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好習慣?家長做好這3個榜樣,孩子更自覺

朗姐育兒說 發佈 2020-04-05T18:43:01+00:00

文| 朗姐育兒說一上課孩子就懵,明明30分鐘就能夠完成的事情,孩子總會有辦法一再拖延,把時長變成40分鐘甚至1個小時。在孩子學習的問題上,習慣的養成成為了家長們最棘手的問題。9歲的強強上三年級,最近因為疫情的影響,他一直都在家裡學習,而媽媽也從原本的專職家庭主婦,搖身一變,成為了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上課孩子就懵,明明30分鐘就能夠完成的事情,孩子總會有辦法一再拖延,把時長變成40分鐘甚至1個小時。在孩子學習的問題上,習慣的養成成為了家長們最棘手的問題。

9歲的強強(化名)上三年級,最近因為疫情的影響,他一直都在家裡學習,而媽媽也從原本的專職家庭主婦,搖身一變,成為了兒子的專職輔導老師。一有問題孩子就「媽媽、媽媽」的問,比起翻書,他叫媽媽的次數要多很多。


所以寶媽發現,孩子不僅學習的習慣不好,自律性不強,就連基本對學習重視的心態都沒有。上一堂,總共就30分鐘,一會兒要暫停喝水,一會兒又要等一下找個練習本,上廁所。孩子不以為然的做著自己的事情,一旁的強強媽難受無比。

於是,強強媽規定在他上課的時候不能走動,自己也會保證不在孩子上課期間打擾孩子。每次寫作業的時候寶媽會坐在一旁閱讀或者做點兒安靜的事情,用同樣的學習行為來帶動他。逐漸地,強強上課再也不找各種藉口停止上課了。


孩子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糟糕,開學在即,孩子的習慣卻一直無法保持,對此,家長需要做好這3個榜樣,了解這些方面的內容,進而更好地引導孩子建立學習好習慣。

一、久宅在家,孩子變身「神獸」?

孩子在家太久了,久到孩子都以為自己不用去學校了,你的孩子會有這樣的想法嗎?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在催著開學,畢竟獨自在家輔導孩子的生活真的很「絕望」。寫作業要叫,上課要吼,訂正答案要催促,作為家長的我們,同時兼任輔導老師,「神獸」孩兒的魔鬼行為,父母們真的快要堅持不住了!


孩子在家上課不正經,調皮行為層出不窮,都是習慣惹的禍。想想看,孩子每次在問作業的時候是否都會加上這樣幾個字:老師發作業了嗎?老師說讓我做了嗎?老師讓我訂正了嗎?………

滿口都是老師,在對待日常的學習問題中,孩子基本上都是圍繞著「老師」進行的,可是我們都知道,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就算沒有老師布置的作業,我們同樣需要持續學習。這就說明家長在孩子習慣上的培養不夠到位,孩子既沒有自覺的學習心態,也沒有良好的習慣,自然無法在漫長的居家學習狀況下擺正心態,高效學習。


二、不良習慣是如何影響孩子的學習狀態

1、 容易讓孩子分神

前兩天看見一家長發了一條朋友圈,朋友調侃道:每當孩子拿起課本,他周遭的一切都充滿了吸引力;每當孩子遇上手機,他身邊的所有都變得寡然無味。

不得不說,簡單的幾句話說穿了家長們的內心。壞習慣的存在最容易讓孩子分神,比如在上課的時候孩子無所謂,外頭稍微有一點兒風吹草動,他就探出頭來了,絲毫沒有沉下心學習的樣子。

2、 態度不端正,容易應付

替孩子上傳了這麼久的作業,盯了一個多月的上課情況,想必家長們都很清楚,有的時候孩子根本就沒有思考,隨隨便便就把答案填上去了。這也是因為學習習慣不端正帶來的態度上的散漫,不夠仔細用心,容易出現應付的情況。


三、培養孩子學習好習慣,家長做好這3個榜樣

1、行為榜樣

李玫瑾教授告訴我們:「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種心理或行為問題,一定和父母的行為有關,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

孩子的行為習慣、心理變化勢必會受到家長們的影響,所以家長的行為榜樣尤為重要。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爸爸媽媽們經常要求孩子要著裝得體,起床的時候就要把衣服穿好,收拾整齊,不能邋裡邋遢的就出門了。可是家長們是怎麼做的呢?一到孩子放學的時候,校門口就會站著各種奇裝異服的家長,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睡衣」出行的父母不在少數,根本沒有考慮到孩子是否也會模仿家長。試問,家長自己都沒有重視穿著的問題,該如何告訴孩子,不能懶散,穿著隨便的出門呢?

因而,父母作為第一任老師,在給予孩子的行為榜樣里,需要重視自己行為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在孩子學習的問題上,家長不拖沓,自然能給孩子鼓勵;家長按時休息,孩子自然會模仿,不會因為玩手機太晚而耽誤了第二天的學習。這是家長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所需要付出的努力。


2、溝通榜樣

是人就會有情緒,可是這份情緒的性質一定程度上會決定我們是如何同孩子溝通,其溝通的效率又是怎樣的。何炅在節目中說道:不要被自己的情緒綁架,其實事兒壓不垮我們,反而是情緒會壓垮我們。

當工作遇到問題,再碰上學習退步的孩子,我們經常會對孩子大吼大叫,生氣的告訴孩子「我們這麼努力都是為了你,但是你這麼不求上進,對得起我們嗎?」孩子看在眼裡,聽在心裡,被情緒覆蓋,孩子的想法得不到尊重和理解的環境下,親子間的溝通障礙會越來越大。

因而,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必須從生活入手,改變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在溝通的時候經常一言不合就發脾氣,凶孩子,溝通榜樣能夠幫助孩子學會傾聽、表達能,這很重要。


3、合作榜樣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持有不同的看法,那麼家庭的兩套標準就出現了,聰明的孩子們很容易在自己不對的時候選擇站位,向有助於自己的一方求救,顯然,這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爭執畫面。

另外,父母間的合作可以給孩子良好的引導,比如在工作和家庭兩件事的處理問題上,父母間彼此尊重理解,相處融洽,孩子也會學習到這種理解、合作、協調的能力,進而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姐育兒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關鍵字: