶低和醜化。直到現在,提到這些人,人們依舊可以想像到一些負面的形容詞。

以潘金蓮為例,作者介紹她的容貌時說道:「眉似初春柳葉」,「臉如三月桃花」,「纖腰裊娜,拘束的燕懶鶯慵,檀口輕盈,勾引得蜂狂蝶亂」。可以說這樣的描寫十分苛刻。

然而作者沒有寫出來的是,實際上潘金蓮也是一個受害者而已,不管是命運的問題還是婚姻的問題,潘金蓮也做了一些反抗,之前不是還和張大戶抗爭過嗎?但是作者並沒有講述這些,而是將重點放到了她和西門慶的糾纏上,這一點就很值得深思了。


3、 無能為力的柔弱女子們,代表人物:林沖娘子、金翠蓮等

有人說林沖娘子在書中算是為數不多的幸福女人,然而這只是以前,當時林沖的地位還可以,他們夫妻的感情也很不錯,然而自從遇到了高衙內一切就都發生了改變。丈夫被發配,自己被休,最後為了躲避高衙內的逼迫,她只能用死來保護自己的清白。她的死不僅僅是是抗爭,也是無奈的妥協。

可以說,在這本書中,這個人物確實最符合當時那個社會女子真正的形象,她們從小在封建社會成長,受倫理道德文化影響極深,平日裡不出門,說話做事維持著自己的端莊,照顧聽從丈夫的安排,這樣的女性在書中算是最正常的一個女人了,然而這樣的人卻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可見更底層的女性們想要活下去多麼的困難。


從這些女性形象中體現出來的社會現狀

儘管說書中女性形象並不是很多,可是在書中卻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從塑造上來看,作者無疑是成功的,不過大家也應該能夠從書中看出作者那種落後、迂腐的思想。

1、 男尊女卑、男權思想比較嚴重

那三位義薄雲天的女英雄雖然算得上是藝高人膽大,甚至每個人都要比自己的丈夫更厲害,然而實際上,每次出去作戰的時候,她們依舊要追隨自己的丈夫才能去,而且在書中她們的武功並不低,可是排名卻遠遠的落在了丈夫之後,而且她們的結局也並不好。

至於潘金蓮等人,她們本身就擁有極低的社會地位,嫁人也沒能得到幸福的婚姻,可是每個女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想法和願望,就像文中所說:「我的苦惱,誰人知道,眼淚打肚裡流罷了」。但是作者卻並沒有給她們這個機會,反而將她們描述的極為醜陋和不堪,最後的結局表面上看確實是大快人心,但是實際上,她們也只是受社會荼毒的可憐人罷了。


2、 女性觀有所進步

雖然說上文中說過,作者的思想比較迂腐,但是從細節上來說,這本書中所體現的思想中,確實也有女性觀的進步。這一點特別體現在三個女英雄身上。

在之前人們的眼中,女子是柔弱的,屬於男子的附屬品,但是這三個人卻不同,不能說完全脫離了那種情況,但是和之前相比,確實有很大的進步,在她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和男人一樣的豪爽、勇敢、功夫高強,並且憑藉自己的能力占據了一席之地。

要知道,在那個時代,儒家思想影響十分深厚,男尊女卑早已深入人心,而通過這三個人物我們卻可以看到,他的女性觀已經有了一定的進步,這種積極性對後世女性的影響不容忽略。

3、 女性自身無意識

其實這一點才是最主要的,在文中不管是哪一類型的女性角色,她們自身並沒有覺醒的意識,為什麼這麼說呢?

先來說說三位女英雄,她們雖然自身比較兇悍,行事像男人一樣豪爽耿直,而且武藝高強,比自己的男人武功更高,然而這樣的人卻並沒有打破常規的思想,她們始終依附著男人,在很多事情上沒有意識沒有主見。

就算「英風凜凜扈三娘,套索雙刀不可當。活捉先鋒彭玘至,梁山水泊愈增光」,可是最後她還是被宋江轉手送給了王英,對此她連一句反抗的話都沒有說。

而潘金蓮等人物就更不必說了,就算她想要毒死武大,可這也是在西門慶出現之後才有的想法,沒有西門慶的時候,她過得再不好也從來沒有這種心思,說到底還是她自己想要依附男人罷了。當然,出現這種情況也不能怪這些人,畢竟當時的封建思想就是如此。

總之,這本書中的女性角色可以讓讀者感受到耳目一新,這些人雖然深受舊社會的影響,但是身上卻各自有自己的發光點,同時,也能夠看出作者的思想有所進步,這位後來文學方面的發展有了很大的推進作用。和之前的著作相比,這本書中的女性角色更加的圓潤豐滿,這也說明社會環境有所改變,而女性觀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只不過當時的環境中女性自身無意識的現狀依舊很難改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