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女子正在給劉邦洗腳,酈食其幾句話就讓劉邦對他以禮相待

歷史這些事兒 發佈 2019-12-30T09:55:07+00:00

酈食其是漢王劉邦手下的一名很有名的辯士,蒯通是韓信手下的一名也很有名的辯士。兩人的區別在於酈食其的眼光比蒯通的眼光准,選對了劉邦。而無疑,蒯通比酈食其更勝一籌,他讓酈食其早早死去。劉邦是個老流氓,沒什麼謀略,但人比較滑頭,他能有錯就改。

酈食其是漢王劉邦手下的一名很有名的辯士,蒯通是韓信手下的一名也很有名的辯士。兩人的區別在於酈食其的眼光比蒯通的眼光准,選對了劉邦。而無疑,蒯通比酈食其更勝一籌,他讓酈食其早早死去。

劉邦是個老流氓,沒什麼謀略,但人比較滑頭,他能有錯就改。有利益他能和大家一起分享,還有個優點就是善於用人,當時的人們評價他說他是「長者",意思是有道德的人。 看來古人的道德觀和我們現在很不一樣。

因為我們可以看到,劉邦的個性可以說和黑社會老大一模一樣,很多有才能的人最後都投靠了他,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酈食其。

酈食其很有才華,他有個老鄉在劉邦手下當兵,酈食其讓他的老鄉替他引薦一下。他的老鄉就說:「沛公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其中。與人言,常大罵。 未可以儒生說也。"

後來,劉邦接見酈食其的時候,他還在讓兩個女子給他洗腳呢。但聽完酈食其的高論後,很快劉邦就對酈食其客氣起來,重用起了酈食其。

後來楚漢爭雄的時候,劉邦一方面派酈食其去遊說齊王田廣,另一方面派韓信領兵攻打齊國。酈食其見到齊王后,一邊痛訴項羽的種種暴行和失德之處,另一方面又陳述劉邦的仁厚和智謀,然後再說天下的大勢如今在劉邦這邊,你齊王現在不歸降,還要等什麼時候呢?

齊王田廣一聽,很有道理,然後就答應投降劉邦,繼而撤除了邊境的守兵。這時,韓信正在與齊國接壤的一條河的對面駐兵呢,他一看,齊國撤除守兵了,酈食其的遊說成功了,我不用打了,可以撤軍了。

蒯通就開始遊說韓信,說:「將軍受詔擊齊,而漢獨發間使下齊,寧有詔止將軍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酈生一士,伏軾掉三寸之舌,下齊七十餘城,將軍將數萬眾,歲余乃下趙五十餘,為將數歲,反不如一豎儒之功乎?」

大家看,蒯通自己也是個儒生,還罵酈食其是個豎儒呢。韓信一聽蒯通的話,很有道理啊,於是就率軍摸夜過河,因為齊國一點戒備也沒有,故一舉擊潰齊國。齊王田廣很是上火,怎麼搞的!我都答應投降了,你們還要打我!打我也就罷了,還在我沒有戒備的時候打我!

於是齊王田廣就把酈食其給烹了。正可謂「辯士相煎何太急」啊。酈食其被蒯通害死了,那我們來看看蒯通的下場。韓信奪得了齊國以後,有了兵權,又有了地盤,於是逼劉邦分封他為「假齊王"。劉邦一開始大怒,準備罵韓信派來的使者,後來陳平和張良悄悄地對劉邦說,現在你要靠的就是韓信,你怎麼還能罵他呢?

劉邦醒悟過來,就罵這名使者說:「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於是就封韓信為「齊王」。這時天下大勢,有一個叫武涉的人說得好: 「當今二王之事,最後劉邦一聽,什麼, 還有個蒯通要謀反哪! 弄得蒯通差一點就被劉邦烹了。還好蒯通說了這麼一番話:「跖之狗吠堯,堯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當是時,臣唯獨知韓信,非知陛下也。」劉邦才放了他。

參考資料《史記》《史記中的愛恨情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