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作戰方式、戰爭規模角度入手,對比分析春秋與戰國軍事戰爭

珂夢歷史人文 發佈 2020-03-05T13:54:44+00:00

從作戰方式、戰爭規模角度入手,對比分析春秋與戰國軍事戰爭春秋戰國,很多時候被當成一個時期,其實這是兩個不同的時期,春秋屬於東周一個時期,戰國則屬於東周后期到秦始皇統一天下這段時期。

導語:春秋與戰國時期,軍事方面有何不同?從作戰方式、戰爭規模角度入手,對比分析春秋與戰國軍事戰爭

春秋戰國,很多時候被當成一個時期,其實這是兩個不同的時期,春秋屬於東周一個時期,戰國則屬於東周后期到秦始皇統一天下這段時期。春秋戰國時期,是社會變革最激烈時期,周室衰微,王權旁落,政治權利被各大諸侯國君主所掌握,諸侯爭霸,戰爭四起。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生產力發展,私田制逐漸代替井田制,生產關係處於激烈變革期,文化領域更是繁榮,出現諸子百家流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催生一大批聖人先哲;變化巨大的領域還有軍事領域,軍事戰爭幾乎貫穿春秋戰國整個時代;諸侯林立,爭霸圖強,兼并擴張,使得軍事戰爭在當時社會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那麼春秋與戰國這兩個事情,在軍事戰爭中有哪些不同呢?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本篇文章,筆者從軍事組織、兵源、兵種、作戰方式、軍事規模等方面試圖對比分析一下,春秋戰國時期軍事戰爭的不同。

兵源方面的不同

  • 春秋時期王室軍隊是主力

春秋時期主要有這幾種軍事力量組織,王室軍隊,主要以「西六師」和「殷八師」為代表的王室軍隊,這股軍事力量在春秋時期占有主要地位;諸侯國軍隊,西周實行分封制,諸侯代表王室鎮守一方,都擁有軍隊,為了防止地方勢力做大,周王對諸侯軍隊數量作了嚴格限制。

春秋時期諸侯軍隊,大國和次國分別能擁有三師、兩師軍隊,小國僅能擁有一師軍隊,例如齊國擁有齊侯、高子、國子統帥的「三軍」;魯國曾有三師軍隊,晉國從一師軍隊,逐漸發展到「五軍」甚至「六軍」等等,但周室衰微,諸侯爭霸時,這些軍隊被捲入戰爭,成為爭霸兼并戰爭中的主導力量。

族軍,春秋時期的族軍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親族組成,獨立於周王室直轄的「殷八師、西六師」之外,在軍隊中是骨幹力量,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軍事力量組織。

  • 戰國時期諸侯武裝是主力

戰國時期軍事武裝力量,主要由各諸侯國正式武裝組成,還有少量的募兵。其中各諸侯國的武裝力量主要有正規部隊和地方組織組成,兩種部隊分工不同,正規軍多用於野戰攻堅戰,而地方部隊則多用於防禦邊疆,從戰國七雄所擁有的部隊來看,數量從幾十萬到百萬不等,

戰國的募兵制,春秋時期只有「國人」才有服兵役的資格,到了戰國時期,由於戰爭規模不斷擴大,戰爭持續時間長,對士兵的數量有了更多的要求,各種戰術迅速變化,所用的武器裝備逐步改良,這又對士兵的作戰技能、素質提出更高要求,募兵制應運而生。

募兵制與傳統的徵兵不同,徵兵是國家法律要求的,募兵則是國家用獎勵、金錢等物質條件僱傭的部隊;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通過考核、招募、訓練、選拔出一批作戰能力強的精銳士卒,例如齊技擊、魏武卒、秦銳士等。

  • 春秋時期實行兵農合一,戰國實行募兵制

春秋時期,受生產力水平的限制,實行兵農合一、寓兵於農的民兵制,實行軍政合一,讓國人有當兵的資格和權力,戰時動員,閒時農耕,一旦戰事結束,普通士卒便卸甲還鄉進行農業生產,春秋時期實行的兵農合一、國、野分治的制度,是建立在土地井田制的基礎上的。

戰國時期,通過變法廢止了井田制和村社制度,「兵農合一」的社會基礎被瓦解,郡縣製得到推廣,基層組織和編戶齊民制度普遍地域化,進而建立了完整的地方性質體系,使得族兵消失,形成普遍兵役制度。

春秋時期實行國、野分治,國人具有當兵的資格,而野人沒有當兵的資格,戰國時期,實行編戶齊民制度,實行普遍兵役制度,大量的野人,農民成為軍隊的主要來源,使得戰國時期在兵源方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軍隊數量呈爆髮式增長。但到了春秋晚期,車兵地位不斷下降,代之而起的是步兵地位日益提高,戰車不再成為戰爭的核心,形成車兵、步兵、騎兵協同作戰為主的方式。

兵種方面的不同

  • 春秋以車兵為主

戰國以前,兵種以步兵、車兵、樓船(水軍)為主,其中水軍出現的時間稍微,春秋末期才出現;春秋時期主要作戰方式是車戰,車兵在列國軍隊中是絕對主力兵種,因為這個時期在中原的歷次大戰,都以以車戰來決定勝負的,例如牧野之戰、城濮之戰、艾陵之戰等,春秋時期列國的軍隊也以車兵為主,例如晉國有五六千乘車,楚國曾發展到近萬乘車。

車兵退居到步兵之後,是有其深刻原因的,首先,各諸侯國為了兼并戰爭, 都積極擴大兵源,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關係的改變,使得大量農民湧上戰場;戰爭規模擴大,地域擴大,士兵成分的改變,以及新式武器的出現,都讓步兵比車兵有了更明顯的優勢。

兵車本身就很笨重,當具有很大殺傷力的弩出現時,戰車上的車兵就成為步兵獵殺的對象;春秋時期戰爭規模小,雙方多用排列布陣等方式衝鋒廝殺;而戰國時期,戰爭規模大,戰場情況複雜,既有豐草長林、深溝高壘、丘陵險隘、又有江湖河灘等水戰場,這些地方都不利於車兵進行列隊衝鋒,反倒有利於步兵進行靈活布陣。

  • 戰國以步兵為主,出現騎兵

到了戰國時期,步兵已成為各諸侯國的主要兵種,成為戰場的主宰者,各國都在全面組建步兵,例如魏武卒就是有招募勇士組成的常備兵,在軍種上屬於戰鬥力極強的步兵;同時,各諸侯國在軍事訓練中,重點也在步兵身上,由原來訓練車兵的「射」、「御」技能,轉變為訓練步兵的技術戰術,包括信號識別、陣法布陣、行軍宿營等等,這也反映出步兵等等重要地位。

戰國時期出現新的兵種——騎兵,其作戰方式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作戰時以步兵為主力,以騎兵、戰場為兩翼的聯合作戰方式;騎兵以機動性能最大,快速攻擊能力最強等優勢,成了軍隊中戰鬥力最強的兵種之一,很多大戰都有騎兵參加,騎兵的發揮也決定著戰爭的勝負。

以上可以看出,戰國以前軍隊主要兵種是車兵,步兵地位低下,到了戰國時期,步兵一躍成為主要兵種,車兵的地位逐漸下降;水軍則出現在春秋後期,主要起到運輸軍隊的作用,也參與水戰;戰國時期騎兵被大規模裝備到部隊中,超強的機動性能,讓戰國時期戰爭變得更加複雜。

作戰方式的不同

  • 春秋時期以車戰為主

春秋時期,作戰方式以車兵為主,步兵配合其協同作戰,此作戰方式成為車戰,春秋時期幾乎著名的戰役都以車戰進行,例如城濮之戰,晉鞍之戰,晉崤之戰等;春秋的車戰,對地形要求很高,是需要選擇戰場的,一般來說地勢平坦的曠野更有利於進行車戰,才能發揮戰車的最大威力。

車戰要「貴知地形」,山區、丘陵、沼澤都是戰車的「死地」,由於種種弊端,戰國時期車戰逐漸退出戰爭的舞台,以步戰為主的多兵種協同作戰;特別是騎兵的出現,使軍隊機動性能空前加強,車兵、騎兵、步兵之間統籌部署,相互配合,發揮所長,共同完成作戰任務。

例如,秦、趙兩國的長平之戰,就是典型的多兵種協同作戰的例子,秦國騎兵、步兵佯裝敗走,將趙軍引誘出營追擊,秦國騎兵在翼側發動襲擊,切斷趙軍糧道,從而是趙軍處於彈盡糧絕的地步,最終全殲趙軍。而馬陵之戰,則突出了步兵利用有利的地形一舉殲滅車騎的戰例。

此外,在作戰方式上,春秋時期「結時定地」的作戰方式已經被戰爭所拋棄,到了戰國時期,突發制敵的方式更加頻繁,騎兵和步兵被廣泛應用於戰爭中,使得軍隊的機動性大為提升,這就增加了突發戰爭的可能性。

  • 戰國時期以步戰為主

戰國時期,為了達到打擊對手取得戰爭勝利的目的,戰爭的發動者往往會刻意隱瞞自己的作戰意圖,以欺騙的手段麻痹地方,使自己獲得戰爭的主動權,因而,奇襲、伏擊、迂迴包抄等戰術被廣泛應用於戰爭中,齊國與魏國的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就是典型的戰例。

戰國時期主要作戰方式是步戰,當騎兵出現時,戰爭方式變為以步兵為主體,騎兵和車兵為輔的多兵種協同作戰方式,筆者在上面提到,車兵被步兵取代,車戰被步戰取代這與當時的戰爭環境是分不開的,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戰國時期,戰爭頻繁,規模大,領域廣,地形複雜,這些都限制了戰車作用的發揮,而恰恰相反的是,卻有利於發揮步兵、騎兵的優勢,並且戰國時期,步兵數量眾多,得到全面組建,行動靈活,適應性強,無論是強攻固守,還是野戰對戰,還是打伏擊,還是圍點打援,騎兵,步兵都能承擔重任,因此一躍成為各諸侯國主要兵種。

車兵受到地形和訓練的限制,以及新式武器(弩)的制約,其地位逐漸下降,而騎兵異軍突起,發展勢頭迅猛,在作戰中擔任機動突襲的任務;戰國時期的水軍也比春秋時期作用要大, 除了過去單純運兵、運糧外,還擔負著水面的作戰任務。

戰爭規模不同

春秋時期戰爭規模較小,持續時間短,雙方投入兵力有限,我們通過牧野之戰、城濮之戰和長平之戰,來分析下春秋與戰國時期,戰爭規模以及戰爭持續時間。

牧野之戰,是商朝與周朝改朝換代之間的一場戰爭,從諸多的史料分析來看,周軍不足十萬兵力,與商朝的十七萬人在牧野作戰,最終結局時,吳王取勝,紂王兵敗,殷商被周朝取代。牧野之戰持續時間很短,從晨刻開始,到天明結束,相當於現在的兩點半到早晨七點多,戰爭持續四個多小時。

城濮之戰是春秋中期的一場戰爭,根據《左傳》記載可以看出,城濮一戰,晉軍出車七百乘,也就是兩萬多人,即使楚國的兵力多出一倍也就四萬多人,因此城濮之戰,總投入的兵力不超過十萬人;根據《左傳記載》,城濮之戰持續的時間也不長,大約一天就分出勝負,結束戰鬥。

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的一場戰爭,秦國想得到韓國上黨地區,韓王也想獻出上黨與秦國談和,但是上黨郡守不願意投降秦國,將上黨地區暗中獻給趙國,從而激怒了秦國,引髮長平之戰;至於秦、趙兩國各出多少兵力,史書並沒有明確記載,戰爭初期秦國兵力至少與趙國持平,也就是四十五萬左右,加上後期增援、阻援的兵力,總兵力應該達到五十五萬左右,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百萬兵力大會戰。

但史書更關注的是白起殺降事件,趙國損失四十五萬兵力;根據《史記》記載,長平之戰爆發時間是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在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結束,歷時三年時間。

由此可知,戰國時期戰爭規模要比春秋時期大的多,兵力投入越來越多,戰爭持續時間越來越長,春秋時期雙方投入兵力不足十萬,而戰國時期則不然,雙方投入巨量的兵力,少則數十萬,多則上百萬;在戰爭時間上,春秋時期幾個時辰,或者一兩天之內就能完成戰鬥,而戰國時期,戰爭要持續數年。

綜述

筆者認為,春秋戰國時期軍事上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差異,兵源方面,春秋實行「國人」兵役制度,只有「國人」才有當兵資格,才具備兵役的權力和義務,占人口絕大多數的野人是不能進入軍隊中去的,即使進入軍隊中,也只能做一些後勤工作。

戰國時期,國、野界限逐漸模糊,各國為爭霸圖強,為兼并領土,紛紛改革兵役制度,廣大野人也被應徵入伍,兵源數量擴大;此外,春秋時期實行兵農合一、寓兵於農的民兵制度,士兵不脫離勞動生產,只有戰事時在臨時徵集;而戰國時期,實行普遍兵役制,各諸侯國都想常備軍過渡。

兵種方面,春秋時期以步兵為主,牧野之戰才大規模使用車占,春秋中期只有車兵和步兵,車主力兵種是車兵,步兵地位低下,只能附屬於戰車,協同車兵作戰;到戰國時期,步兵成為軍隊絕對主力兵種,戰場中以步兵為主;春秋後期,才出現新的兵種「樓船」,春秋晚期水軍只執行少量作戰任務,主要作用是運輸軍隊作戰。

騎兵在戰國時期才出現,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時,騎兵才大規模地武裝軍隊,使得軍隊的機動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戰爭情況也變得日益複雜。

作戰方式方面,春秋時期作戰方式幾乎全是車戰,特別是春秋的中前期,幾乎所有著名的戰役都是以車戰方式進行的;戰國時期,作戰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笨重的戰車逐漸被輕裝步兵和機動性強的騎兵;與之對應的作戰方式,也變成以步戰為主,以騎兵、戰車為兩翼的多兵種協同作戰。

戰爭規模方面,春秋時期,受當時生產力水平的限制,每次戰爭雙方投入兵力攏共不超過十萬人,持續時間也就一兩天;但進入戰國時期後,兵種更新,兵源增多,後勤補給增多,作戰距離遠,雙方投入戰爭的總兵數,少則數十萬,多則上百萬;戰爭時間也變長,從數月或持續數年。

春秋戰國時期,有關軍事戰爭方面的各要素都發生顯著變化,這與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係引起社會變革有很大關係;各國開疆拓土,為爭霸兼并,使得戰爭在當時社會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戰爭從春秋到戰國時期,逐漸走向成熟,最終在戰爭中,在兼并中走向統一。

參考文獻:《說文解字》、《戰國策》、《吳越春秋》、《史記》、《國語集解》、《呂氏春秋》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