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後的趙國成年降兵,有什麼辦法不會被坑殺?

棲鴻看紅樓 發佈 2019-12-30T11:19:03+00:00

做一個現代人真好,可以事後諸葛亮地點評歷史舊事,可以比諸葛亮更高明——他還有「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的時候,我們可是知道歷史發展的進程,能夠避免一切始料不及的失誤。作為一個現代人,甚至可以分析,趙國降卒如何避免被坑殺——當然,我們得考慮秦國為什麼要坑殺降卒。

做一個現代人真好,可以事後諸葛亮地點評歷史舊事,可以比諸葛亮更高明——他還有「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的時候,我們可是知道歷史發展的進程,能夠避免一切始料不及的失誤。

作為一個現代人,甚至可以分析,趙國降卒如何避免被坑殺——當然,我們得考慮秦國為什麼要坑殺降卒。

不管為什麼,白起坑殺降卒四十萬,絕對會被永遠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這一點毫無疑問。

但是,恥辱歸恥辱,如果只用一句「嗜血」「好殺」來解釋白起的行為,還是太簡單了。

長平之戰,趙國四十萬士兵投降,作為白起,該如何處置這些人?發路費,放回家?都是趙人,轉頭就會重新武裝、再與秦國為敵。釋放他們,是對秦國士兵生命的不負責任。

羈押?四十萬人,隨時可能發生叛亂。為了避免叛亂,就必須在物質上給他們優厚待遇,最起碼得讓他們吃飽。秦國雖然國力強盛,畢竟多年征戰,而且放在那個生產力不發達的時代,四十萬人的吃飯問題,可不是容易解決的。

收編?換件衣服,編入秦軍部隊?這是最理想的辦法。事實上秦軍還在不斷的征伐過程中,四十萬大軍,即使戰鬥力不那麼強,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啊。

但是問題來了,趙兵肯聽你的指揮嗎?不是說思想覺悟,在那個「朝秦暮楚」(用這個成語的本義,不是引申義)的大時代,對國家的忠誠遠不及後世來得強烈。一般士兵,誰給飯吃就聽誰的。

可是,得聽得懂才行啊。語言的障礙是首要問題,秦人說話,趙人聽不懂;趙人願意歸降,秦人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意思。雞同鴨講,還怎麼打仗?

所以,長平之戰後的趙國降卒,如果掌握了一門外語,如果恰好會講秦語,他活下的去幾率一定會大大增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