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發跡趣聞:正讀著聖賢書,忽然撕書大罵,老子再也不讀了

課本沒說的歷史 發佈 2020-01-23T14:50:41+00:00

說來此事還得從老袁的祖宗那裡說起,袁世凱出生在河南省項城縣的袁寨,數百年來,袁家像普通百姓一樣以種田為生,就在袁世凱祖父的那一代,不知是祖墳突然冒了青煙還是文曲星下凡,剛好掉到他們家,這一代的袁家竟然出了兩個進士,兩個舉人,父子為進士,兄弟兩個是舉人。

袁世凱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人物,這一點是人盡皆知的,但老袁一不是富賈王侯,二不是進士舉人,他是怎樣一步一步走上總統職位,最後還搞垮了大清朝呢?

說來此事還得從老袁的祖宗那裡說起,袁世凱出生在河南省項城縣的袁寨,數百年來,袁家像普通百姓一樣以種田為生,就在袁世凱祖父的那一代,不知是祖墳突然冒了青煙還是文曲星下凡,剛好掉到他們家,這一代的袁家竟然出了兩個進士,兩個舉人,父子為進士,兄弟兩個是舉人。這樣的家世為袁世凱以後的發跡埋下一定的伏筆。

當時他的堂叔袁保恆在清朝翰林院做文字編輯,是個進士大老爺,官還挺大,回鄉後見袁世凱雖然年紀尚小,但是看上去天資聰穎,就將袁世凱從老家帶回北京好好培養,日後走科舉之道.

但袁世凱打架還行,學習是一塌糊塗,兩次參加鄉試,一次都沒考中,在袁家這樣一個書香門第,考不上功名是非常丟臉的事情,身邊的親戚都說袁世凱在學問上天分不高,不是走仕途的命,氣的老袁羞憤之下把以前讀的那些聖賢書一把火燒了個精光,一邊燒還一邊罵:大丈夫(老子)當效命疆場(他媽不讀了),安內攘外(出去干架),烏能(怎能)齷齪久困筆硯間(天天在這些破書里)自娛光陰耶(浪費時間)!

袁世凱跟我們現在的學生比起來,正是有個性的多,考不上就把書撕了,不讀書幹什麼呢?老袁那時候22歲,正面臨著像大學畢業生一樣的人生抉擇,當時他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去天津投奔李鴻章,到有名號的大公司發展,另一個是去山東登州投奔親戚的朋友,當時袁保慶的拜把兄弟,慶軍統領吳長慶,公司雖不大,好歹是個有前途的初創公司,以後依託親戚關係也比較好晉升。

在考慮再三後,袁世凱覺得李鴻章麾下名士如雲,自己一個毛頭小子,很可能得不到重用,而吳長慶的名氣和地位雖然和李鴻章比起來差的遠,自己發跡的機會會多一些。便投靠了後者。

後來歷史證明,老袁的決定是正確的,亂世人才多以軍功起家,袁世凱投筆從戎,又選了一個有更好發展前途的初創公司,不失為一個順應潮流的明智之舉。

所以,對於人的一生來說,要成功其實只需走好其中的幾步而已,上帝雖說給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又給你開了窗,但這窗戶也就開了幾秒鐘,只有看準勢頭,把握准機會,朝著運氣,一擊即中,人生的運勢才會一步一步鴻運當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