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人性化到變態!日本設計的養老院,老人搶破頭也要去住,我們什麼時候才能這樣?

設計聯 發佈 2020-02-25T08:18:30+00:00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普象工業設計小站ID:iamdesign前段時間看到一條令人哭笑不得的新聞說近年來的日本,60歲以上罪犯人數激增其中很多犯人都是故意多次犯罪的奇怪,這些老人為什麼要搶著去監獄呢?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

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ID:iamdesign

前段時間看到一條令人哭笑不得的新聞

說近年來的日本,60歲以上罪犯人數激增

其中很多犯人都是故意多次犯罪的

奇怪,這些老人為什麼要搶著去監獄呢?

原因就是,日本的監獄條件太好了

對於孤苦無依的老人來說,簡直就是養老天堂

在老年監獄中犯了罪的老人

除了吃得好、玩得好,有專業護理人員照顧

就連獄內的環境設計也專為他們而打造

很多功能性的細節讓人看了不得不服

為防止他們摔倒設置了能輔助行走的扶手與推輪車

為了讓輪椅車更方便行駛

門口台階也有設計了相應的輪椅坡道

更為貼心的是為了讓他們過得更有尊嚴

在老人們睡覺的榻榻米上

還設有防止尿床污染的灰色防水布

這樣走心的設計確實不像監獄

簡直吊打國內大部分養老院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

2018年末,我國60周歲以上人口約2.5億

到2050年,老齡數字將達到4.87億

如何養老以及設計一些

能夠讓老人舒適安度晚年的養老院

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設計細節人性化到

逆天的養老院

斬獲Good Design設計大獎

在日本栃木縣下野市一家曾榮獲

Good Design設計大獎的養老院極受歡迎

它雖然月租費1.3萬,仍有不少老人搶著入住

甚至有人賣掉房子也要去那住

老人們說「能被子女送進這裡,很有福氣」

這家養老院為何魅力如此之大呢?看完你就懂了

它的整座建築共有兩層組成

一層主要由長型建築與三個獨立小建築構成

穿過長型建築的玄關與和室

就來到了大而敞亮,並設有暖爐的大餐廳

老人們在這裡除了日常就餐

也經常三五好友相聚開茶話會

為了防止他們起坐時發生磕傷問題

餐廳的桌椅邊緣都做了防護處理

大多是圓角,沒有硬角或尖銳邊緣

吃飽喝足後泡個溫泉是非常愜意的事情

所以在餐廳的右邊房間

分別設置了室內外溫泉室以及洗黃金浴的地方

但是,由於老人行動不太方便

進入浴室的路面則是無障礙設計

若實在需要台階,可採取平滑的緩坡進行過渡

進入浴室的門則是具有上吊軌的移門

完全避免了老人們用力開門的阻礙

除此,浴室門的寬度也是經過周密計算的

推輪椅直接進入浴室大概需要75cm的寬度

若進入後又需要折回

則門的寬度需要加寬到80cm以上

這樣巧妙避免了輪椅在門口卡住的風險

在老人從門口進入浴室後

在牆體的一側有最適宜手握的

圓體扶手供老人握住

這些扶手的高度在70—80cm之間

站著洗澡對老人來說簡直是世紀大難題

因此,專門為他們設立了

坐浴與浴缸浴兩種洗浴方式

當老人選擇坐浴時,很難單獨完成洗浴

則會有他人進行輔助

所以淋浴間的寬度必須要足夠容納兩個身位

其寬控制在了一米以上,高度也在1.6米以上

如果老人們要到浴缸泡澡也是非常可以的

為了便於他們能輕鬆進入

浴缸的邊緣高度比一般浴缸要低15—20厘米

其水深度則控制在了50厘米左右

這一切精心的計量都是為了

讓老人獲得更舒適的感受

泡完澡後的老人

可以進入到隔壁休息室小憩一會了

別以為只有浴室的設計進行了如此人性化的計量

每個人房間內衛生間的設計也是為他們量身打造

為了讓老人站立洗漱更舒適

每一個洗臉盆的高度設定在了80cm

這樣不僅可以減少他們的腰部負擔

水也不容易滴落

低頭彎腰所需的深讀空間在60cm左右

為避免老人坐輪椅洗漱時撞到膝蓋碰到腳

洗臉盆的下方空間設定在了65cm左右

這樣的空間放下一輛輪椅剛剛好

在洗手間另一處坐便器的設計也是非常走心的

為方便老人起坐它的扶手位置設定在了

離馬桶15—30cm遠的牆壁上

適度的距離正好讓他們更好的發力

更加體貼的是

馬桶是會自動加熱坐便圈的全智能測控

即使在冬季,坐上去後也沒有絲毫冰冷感

除了以上溫暖的設計

在一層還設有咖啡、工房

插花教室等各種休閒學習場所

由一層到二層雖然只有短短的距離

設計師還是為老人們設計了無障礙電梯

在這一層設有圖書館、餐廳、足浴沙龍等

不過讓象君感到溫暖的是

特意而設的兒童娛樂房

目的就是為了讓老人們

可以同來探親的孩子們一起玩耍

讓他們覺得這裡就是自己的家

日本——Azalee養老機構

人性化到「變態」的設備都在這

日本的老齡化問題雖然比較嚴重

但他們的養老資源是真的好

這家叫Azalee的養老機構雖然不太大

也不太奢華

但是卻將人性化到骨子裡的智能設計

用來服務在這裡住的每一位老人

考慮到坐輪椅的老人

特意設計了具有弧度感,占用空間少的桌椅

令過道得到明顯拓寬

為了讓老人更好的鍛鍊身體

專門設計了各種人性化又智能的器材

他們起床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

跟著電子螢幕跳健康操

為鍛鍊他們的腿部能力

設置了可推可蹬的健身器材

老人們可以跟著音樂有節奏的律動起來

對腿腳不好的老人來說上下床也不是件容易事

為此有款可自由調節高度的電動床供其使用

上下床時調低一點

安全躺到床上時恢復正常高度

在床頭處還安有一個呼叫裝置

只需要按一下按鈕,護理人員會立馬來到身邊

別以為只人性化機構內部設施了

就連接送他們的車輛座椅也是可調節移動的

不過,與上面的這些相比

最大的驚喜當屬在助浴間

在老人進入浴缸前

浴缸內的自動座椅會升起來

浴缸壁會降落

老人進入浴缸後,浴缸壁再升起

座椅降到水面,讓老人舒服的待在水中

如果遇上行動有障礙的老人

則可以配合輪椅使用浴缸

護理員先將老人在輪椅上固定好

再慢慢推進浴缸,開始洗浴、按摩

最後最牛的來了,除了護理員

這款叫做Pepper的陪護型機器人

也是能識讀懂語言與人對話

幫忙照顧老人的

開賭場、印鈔票的

「老年迪士尼樂園」

來到這的老人又「活了」

與上面人性化到逆天的養老院

具有同樣高人氣的還有

位於日本愛知縣的蒲公英養老中心

這家養老中心不一般

有著「老年迪士尼樂園」的稱號

為了滿足250多位老人們的興趣愛好

光娛樂活動就設置了250多項

在這裡的每位老人可以像年輕人那樣

唱K、打電動、跳交誼舞

愛好學習的呢

還可以學跳水中芭蕾、陶藝等課程

總之就是一句話,怎麼樂呵怎麼來

每位老人每天除了開心還是開心

但可別以為他們從一開始就生活的如此快樂

剛進養老院時他們大多是抱著

「混吃等死」消極養老的態度生活

院長為了調動起大家的積極性想出了獎勵政策

只要老人們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就獎勵

為此他們專門研發了

養老中心內部獨家流通的貨幣

並取了個充滿希望的名字Seed

想要獲得這種錢幣有多種方式

散步100米可以獲得100Seed

自己洗臉、刮鬍子

積極參加康復訓練都有幾百到幾千不等的獎勵

在這種「金錢」的誘惑下大家都積極展開鍛鍊

即使平時懶到不行的人,也會每天下地走幾段路

老人們可以拿著獎勵賺來的錢

在養老中心內買喜歡吃的零食

喝下午茶、泡溫泉

甚至還能拿到中心開的「賭場」內賭兩把

等把錢攢到一定的數量

還可以用它換取外出逛街放風的機會

這種賺錢、攢錢、再花錢的方式

讓老人們好像回到了年輕奮鬥時期

他們的健康狀況有了明顯的提升

人也越來越開心快樂

他們說在這裡重新找到了「活」的感覺

希望可以活得久一些

未來養老院長什麼樣?

科技將代替人類?

看完上面這些人性化、高智能的養老院後

你能想像到未來的養老院會是什麼樣子嗎?

或許機器人將代替人工服務

他們會幫人類去做一些比較繁瑣的工作

比如運送食品、衣物

也可以幫你給老人送藥

可以像大力士一樣幫保潔員運垃圾

幫貨物工送重物

他做事任勞任怨、老實可靠

遇到障礙物也懂得靈活避開

在這種情況下

護理員與老人之間或許不需再有接觸

就能完成各種照料

但是,這種缺乏人文氣息

缺少人與人之間交流的

養老院是老人所需要的嗎?

這又是否屬於「人性化」的關懷?

老人來養老院中是否還具有本來的意義?

老人需要什麼樣的養老院?

既省心又暖心

在綜藝節目《我們的師傅》中

老藝術家牛犇就一個人住進了養老院

像大張偉、於曉光這些年輕藝人

直接問牛老為什麼來住養老院

不是沒有自己的房子也不是沒有兒子

很多網友持有相同看法

覺得住養老院是件很可憐的事情

只有沒人管的人才去那住

但牛犇卻不這樣認為

他說自己選擇住老年公寓完全是主動的

如果獨自住在家中也會存諸多難題

年輕人沒有那麼多時間陪伴在身邊

雇保姆照料生活也不夠專業

住在養老院中有好友可以聊天

在各個方面也有更專業的管理和服務

在當今,身為80、90後的獨生子女一代

也將迎來所需要承擔的養老義務

一人照顧兩位老人或兩人照顧四位老人

著實不是件容易事

在自身精力不夠的情況下

將父母送入條件好的養老院,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所選擇的養老院也許在硬體設施上沒有那麼豪華

但能以老人為核心,從他們的角度出發

在硬體設計儘可能人性化的同時

也注重養老服務意識的加強

就如日本設計師青山周平所說過的

「養老空間設計更重要的是呈現一種家的氛圍通過技術和設計幫助老年人擁有理想的生活狀態而不僅僅是醫院或湖裡中心這樣他們才會感覺到幸福。

設計聯「設計師抗疫行動」進行中......邀您一起戰鬥!

「設計師抗疫行動」為武漢加油,不是說說而已

攜手抗疫,為武漢室內設計師發聲(一)

最危急的時候,武漢"縫隙時間計劃「的設計師做了什麼?武漢設計抗疫(三)

設計師許磊抗疫自訴:都跟勞資好好活到,挺過這一關,我們都是生死之交!武漢設計抗疫(四)

HMB蜂鳥設計師面對疫情的話!武漢設計抗疫(五)

疫情下,業主會找怎樣的設計公司?|逅屋一舍,陳設計,武漢設計抗疫(六)

1,邀請國內外優秀設計機構提供幫助,一對一、一對多的幫扶湖北設計機構做技術扶持心理輔導。

2,邀請建材製造業、生產企業和服務企業,幫助湖北設計機構提供產品供應鏈連結,解決實際生產問題。

3,設計聯提供推廣渠道,幫助推廣湖北設計機構的優秀作品,連接項目度過難關。

一個設計師、一個企業也許力量小,但通過網絡連接,我們就能組成堅硬的盔甲,共渡難關,為設計人加油,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請能夠提供幫助的朋友,以及需要幫助的湖北設計師,聯繫下方聯繫人。

「設計師抗疫行動」,我們在一起!▼

張靖

設計聯創辦人

聯繫方式:

小可

武漢廣播電視台節目主持人、24舍創始人

王曉東

武漢青年設計師社群、柏悅築美學習小組發始人

聯繫方式:

- E N D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