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如何從滿者伯夷王國的都城成為印尼的第二大城市?

跟着地圖看世界 發佈 2020-05-03T13:47:26+00:00

印度尼西亞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僅次於首都雅加達,印尼爪哇島西部是雅加達,而泗水則位於印尼爪哇島東部。

東南亞土地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尼,是名列在「薄荷四國」之中的閃亮之星。

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僅次於首都雅加達,印尼爪哇島西部是雅加達,而泗水則位於印尼爪哇島東部。兩座城市如果以我國來做比喻的話,類似於北京和天津的感覺。

在東爪哇省省會泗水,很難看到歷史超過100年的建築物。自從荷蘭殖民時期以來,泗水一直是重要的商業中心,人口約400萬,其中華人100多萬,六成為福建閩南人,三成為客家人,其他漢族民系的華人占一成。和其他許多亞洲地區的熱帶城市一樣,由於氣候條件的限制以及人們對新建築物的喜愛和追求,歷史遺蹟幾乎被全部抹掉了。

面對當時「兵家必爭」的印尼戰國時代,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呢?

征服星辰大海的偉大志業:蒙古帝國最遠的跨海南征

成吉思汗創建的蒙古帝國,歷經內戰,由忽必烈承繼大統,雖然蒙古帝國分裂態勢已成,但忽必烈創建的蒙古帝國仍君臨亞洲。

滅南宋後,蒙古帝國更承襲朝貢體系,招諭鄰近國家遣使入貢,卻未獲正面回應,便開始征伐鄰國,分別征服安南(今越南北部)、占城(今越南南部)、日本、蒲甘(今緬甸)、爪哇(今印尼爪哇島)。

公元1292年,蒙古帝國使節出使爪哇信訶沙里國,被黥面而回,也就是說把忽必烈派來的特使孟琪割去耳朵,並在臉上刺字,之後便很不客氣的下了逐客令,把元朝特使給轟出了國境。

元世祖忽必烈大怒,由鄧州舊軍萬戶史弼並為福建行中書省平章政事,率福建行省右丞高興、泉州府太卿亦黑迷失,用海船大小500艘,統率2萬大軍遠征爪哇島,遠征軍實際約5000人。

1292年12月蒙軍自泉州出發,1293年2月抵達爪哇島,從現在印尼的圖班登陸,3月開始進軍,以史弼領水軍,高興、亦黑迷失領步軍,海陸並進,在爪哇島東北,如今泗水會師,泗水意為鯊鱷互斗之地,指其為河流沼澤濕地,當時尚未形成如今的印尼第二大城兼港都。鯊鱷互斗也成為現在泗水的地標。

不過當時爪哇島情勢丕變,與蒙古帝國有爭端的信訶沙里國過於著重防禦蒙古入侵,導致首都空虛,竟於1222年被其滅掉的諫義里國王室後裔偷襲首都,信訶沙里國國王被殺,諫義里國因此重建,爪哇島也陷入動亂。

此時信訶沙里國駙馬土罕必闍耶先假意投降,陰蓄其力,1293年於泗水東南方,後稱滿者伯夷之地招募遺民圖謀復國,後遭諫義里國追殺時,恰逢蒙軍征伐至此,土罕必闍耶納降並請蒙軍救援。

蒙軍與土罕必闍耶聯軍兵分三路,與諫義里國10餘萬大軍(應有誇大)交鋒,於諫義里國都城答哈大戰,此時蒙軍已派約600餘人四處招諭諸小國,因此僅以約4300多的軍力即大敗諫義里軍。

諫義里軍潰入河中溺死數萬人,戰死五千餘人,蒙軍包圍答哈,逼降復國的諫義里國國王,諫義里國二度滅亡。

兵不厭詐:這就是自古至今的戰爭打開方式

蒙古帝國將領高興率軍入山搜捕諫義里國王子,土罕必闍耶表示要返回根據地滿者伯夷正式納降,史弼、亦黑迷失聽任他離去,回城時則直指此舉縱虎歸山,將成大患。

土罕必闍耶果然叛變,於先前戰役中保存實力的土罕必闍耶軍隊大舉襲擊尚在慶祝大勝的蒙軍,加上蒙軍大戰後元氣未復,難以抵擋突如其來的「背刺」,決定班師回國。高興先行,史弼斷後,且戰且走,戰死3000餘人方至港口,殺諫義里國國王后率殘軍1000餘人抵達泉州回國。

元世祖忽必烈懲處史弼、高興、亦黑迷失3人,高興未參議縱放土罕必闍耶,且多戰功,僅連坐薄懲。

而土罕必闍耶擊敗蒙軍後,另建滿者伯夷,並仰賴自身合縱連橫的謀略,且可能憑藉蒙軍戰俘、火炮等習得先進科技,最終稱霸印尼群島,完成帝國崛起,成為印尼群島最顯赫的王國。

元史稱滿者伯夷為「麻偌巴歇」,是爪哇國的國都。明代稱為「滿者伯夷」,仍是爪哇國的國都,國王的王宮所在地。

一個小島上的新興王國能夠趕走實力宏大的蒙古帝國征服者,應該算是壯舉。

從1293年至1500年,滿者伯夷王國曾統治馬來半島南部、婆羅洲、蘇門答臘和峇里島,其領土範圍甚至遠至泰國南部、菲律賓、東帝汶

室利佛逝王室之後建國馬六甲,改信伊斯蘭教,而隨著阿拉伯人貿易據點和馬六甲版圖的延伸,數個伊斯蘭教國家乃相繼而起。

由於伊斯蘭勢力愈來愈大,在16世紀初的時候,滿者伯夷這個爪哇最後一個印度教王國被穆斯林消滅了,一些不願意改信伊斯蘭的滿者伯夷王國的皇族流亡到了峇里島,除了在此建立新的政權,並繼續維繫印度教的傳統,峇里島到現在都還是屬於印度教信仰的區域,也成為印尼唯一以信仰印度教為主的島嶼。

順帶一提,蒙古帝國軍隊由福建行省右丞高興領軍,元朝曾在台灣設澎湖巡檢司管轄,軍隊遠征印尼,甚至留下成為華人移民先驅之一,這或許也是前文所說泗水人口中有1/4的華人的明證吧。

印尼泗水紀實:無人知曉的小城莫佐克托,就是滿者伯夷曾經的都城

泗水貴為印尼第二大城,與現今首都雅加達同為爪哇島的兩大支柱,但2019年印尼正式宣布將遷都至婆羅洲上的東加里曼丹省,意圖平衡地方差距。

只是爪哇島作為印尼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由來已久,且印尼的基礎建設、公共工程實力都有待加強,遷都成敗猶未可知,爪哇島未來仍是舉足輕重。

同屬東爪哇省的泗水西南一個多小時余車程的小城莫佐克托,該城雖小,卻是當年滿者伯夷的帝國首都。

莫佐克托對中國人來說,全無名氣,滿者伯夷衰落後,遭到敵國入侵,破壞劫掠下,使古蹟文物留存有限,還有賴考古挖掘與修復。

莫佐克托博物館的室內展廳不多,裡面的文物卻能反映出滿者伯夷興旺的國際交流,甚至還能見到蒙古帝國時期的瓷器,以及或許曾與蒙軍爭雄的爪哇長矛。

滿者伯夷因信奉印度教,室外展區便能見到伊斯蘭世界罕見的眾神「偶像」石雕,與碩大的首都地形還原示意圖,此外還有考古挖掘現場。

儘管博物館規模不大,但仍受印尼重視,是國民教育日舉辦地點。附近的古蹟屬於標準的滿者伯夷全盛時期建築,典雅端莊,展現滿者伯夷的威嚴氣勢。

滿者伯夷王國的風俗十分奇特,國人好鬥,身帶一尺尖刀,最憎恨別人摸小孩子的腦袋,如被小孩子的父親看見,必定拿刀追殺

物產多蘇木、白檀香、肉豆蔻、紅綠鸚鵡、孔雀、香蕉、椰子、甘蔗、石榴、山竹果等。

交易用中國銅錢。

泗水這塊元朝大軍會師的空曠之地,已不可同日而語。泗水除了有印尼第二大清真寺「泗水偉大清真寺」,還有「泗水鄭和清真寺」,相較於偉大清真寺自然規模偏小,但竟是融合印尼元素的中式建築外觀造型清真寺,極為獨特。

滿者伯夷王國帶給我們的啟示

如今的泗水僅有富庶之感,是座宜居的大都市,難以想像在其歷史長河中,卻親眼目睹蒙古帝國軍隊遠在海外的興亡,大軍集結於此,卻又潰退出逃。也不由得感嘆當時爪哇局勢的兇險,但事在人為,抗蒙大戰終致成功。

歷史的滾滾洪流真的很奇特,伊斯蘭教竟然迅速的把「印尼史上最強的帝國」、「最顯赫的印度教王國」滿者伯夷消滅,那過去的曾經,意義何在?

不過,對於滿者伯夷來說,當全印尼都被伊斯蘭教征服時,滿者伯夷王國仍能保有一絲氣息,到峇里島穩穩守著印度教的信仰生活,並留下現在印尼唯一信仰印度教的峇里島,也代表這個王國的力量、民心、歷史記憶,還是有一定程度的無法抹滅。

滿者伯夷崛起這段曲折離奇的歷史:女婿與老丈人分裂、老丈人被叛軍殺掉、女婿聯合蒙古帝國攻打叛軍、聯軍贏了後女婿再倒戈幹掉支援的聯軍,最後就是女婿通吃、成為爪哇島上、印尼的霸主

到底為何會發生這樣的故事?跟東南亞沿海當時密集的海上交易——大航海時代有關嗎?是不是當時的人都有一股海盜的霸氣,征服、反叛、倒戈,什麼都不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