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皮包》邵晴:以VR助力敘事表達,探索沉浸式影像更多技巧

vrpinea 發佈 2019-12-30T08:16:09+00:00

12月17日,VRPinea採訪了VRTIMES&「劇有意思」劇團創始團隊邵晴、陸敏。邵晴是國內著名的獨立CG導演兼製作人,曾參與過多部TVC及電影製作,擁有10多年的CG經驗。陸敏則是蘇州「劇有意思」劇團團長。

12月17日,VRPinea採訪了VRTIMES&「劇有意思」劇團創始團隊邵晴、陸敏。邵晴是國內著名的獨立CG導演兼製作人,曾參與過多部TVC及電影製作,擁有10多年的CG經驗。陸敏則是蘇州「劇有意思」劇團團長。2017年,邵晴導演的首部VR作品《》入圍威尼斯電影節VR主競賽單元;2019年,其第二部VR作品《黑色皮包》再次入圍威尼斯電影節VR主競賽單元,這也是今年大陸地區唯一一部入圍的VR影片。而這兩部在沉浸式影像領域享有盛名的作品,目前也正在「劇有意思」劇團進行音樂劇的改編,預計明年將登陸全國演藝市場。

採訪現場

本次採訪,VRPinea與邵晴一同探討了其最新的VR作品《黑色皮包》以及VR影視創作方面的經驗和看法。

《黑色皮包》:探索全新鏡頭表達語言,VR創作需要更多大膽嘗試

邵晴最新的VR作品《黑色皮包》講述了一個銀行安保監守自盜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一位名叫S的前銀行安保,在無意間通過攝像頭的監控畫面發現了一隻黑色皮包被藏進了銀行的金庫。突起歹心的他,邀請了此前結識的一幫退伍軍人,共同策划去銀行奪去這隻黑色皮包。

《黑色皮包》

在搶劫成功後,安保S卻突然過河拆橋,將其同夥一一殺死。但在逃跑過程中,他卻發現自己正處在一個血紅色的隧道中,隧道的盡頭是一個只能下降的電梯,電梯通往一個布滿了監控攝像的房間。每個監控攝像都在播放著這次劫案中死亡人員的錄像,而最後一個螢幕中正好是他的身影。

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鏡頭轉向上空,一道皮包拉鏈緩緩拉上,似乎預示著觀看故事的我們也不過是這場循環中的一部分。

邵晴告訴我們,這是以「黑色皮包」為主題的系列第一集,採用了獨特的手繪風格,將2D和3D的場景結合在了一起。他希望通過這部作品探索VR技術在電影中的全新表達形式。

「VR電影其實還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如果拿傳統電影舉例子,現在VR影片正處於黑白往彩色、無聲往有聲的理論和技術奠基階段。正因如此,在進行這類影片創作的時候,需要更多大膽、新穎的嘗試。」

《黑色皮包》大量採用了這樣的嘗試。邵晴在其中探索了空間線性鏡頭語言的表達方式,並在其中採用了許多的長鏡頭,這為《黑色皮包》帶來了相當驚艷的視覺效果。邵晴認為,儘管長鏡頭的拍攝難度在傳統影視領域難度很高,對整個攝製組有著極高的要求,但這種優秀的表達方式非常適合使用VR技術來展現。

邵晴表示還將在後續的VR作品中探索更多適合VR的全新表達方式,為觀眾帶來更加獨特的內容和體驗。

商業、藝術不應盲目劃分,專注創作或才能「無心插柳」


對於VR圈內的影視創作者而言,如何實現商業變現一直是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一大難題。對此,邵晴卻有著不一樣的看法。

邵晴首先談及了其對當下藝術片以及商業片之間劃分的看法。

《黑色皮包》的創作過程

VR電影創作其實還處於一個相當早期的階段,現在便去明確地劃分商業片和藝術片或許有些操之過急。實際上,即使是在傳統影片之中,也有著很高藝術價值的商業片,或者在商業上表現良好的藝術片。很多導演也並不希望被商業片導演或者藝術片導演的身份所束縛住。

這種明確的分類其實略微顯得有些急功近利,是過於追求商業化的一種表現。但實際上,過於追求VR影片的商業化反而可能適得其反。一味的迎合市場,只會讓作品的題材限制在獵奇、刺激的範圍之內。

「但VR需要一些不一樣的東西,需要為觀眾帶來一些不一樣的體驗。」相反的,專注於創作本身,努力去呈現並表達最好的作品或許才是接近變現的捷徑。

講好故事才是創作的根本,資本是改變當前影視創作環境的關鍵


隨後,邵晴與我們談及了今年前往威尼斯電影節的見聞。

與「百花齊放」的2017年不同,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VR單元展映的作品在風格上略微有些缺乏新意。很多作品的表現形式在2017年已經出現,有些則是傳統電影中的表達形式。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VR電影非要去採用一些全新的表達方式。某些傳統的表達方式同樣能在其中取得不錯的效果,但作為一種全新的媒介,VR還是需要足夠的創新。但這個創新是建立在講好故事的基礎上的。表達方式應該為故事服務,以故事為中心。觀眾在觀看完一部VR作品後,感受到的是作品內容本身,而不是VR的形式。」

《窗》

不過,邵晴相信,隨著VR技術的成熟以及人們對VR認知的擴大,國內的VR影視創作環境會越來越好。在這一過程中,推動影視創作發展的關鍵因素便是缺乏能夠找到投資的製片人。國內龐大的人口基數,決定了國內有著獨特創意的創作者並不會少,但現在缺乏的便是支持這些創作人的資本,而連接創作人和資本之間的優質製片人更是鳳毛麟角。

在很多投資方看來,VR影視創作短期內很難得到回報,投資內容創作不如投資影院更加直接,這便導致了國內難以產出優質的VR影視作品。

VR影視+戲劇表演,「負負得正」或取最佳效果


在推出《窗》、《黑色皮包》兩部VR影視作品後,VRTIMES現在同時開始將現有VR作品改編為同名戲劇。「劇有意思」劇團是VRTIMES旗下百分百控股的演出劇團,現已將《窗》改編為同名關愛兒童音樂劇。

不論是VR影視作品,還是戲劇表演,都是較為小眾的創作方向,但VRTIMES卻認為兩者之間的結合,或許能夠為其帶來「負負得正」的最佳效果。

《窗》音樂劇

在兒童音樂劇《窗》中,觀眾能夠看到很多VR影視《窗》中的經典場面,而這些都在舞台上以一種新的形式得到了呈現。此外,通過音樂劇對兒童演員的選拔和練習,《窗》本身對自閉症兒童的關懷和影響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擴大。後續,「劇有意思」劇團還將會把「黑色皮包」系列改編為同名舞台劇進行推廣。

在注重互動的VR內容創作中,純粹的VR影視一直處於一個較為尷尬的位置。其在普及和成熟度上難以比擬傳統影視,交互上又遜VR遊戲一籌。在沒有明確劃分的VR內容領域,許多VR影視創作者都在其中不斷艱難探索。在VRPinea看來,專注於故事本身實現「無心插柳」或許確實是VR影視創作的最佳道路,也是許多真正想要呈現優質作品的創作者心中的目標。但在資金短缺的當下,追求資本回報有時也是種無奈的選擇。畢竟「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或許也是邵晴提出「資本是改變當前影視創作環境的關鍵」的原因吧。

本文屬VRPinea專屬稿件,轉載請洽:brand@vrpinea.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