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聖誕節在中國第1次這麼冷清,那我們的春節又怎樣呢,思考

馬老師笑談江湖 發佈 2019-12-30T11:32:42+00:00

其實,聖誕節已經過去幾天了,我本不想討論聖誕節,但現在回想一下,今年的聖誕節不比以往,冷清了很多,所以關注了一下。應該說從2017年就有這個苗頭,聖誕節在中國開始冷清,到了今年,也就是2019年,這個西方的著名節日,真正遭遇了「滑鐵盧」,冷清到街上連個賣花的都沒有。

其實,聖誕節已經過去幾天了,我本不想討論聖誕節,但現在回想一下,今年的聖誕節不比以往,冷清了很多,所以關注了一下。

應該說從2017年就有這個苗頭,聖誕節在中國開始冷清,到了今年,也就是2019年,這個西方的著名節日,真正遭遇了「滑鐵盧」,冷清到街上連個賣花的都沒有。


先簡單看一下聖誕節的簡介,聖誕節又稱耶誕節,耶穌誕辰,譯名為「基督彌撒」,西方傳統節日,在每年12月25日。是一個宗教節,因為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故名「耶誕節」,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

往年回顧:

還記得前幾年每到聖誕節前的平安夜時,到處是賣蘋果和鮮花的人流和小販,一些年輕人小伙會在這一天像自己心愛的異性送去鮮花和蘋果,寓意平安美好,而一些商家在平安夜就可以賺到平時一個月的收入,可以說聖誕節在中國年輕人中確實火了幾年。

但今年卻看不到往年的那種熱鬧景象,沒有了賣平安果的小商販們,街頭少了許多聖誕宣傳海報,各大商場和超市也看不到昔日張燈結彩慶祝的場面。很多的商鋪對於聖誕節並沒有什麼動靜,商鋪內沒有任何關於聖誕的裝扮,和往常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有一些商城才有進行裝飾,聖誕樹聖誕老人等等一應俱全。


今天,我們一起分析一下西方的傳統節日——聖誕節為什麼在我們中國越來越冷清?順便,我們也一起討論幾個涉及到的問題。

一、主流媒體的宣傳和人們愛國熱情的高漲導致聖誕節熱度下降

這幾年很很多些的媒體和一些文化大師的極宣傳,重新燃起了人們內心的民族熱情,從而造成今天的抵制聖誕節,其實這微弱的呼聲,也正是我們整體國民文化意識的提升的重要體現。

文化是整個民族的靈魂,它是壓根於我們民族心底的火種,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一定會更加燦爛輝煌。


二、民間的抵制也使聖誕節遭遇了「滑鐵盧」,但需要說明的是我國是信仰自由的,我們國家並不抵制西方節日

網上經常爆出的教育局禁校園聖誕活動,顯然是基於保護傳統文化的思量,總是引起巨大的討論,他們總是認為聖誕節對於文化的衝擊會湮滅傳統文化的地步,雖然大眾對於節日本身文化和宗教意義的關注少之又少,但總有人在保護傳統文化的同時,對外來文化反應過激。


其實,聖誕節不過是一個節日,希望大家不要上綱上線,多元化的中國不僅要發揚自己的傳統文化,更要甄別性吸收外來文化,這才是強大和自信的表現。


三、大多數中國人還是喜歡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等,對聖誕節或其它一些西方節日畢竟感情不深

在傳統文化推廣方面也算是現在聖誕節節日氣氛比較淡的一個原因,現在大部分的人,他們可能更願意過一些傳統的節日,畢竟西方的節日在中國沒有什麼根基,在傳統文化更受大家歡迎的時候,自然而然「洋節日」就淡了。


本來聖誕節這種洋節與中國傳統文化格格不入,流入中國是因西方文化強勢的結果,但隨著中國社會的影響力日益增強地位越來越高,我們也希望在不遠的將來,像春節這種中國傳統節日走向全世界。


四、一些片面的言論也起了一定的影響,適當降溫也許是好事,但把降溫聖誕節和抵制西方文化聯繫到一起就有點過分了,是不是也是對我們自己的不自信啊?

有的組織掛出了「抵禦西方文化擴張」、「堅決維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等宣傳標語。此舉引起了人們的爭議,也在網上引起激烈爭論。

我很理解他們的想法和做法,對節日的不適、對商業主義的不滿、對貧富分化的不忿、對西方文化的不慣,這四種情緒構成了「抵制聖誕節」行動的心理基礎。


關於聖誕節之爭還將繼續下去。想過的還會繼續過,想抵制的還會繼續抵制。但是問題的焦點不在這裡。在一個全球化浪潮失去動力的時代里,必須理解抵制者,必須讀懂他們的狹窄、他們的不忿、他們的訴求。這個群體在不斷擴大,並且新增加了不少狂熱的年輕人。今天,國人只看到他們保守的一面,某一天,或許還將看到激進的一面。



五、經濟方面,雖然這些年咱老百姓日子比以前好多了,但畢竟物價也是漲的很高,出於節約的理念,能不過的節日也就不過了



六、事實上,人們都比較忙,加上天氣冷,沒有時間也不願意在平安夜出來凍著

其實平安夜街頭那麼冷清,還是因為現在的人比較忙,要工作的人沒有時間出來玩,上學的人需要時間做作業,可能一些想玩的人又是單身狗,實在是沒有辦法。再加上天氣那麼冷,在家裡吹空調,或者是開暖氣打遊戲更痛快一點,基本上沒有人願意在街頭找罪受,現在聖誕節的節日氣氛也比較談,沒有什麼好玩的,自然而然就顯得比較冷清。


七、前幾年,國人追逐聖誕節也不過是求一個新鮮,新鮮勁過去了自然洋節日也就不火了;中老年人本身就對洋節日不感冒,所以更談不上喜歡


八、我們看穿了商家的套路,商家只是靠著聖誕節搞促銷,熱鬧也不是因為聖誕節,當大家都明白了,也就不熱鬧了

大家看穿了商家的套路,其實說是聖誕節,更多的是一些商家促銷,或者是商家坑人的套路,就拿蘋果來說吧,一到平安夜當天蘋果價格那麼貴,可能以前聖誕節時買過一次單,覺得不值就不再買了。大家都比較精明,也不想在平安夜當天被商家坑。另外,雙11、雙12後消費者都被商家掏空了,誰還有心再過聖誕啊?

有兩個問題,有必要探討一下。

有兩個問題,有必要探討一下。

一、針對聖誕節的降溫,我們應該持有的正確的觀點是什麼呢?

(1)、留住美好記憶

那些曾經在童年相信過聖誕老人的人,不會完全失去相信童話的能力。那些美好的感受會永遠地留在他們的記憶里,進入他們的血液和基因,成為陪伴他們一生的愛與力量,也讓他們相信真誠,相信浪漫,相信美好。


(2)、抵制歸抵制,但不能盲目否定

凡事有度,我們不喜歡西方節日有錯嗎?沒有。但不要盲目的完全否定。

中華傳統文化的發揚是不容質疑的,從我們的教育就能發現,雖然現在重陽節並沒有全面推廣開來,但是哪個中國人不知道「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典故?但全盤否定西方文化也是不可取的,這樣只會讓我們重陷閉關鎖國的窘境。


冷靜地分析,不喜歡沒有錯,但不可造謠。

每個人作為網絡社會的一份子,在瀏覽、轉發一些文章的時候,應該學會善於分辨是非,再點擊「轉發」的時候要意識到,這也代表了你的觀點,不要不加自己的思考,善於有理有據的質疑,不要成為網絡謠言的推動者,更不要成為網絡謠言的製造者。謠言止於智者。



二、洋節日降溫,那麼我們的傳統節日就一直火爆嗎?其實春節等一些節日也在悄然發生著一些變化,我們又應該做的又是什麼呢?

(1)、當今的過年也沒有以往那麼熱鬧,這也是事實

以前的春節沒有這麼發達,沒有手機平板,沒有電腦遊戲,那我們就只能走街串巷,互相祝賀。

而現在,老人也好,孩子也好,要麼抱著手機,要麼看著電腦。大家都在自己家裡,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電子通訊拜年,已經沒有了以前那份走街串巷的熱鬧,至少不像以前那麼有年味了。


(2)、春節不熱鬧的原因

過年時,很多人都成了「低頭族」,親情變淡了;現在過年已經不像以前親朋好友一起聚聚,加深聯絡和親情,在人與人之間更現實了,利益關係也變多了;現在物質條件好了,只要有錢天天都像過年,春節也就不再特殊了;很多人把春節的傳統習俗都忘光了,過年不止是一家人吃飯、放鞭炮、看春晚而已。過年有很多傳統習俗,比如首先要掃塵、守歲、貼春聯、貼年畫,放鞭炮,這樣才喜慶,很多都被忘了。

(3)、我們該怎麼做

曾經貧窮時代是物質上的滿足,而今衣食無憂,自然轉為了精神上的滿足,年味的變遷正體現出了時代的變遷。故而,以新的眼光來看待和認識春節,才能用新理念服務新年俗。

順應規律、創新年俗、繼往開來,才能讓春節在與時俱進中,保持其文化精神不變,才能讓春節精神在傳承中發揚光大。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及部分內容源自於網絡,本意是轉發與分享,如有侵權或不適,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